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庆龄:为抗战争取最广泛支援

2020-07-04

晚晴 2020年2期
关键词:谷穗宋庆龄国民党

“我们必须坚持到底,收复一切失地,方能对得起流血流汗的前方将士和广大民众。”1941年岁末,在国府礼堂举行的欢迎荼会上,宋庆龄的一番演讲让现场众人为之动容,也极大地激奋了人心。抗日战争期间,宋庆龄运用她在国内外的崇高声望和影响,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不懈努力。

为坚持抗战大声疾呼

1941年12月,宋庆龄从香港来到重庆,但政治上的鲜明立场,使她与蒋、宋家族格格不入。虽然来渝多日,国民党当局却故意冷落宋庆龄,对她不闻不问。国民党元老林森、覃振、于右任、李烈钧等人实在看不下去,多次提议后,国民党当局才勉强在国府礼堂为宋庆龄开了一个非正式的欢迎茶会。

会上,覃振请宋庆龄讲话,此时的宋庆龄抚着话筒思绪万千:“前方将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抗击着日本侵略者。可重庆,仍像战前南京那样灯红酒绿,奢华无度。顽固派偏安一隅,妥协退让的言论甚嚣尘上。”

“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民主,发扬民气,搞专制和独裁是一定要打败仗的。”宋庆龄在演讲中不点名地痛斥国民党中的顽固派,“有人名为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实则是中山先生的叛徒,倘若先生泉下有知,也会谴责这帮不肖之徒的!”

在重庆重建保卫中国同盟

史料记载,宋庆龄在香港组建的保卫中国同盟,是一个国际性统一战线性质的救济组织。这个组织向世界报道中国人民的斗争真相,为伤病员、儿童、爱国文化事业募集钱款和医药物资,并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敌后游击区。香港沦陷后,保卫中国同盟被迫停止工作。1942年8月,保卫中国同盟的许多成员陆续来到重庆。于是,宋庆龄又联络史沫特莱、斯诺、艾黎等国际友人,在重庆重新组建了保卫中国同盟。

皖南事变以后,由于遭到国民党封锁,敌后抗日根据地处境异常艰难,武器弹药和医药用品严重匮乏。面对危急形势,宋庆龄十分坚决地提出要求取消“不人道的封锁”。经过宋庆龄的不懈努力,保卫中国同盟与国外的援华机构和进步人士恢复了联系,重新获得了国际援助,比如纽约美国援华会、加拿大维多利亚医疗援华会、伦敦的中国运动委员会以及美国劳工组织等。

保卫中国同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交通条件,包括来往于延安和重庆间的汽车以及美国飞机运送物资,还请国际友人帮助代运,或由八路军谈判代表护送通过关卡,进入游击区。据统计,在重庆期间,保卫中国同盟提供给根据地各个国际和平医院的资助达65万美元。宋庆龄在《保卫中国同盟声明》中,对伸出援助之手的朋友们说:“这种支援对保卫中國的作用,不亚于以飞机、坦克和枪支的支援。”

募捐到的每—分钱都用于灾民

宋庆龄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声望,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人民信任她所倡导的公益事业,许多人也以能够见到她、与她握手或者得到她亲笔签名的捐款收据为荣,积极支持她组织的活动。在宋庆龄的呼吁和领导下,保卫中国同盟十分注意维护组织公信力,在赈灾工作中公开账目,严格审计,把募捐到的每一分钱都用于为灾民服务。

在重庆的4年时间,宋庆龄与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保持着经常的联系。1942年的一个冬夜,宋庆龄在寓所举行晚餐会,欢送中共代表董必武返回延安。周恩来、邓颖超、冯玉祥、李德全等应邀参加,大家围坐在壁炉前,凝神聆听周恩来分析西北战场和国内外的形势。窗外雪花飞舞,室内炉火正红,壁炉架上,摆放着重庆近郊农民送来的两株颗粒饱满的谷穗,壁炉里跳跃的火焰映着金黄色穗粒,显得黄澄澄的,十分可爱。

李德全指着谷穗大声赞叹:“你们瞧,多么好看啊!这两株谷穗简直像金子铸成的一样!”宋庆龄笑着说:“这比金子还要宝贵呢。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丰衣足食了。”

周恩来双手抚弄着饱满的谷穗,意味深长地说:“等到全国解放,人民坐了天下,一定要把这两株谷穗画在新中国的国徽上面去!”7年以后,这个美好愿望实现了。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国微审查会议上,提出国徽上应该有谷穗的图案,获得一致通过。(来源:《重庆日报》)

猜你喜欢

谷穗宋庆龄国民党
以人为镜明得失
快过关了
宋庆龄
千里送鹅毛
清洁神器了不起
养女眼中的宋庆龄
不知道是非,不扬人恶
国民党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国民党只有革新才能赢回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