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新基建”政策

2020-07-04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基建基础设施人工智能

“新基建”具有新时代的丰富内涵,既符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又适应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转型需求,在补短板的同时,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8年首次提出“新基建”这一概念,至今已有七次中央级会议或文件明确表示加强“新基建”。“新基建”具有新时代的丰富内涵,既符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又适应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转型需求,在补短板的同时,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全球各经济体对5G基站、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都尤为重视,中国、美国等重要国家纷纷出台了相关发展战略和促进政策。本文从国内发展现状、国内政策分析(策略与目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选取国内重点省、市的“新基建”投资规模及重点发展方向进行了测算和分析。

一、“新基建”国内发展现状

(一)中央顶层设计,政策路线明朗

从2018年至今,中央级会议或文件明确表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视程度不断强化,相关政策路线图日趋清晰。作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石、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我国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二)地方政府加紧行动,项目引领新基建实施

根据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北京等10省份要求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北京等7省份表示要加强工业互联网的建设,辽宁等6省份提出发展物联网。辽宁、黑龙江、江苏、福建、安徽、河南、四川、广西等至少8省份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湖北要求加快5G产业化进程,北京、湖南提出加快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海将“提升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推进5G网络市域全覆盖”;贵州提出“超前谋划、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湖北将“加快5G、工业互联网、冷链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蒙古则“布局5G通信应用和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陕西提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2020年各省重点建设项目偏重于新基建项目。2020年3月4日,湖南省发改委公布今年首批105个省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总投资额近万亿元,清单中共75个基础设施项目。2020年3月5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提出2020年共安排省重点项目1230个,总投资5.9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聚焦城际轨道、5G通信等。江苏、浙江、江西、山东等省公布的重点项目清单均强调城际轨道、高铁、新型信息通信等新基建。浙江正制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指导意见,重庆提出“完善人工智能、智慧广电等新型基础设施”,新疆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三)链条空间差异,研发应用有别

东部省份占据新型基础设施产业上游,侧重基础研发与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创新引领;中东部省份强调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突出经济导向。

2020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新一代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实施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江苏表示“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浙江声明“超前布局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下一代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推进‘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软件名城、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数字经济平台建设”。

2020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提升政府效能”。宁夏回族自治区强调“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鏈等应用”。青海省主张“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湖南省提出“力争在人工智能、区块链、5G与大数据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河南省表示“在人工智能、新能源及网联汽车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辽宁省号召“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产业应用”。吉林省提出“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山西省表示“打造大数据等产业集群”。河北省则提出“促进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加快布局5G基站、物联网、IPv6等新型基础设施”。天津市号召“培育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数据、区块链、5G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广西壮族自治区侧重“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应用”。

(四)技术渐趋成熟,商用落花结果

5G进入商用化阶段,相关基站与核心网设备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日趋成熟,符合商用功能的系统设备已研发投产,终端设备加速产业化,多领域商业化,主流运营商注重5G网络部署。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适应技术、跨媒体分析推理技术日趋成熟,并逐渐改变商业领域的生态,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企业面、行业面、人力面。

工业互联网呈现出关键技术加速突破、基础支撑日益完善、融合应用逐渐丰富、产业生态日趋成熟的良好态势。领域内的巨头企业,也通过战略合作、投资并购等方式,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大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目前,我国已建立八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相关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

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与示范运行,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材料供应、电池、车辆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到整车设计制造,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等,产业化基础比较成熟。特高压技术引领全球特高压技术变革,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特高压电网运营网络,特高压线路长度、变电容量、输电能力等指标均得到稳步提升。我国是世界上高铁规模最大、技术最全、运行经验最丰富的国家。目前,高速铁路总里程有2万多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的65%,位居全球第一位,已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营业里程的总和。

二、“新基建”国内政策分析:策略

自中央首次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来,各级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2020年年初,中央政府大力号召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各省为更好地响应中央政策,都在加紧落实部署,几乎所有省或直辖市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主要从五个方面发力,促进“新基建”发展。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必须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加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坚持补短板、打基础、利长远,狠抓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重大项目实施落地。

一方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涵盖5G网络、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兴技术,将带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生产基础设施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各行业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成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带动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

另一方面,新型基础设施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正处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在加快完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需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向新型基础设施方向发展,而且,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产生长期性、大规模的投资需求,是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增量,将在促内需和稳投资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聚焦5G互联网智能化,开展新型信息网络建设

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七大领域中,5G基站、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中心是以数字化信息网络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为构建智慧化社会、数字化产业奠定了基础。各地着眼于以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具体任务。

在加快推进5G发展方面,多地提出要培育高端高质的5G产业体系,对通信基础设施实施“跨越式恶补”,构建开放融合的5G应用生态,强基础、促应用、壮产业,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围绕5G建设相关要求,多地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包括设区市的中心城区基本实现5G网络覆盖和商用,建设5G基站和示范应用场景,形成与垂直行业应用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

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提出一系列具体基础设施部署工作。在基建方面,加快布局5G基站,同步落实5G基站机房、电源、管道等配建工作;在平台方面,大力发展5G产业,积极布局建设5G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数据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打造5G器件研发制造基地,打造应用软件研发基地,培育引进5G企業;在应用方面,开展5G应用试点示范区建设,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示范区规划建设,推动机场、高铁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及5G网络热点地区有效覆盖、逐步实现5G网络建设向区县延伸等。

在深化工业互联网发展方面,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广东、浙江、贵州等地均制定了相应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目的在于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并且,在构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围绕着构建网络、平台、产业三大体系,提出通过升级改造工业企业内部网络、建设完善工业企业外部网络等措施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行动;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鼓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线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大力发展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和创新中心等措施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行动;通过创建工业互联网应用体系、创新产业生态与业务模式等措施推进应用创新生态建设。

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为抢抓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北京、上海、山东、广东、安徽、福建等多地提出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和政策,包括推动多项人工智能产业重大项目实施并带动产业投资,加快人工智能领域大项目、好项目的引进、实施和建设工作,打造以智能基础软硬件、智能家居产品、智能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为特色的产业集群,鼓励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建设高水平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开源和共性技术平台,实施“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工程,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等,从支持项目建设、提升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建设支撑平台、推进应用示范等方面提出了全面而具体的政策方案。

在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方面,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的举措,各地方政府积极布局、推进大数据战略实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联合推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规划,北京市、山西省、贵州省等地专门制定了大数据相关发展规划,并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应用的若干政策。此外,围绕大数据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各地从大数据中心基础和应用等方面提出,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动绿色数据中心、能源大数据中心、车联网大数据中心及云平台等的建设,加快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推进通信运营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大型数据中心落地,建设大数据集聚区,并开展文化旅游、工业、农业、能源、电子金融等领域的大数据示范应用。

(三)打造城际交通智慧城市,升级新型交通网络建设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交通通过提高出行效率、降低出行成本、减少乘客换乘次数等为城市之间的人员流动提供便利,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应运而生,成为2020年新型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领域之一。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将融合吸纳我国先进信息技术,推动交通领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据此,各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积极开工建设城际交通铁路,并制定了具体线路规划。例如,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京唐城际、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京沈客专建成通车;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交通互联互通,加快京雄、京唐城际和津石、京秦高速建设,开工建设京雄商、雄忻、石衡沧港等高铁和城际铁路项目,促进京津冀机场群和津冀港口群协同发展;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粤澳新通道建设,完善跨珠江口通道和珠三角城际轨道网络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城际轨道公交化,构建“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运营模式。

(四)强化电网能源技术攻关,推进新型能源网络建设

此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涉及能源网络领域,包括特高压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该领域的建设已开展多年,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仍将其列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当前“新基建”的风潮下,国家电网研究编制了2020年特高压和跨省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明确将加速南阳-荆门-长沙工程等5交5直特高压工程年内核准以及前期预研工作。此外,还陆续出台了多个文件,大力支持特高压项目建设和特高压产业链发展,旨在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充分发挥重点电网工程在电网高质量发展、清洁能源消纳、电力精准扶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需求。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影响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关键因素,充电桩的不足直接导致新能源汽车充电不方便、续航里程短等诸多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和产业发展。当前,我国强调要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这无疑能够弥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关键缺口,有效促进行业发展。对此,我国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加快布局充电桩的建设工作。根据各地区电动汽车发展阶段和应用特点,紧密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充电需求,各地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新能源充电桩建设规划,包括在交通枢纽、大型文体设施、大型建筑物配建停车场、路边停车位等城市公共停车场所,建设分散式公共充电桩;在居民区,建设用户专用充电桩等。

(五)促进“新基建”各领域融合,推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和相互依存的各国民经济部门中,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化发展、一体化发展尤为重要。事实上,本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七大领域存在着协同发展、互相助力的机遇。部分地区也给出了相关措施。例如,5G+工业互联网带动制造产业升级。基于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特点,5G技术在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等优势行业的采用能够满足工业互联网的超高性能需求,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智能工厂网络体系,支持制造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5G+能源互联网推进电力系统改造。

5G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实现无人机巡检、变电站内动态数据实时回传、超高清视频监控、增强现实(AR)辅助远程指导等,进而推动配电网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改造,为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环节提供综合性智慧能源无线通信解决方案;特高压建设保障各领域新基建可靠用电,无论是5G基建、工业互联网建设、大数据中心建设,还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都是耗电大户,特高压是保证这些领域可靠用电的重要支撑。

三、“新基建”国内政策分析:目标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总体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短期冲击,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总目标下、在脱贫攻坚战的总任务下、在“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推进重大项目落实完成、着力民生消费成为我国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举措,也成为中央及多数地区共同的发展目标。

(一)“新基建”政策目标一:稳投资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根据我国历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情况,消费和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高达57.8%,而投资的贡献率也超过了30%。然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为了完成稳定经济增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投资将成为主要驱动力。

基础设施投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来源之一,历年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均超过了20%。虽然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逆周期政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给经济带来了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结构性的问题。2015年11月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旨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此后,一系列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的政策不断出台。此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新基建”政策目标二:数字化转型

综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七大领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布局5G网络、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动交通、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升级。一方面,5G基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中心是以数字化信息网络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为构建智慧化社会、数字化产业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所涵盖的新兴技术,将带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生产基础设施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各行业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成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带动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

(三)“新基建”政策不足点:配套政策缺失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体现在新产业、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因此,从政府层面上看,用地、用能和资金等配套政策应加紧落实。例如,在资金使用方面,传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可能难以满足新的投资模式需求,需要积极实行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合理调整和变动,同时规范并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模式,引进私人资本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此外,各地区应做好需求预测和合理规划,加强规划统筹,避免资源错配,结合自身经济发展基础和产业发展水平情况,引导企业理性投资,避免无效或低效的投资。

从行业层面上看,“新基建”的应用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之间乃至全社会经济的数字化体系建立。类似于电商平台的运营,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及商家与平台之间的信用体系等方面均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体系,才能彻底实现数字经济的变革。同样,在“新基建”领域,众多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的良好应用和有效发力均离不开相关配套体系的确立。

从企业层面上看,管理模式、劳动分工、薪酬分配、市场机制、考核机制等多个方面的配套政策均应及时制定和管理,推动新型基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仍欠缺数字化的思维模式和在管理、运营、服务、市场、推广、销售等方面的完整体系,因此,“新基建”更应该为具体企业提供服务,从而带动整体经济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猜你喜欢

新基建基础设施人工智能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关于“新基建”下信息通信高校学科发展的探讨
远东智慧能源 掘金“新基建”风口
2019,“新基建”竞争吹响号角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