APP下载

陈云为什么要写《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

2020-07-04

党员生活·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党的纪律陈云共产党员

《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的问世与当时的形势密切相关。当时,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党员人数较少、党的力量较弱。在陈云接手中央组织部工作时,全国的党员人数只有4万多,主要集中在红军和陕甘宁边区及其他一些小块根据地。从全国范围来讲,特别是国民党统治区,绝大多数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有些地区被破坏殆尽。这种状况,显然难以同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和党担负的重要责任相适应。

1937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指出:“所有这些,一方面由于国民党的控制和压迫的政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没有工作或工作不足。这是我党在现时抗日民族革命战争中的最基本的弱点。不克服这个弱点,是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为了克服这个弱点,1938年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大量地发展党员”,并建议中央对这个问题作出新的决议。

在毛泽东这一指示下,1938年3月,陈云主持起草了《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决议指出:“为了担负起扩大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彻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神圣的任务,强大的党的组织是必要的。但应该指出,目前党的组织力量,还远落在党的政治影响之后,甚至许多重要的地区,尚无党的组织,或非常狭小。因此,大量地十百倍地发展党员,成为党目前迫切与严重的任务。”

决议下发后,在中共中央及中央组织部直接领导和推动下,各地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得到迅速发展,到1938年底,全国的中共党员人数就从4万多增加到50多万,许多原来没有党组织的地区建立起党的组织和领导机构。这支力量,不仅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许多人后来还成为党在各方面工作中的骨干。

在党的大发展时期,党员人数增加了,队伍壮大了,党员的成分和思想状况很自然地也比过去变得更为复杂。大批青年怀着抗日救亡的激情来到延安,他们向往共产党,但对党的性质、纲领并不甚了解。陈云清楚看到了这一问题,他曾指出:“这些新党员极大部分是散漫的小资产阶级的成分。他们为追求真理,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加入了共产党,我们欢迎他们。但是,他们之中的许多人还带着浓厚的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和习惯。”因此,他认为:“这就需要引起我们极大的注意,加强对新党员的思想意识的教育。”

1938年春,陈云在抗日军政大学以《怎样做一个革命者》为题的报告中说道:“做一个革命者,就要准备为革命奋斗到底。什么叫到底?就是到人死的时候,上海话叫‘翘辫子的时候。因此,做革命者,第一要了解革命道理;第二要做好长期苦干的准备;第三要有牺牲精神,不怕铁窗、杀头,也不为名利和升官发财。在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相矛盾时,要服从革命利益。”

这一时期发生的“刘力功问题”,更加引起了陈云的注意。刘力功是个知识分子,于1938年入党,先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到中央党校训练班学习。毕业时,党组织根据他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他鉴定为“非常自高自大,有不少共产党员所不应有的观点”,又因是工作无经验的党员,安排他去基层锻炼,但他却坚持要进马列学院或回原籍工作,否则就退党。组织上曾找他谈过7次话,耐心说服教育,并且给他一段时间去反省自己的错误,但他依然拒绝执行黨的决定。这样,中央党务委员会决定开除他的党籍,并公布于全党。围绕这一问题,陈云组织延安各机关、学校开展了一场讨论,并于1939年5月23日写了《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一文,通过剖析这一典型事例,论述了共产党员要加强党性锻炼,特别是遵守党的纪律的极端重要性。

“刘力功问题”的这场大讨论和陈云的这篇文章,在延安各机关和学校引起很大震动。干部、学生纷纷从“刘力功事件”中检査自己的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检查是否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是否遵守党的纪律,是否言行一致地执行党的决议。在这一形势下,陈云“趁热打铁”,于5月30日写出了《怎样做一名共产党员》一文。

在文章中,陈云从“入党资格”“党员的成分”“入党手续,恢复党籍或重新入党”“候补党员”“共产党员的标准”五个部分展开论述;并且,在“共产党员的标准”部分中,完整地提出了衡量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

第一,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即“每个共产党员不仅要坚信共产主义的必然实现,而且必须对于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有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和奋斗到底的决心”。

第二,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即“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革命的和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革命的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来处理一切个人问题,而不能把个人利益超过革命的和党的利益”。

第三,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即“一个共产党员坚决地自觉地遵守党的纪律是他的义务。他不仅应该与一切破坏党纪的倾向作斗争,而且要着重与自己的一切破坏党纪的言论行动作斗争,使自己成为遵守党纪的模范”。

第四,百折不挠地执行决议。即“共产党员不仅在日常工作中要忠实于党的决议,而且要在困难中、在生死关头时,忠实于革命和党的决议;不仅在有党监督时,而且要在没有党监督时,忠实于革命和党的决议;不仅在胜利时,而且要在失败时坚持执行党的决议”。

第五,做群众的模范。即“党员无论在何时何地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给非党群众一种好的影响,使他们更加信仰我党,更加敬重我党”。

第六,学习。即“每个共产党员要随时随地在工作中学习理论和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增进革命知识,培养政治远见”。

最后,陈云还着重提出:“只有具备以上的六个条件,才不愧称为一个良好的共产党员,才不致玷污了这伟大而光荣的党员的称号。”

这六条党员标准,着眼于党员的思想、纪律、行动,包含了党员与群众关系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深刻揭示党员标准的内在灵魂是坚定党员共产主义信念,为广大党员修养、磨练和规范自己提供了思想要求和行为规范。这一文章最初刊登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第72期上,后来被印成单行本,1943年又被中共中央列入22篇全党必读的整风文献,成为指导党的建设的重要文献。

摘自《机关党建研究》

猜你喜欢

党的纪律陈云共产党员
党的纪律发展历程简表
我心中的党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纪律的重要性
My plan for new term
如何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
不准“妄议中央”≠压制党内民主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陈云令人起敬的“脾气”
订阅共产党员微信、共产党员易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