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乔哈里窗

2020-07-04刘鹏志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20年5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关键词】乔哈里窗;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0-0072-04

【作者简介】刘鹏志,浙江省温州中学(浙江温州,325014)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主要的心理社会危机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涉及个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发展的时间维度。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就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的发展作出自己的思考。因此,对高一学生来说,认识自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对自我的认识包括很多方面,“乔哈里窗”可以将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进行整合,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識自己。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照镜子

游戏规则:两人一组,面对面站好,A扮演人,B扮演镜子。A做出各种表情和动作,B需要像镜子一样“反射”A的表情和动作。一分钟后互换角色。

教师:这个游戏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你的人际关系就是你的一面镜子。

教师:游戏中,大家有没有发现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他人可以看到,但是我们自己却看不到。有哪些部分呢?

学生:背部、头部。

教师:还有些部分他人看不到,但是我们自己可以看到,如裹在衣服里的某些部位。还有些部分他人看不到,我们自己也看不到,如内脏器官。按照类似的分法,心理学有个理论把“自我”分成四个部分。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我的乔哈里窗”。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活动“照镜子”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启发学生思考照镜子游戏,水到渠成地引出“乔哈里窗”。

二、绘制乔哈里窗

PPT呈现乔哈里窗:他人知道并且自己知道的部分,称为公开区;他人知道但自己不知道的部分,称为盲目区;自己知道但他人不知道的部分,称为隐秘区;自己不知道并且他人也不知道的部分,称为未知区。

教师:这就是乔哈里窗。在实际生活中,这四个区域大小并不相同。为了更好地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我用圆形来呈现乔哈里窗。现在请大家以图1为例来画自己的乔哈里窗,并为每个区域标注所占比例。你还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将不同的区域涂成不同的颜色。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绘制自己的乔哈里窗,并涂上颜色。

设计意图:通过对乔哈里窗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公开区、盲目区、隐秘区和未知区的含义。通过绘制自己的乔哈里窗,了解自己四个区域的大小比例,对自己的乔哈里窗形成初步的印象。

三、分享乔哈里窗

教师:现在请同学分享自己的乔哈里窗,分享时展示各区域的大小,讲讲为什么涂成这样的颜色,分区的大小对你的个性和性格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生1:首先是最大的隐秘区,占比52.5%。我把它涂成了红色,红色是警戒色,意味着没有我的允许,别人不能轻易触碰。其次是未知区,占比是25.0%。我把它涂成了绿色,就像一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等待着他人和自己的开发。再次是公开区,占比12.5%。我把它涂成了黄色,黄色代表着收获的季节、成熟的季节,我在众人面前表现的是自己比较成熟的一部分。最后是最小的盲目区。我比较喜欢思考,对自己比较了解,所以盲目区比较小。盲目区涂成了蓝色,像海洋一样深不可测,也代表了我的困惑。总的来讲,公开区偏小,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

学生2:和刚才那位同学不一样,我的公开区是最大的,占比40.0%。我把它涂成了淡蓝色,象征着我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开阔。隐秘区和未知区一样大,都是25.0%。未知区涂成了红色,我对自己的未知区充满了好奇。隐秘区涂成了橘黄色,那里保留了很多少女的秘密。最小的是盲目区,我还是比较喜欢听取别人对我的看法的。我的公开区比较大,在生活中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比较善于和人沟通。

教师:感谢分享。两位同学的乔哈里窗都非常具有代表性,那么心理学家是如何看待乔哈里窗的呢?心理学家认为,公开区相对比较大的人,一般来说意味着他会给人一种善于交往、非常随和的感觉,容易赢得信任,容易开展合作与沟通。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公开区变大呢?

学生:让一部分盲目区变成公开区;隐秘区也可以部分变成公开区,未知区也可以。

教师:对。圆形的面积是恒定的,如果公开区要变大,或者隐秘区变小,或者盲目区变小,或者未知区变小。当然两个或者三个区域同时变小也是可以的。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自己的乔哈里窗,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的乔哈里窗都是不一样的,分区大小不同也会影响人的性格和个性。

四、畅谈乔哈里窗

PPT出示:如何让部分隐秘区成为公开区?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让部分盲目区成为公开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

学生1:因为隐秘区是自己知道但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因此需要向别人敞开心扉,把自己的秘密或者隐私讲出来。我们小组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谦虚,如果讲的都是自己比较好的一面,可能有吹牛的嫌疑,甚至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其次,也不能都讲自己比较差的一面,这样给人感觉比较消极,可能会让人瞧不起自己。

教师: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自我开放”,是指把自己个人的有关信息讲出来,使别人知道这样一个过程。你们组的意见是自我开放需要策略,既不能只讲好的一面,也不能只讲差的一面,向他人呈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其他组的看法呢?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团队分享成长
巧借角色,进行心理投射
浅谈小学学习心理辅导课的设置与设计
高中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辅导课共通性的几点思考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