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2020-07-04何金发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7期
关键词:文章情感活动

何金发

课标要求

1. 故事中以主人公儿时成长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时间段作者对父母爱的理解,感悟和父亲母亲不同形式爱的表现含义。思考作者从误解到最后的理解,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2. 依据文章中对各种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探讨这些细节在展现人物心理活动变化时起到的作用,感悟生活中的爱。

3. 仔细阅读和体会文章每一段落的描写,感受作者在描绘父母与子女的爱时应用的方式。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熏染,展开语言文字训练。在教学时,重视对学生进行表达方法的指导,通过剖析,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

本节课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本篇文章的学习,熟读课文,对文章中含义深刻、饱含哲理的句子与段落展开剖析和感悟,感受和体会父母关于“爱”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并对主人公在不同时间段的心理路程变化进行讨论研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有利于学生掌握不同的写作表达手法,同时提高学生文字写作的功底,使学生更加懂得“爱”的含义。

学情分析

1. 本节课教学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这个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功底,对于知识的学习欲望也非常强烈。本文所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切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习积极性。但是,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因此,本节课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导入图片等形式,难易结合,由浅入深展开教学。

2. 文章中父母不同的“爱”的形式,与每个家庭中家长的表现都大致相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展现了两种相反的爱,很多时候孩子并不能理解隐藏在不同表现形式之下的感情,他们往往会如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对父母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叛逆心理。因此,本次教学希望能够让学生透过表面的形式,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理解父母,懂得爱的含义。

教学方式

以情境体验为核心,采取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结合实例,启发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悟,小组对文章的不同表达方式展开讨论,自我总结,凸显新时代的新教育模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会和掌握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

品读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

初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理解和感悟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并积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悟不同形式的爱对主人公成长带来的影响;

感受父母的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父母不同的两种评价包含的爱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爱在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中,分别起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1)播放课题,引导学生展开对课题的讨论;(2)题目中两个词语为什么要加引号?(3)题目中“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个词语有什么联系?本节课就是围绕父母的爱来进行学习。通过这节课,希望学生们可以学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且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深切的情感。下面,就让我们进行本次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讨论并回答设计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反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大意,体会表达的情感。

二、新课讲授(结合自身实际探讨)

(一)导入文章,通读全文

【教师活动】(1)在开始上课之前,首先请同学来讲一讲,日常與父母的相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小事,让你体会到父母对你的深刻的爱?(2)刚才同学为大家讲述了与父母相处的小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也讲述了主人公与父母之间的故事,现在让我们翻开课本读一读他们之间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说出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结合实际,导入文章的学习,调动学习本篇文章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展示与父母之间不同的相处方式,让学生理解每个家庭之间的相处模式都是有差异性的,进而展开对本文的通读,掌握文章大意。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进行认读。

(三)速读全文,理清文章大意

【教师活动】快速朗读全文,边读边想: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作者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两种评价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让学生们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出结果之后,请同学上台讲一讲讨论的结果。

(四)引导学生整理文章的顺序

【教师活动】(1)教师进行点拨,文章是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掌握文章是由作者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构成的。(2)学生疑问预设:按照时间的顺序,学生可能会出现对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认识现象,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引导,讲清“未满十二岁”这个自然段是属于过渡段,关键点在于“童年的故事”以及“后来的认识”两部分。(3)通过我们的讨论总结,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发展顺序是根据时间展开的,我们接下来细细品读一遍课文。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与自己的思考相结合,准确地把握文章发展的时间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章展开顺序的理清,让学生了解文章是依据不同的时间顺序展开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有感情地品读课文

请学生品读全文,找到各自最喜欢的语句或者段落,讲一讲喜欢的原因。

三、重点内容引入(体会文章中父母的爱)

(一)对文章进行细读自读

【教师活动】(1)指名读,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父亲母亲对主人公评价的不同语气。(2)当主人公写了第一首诗后,他的父母亲分别是怎样说的,主人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3)在文中找到对父母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将其在文中标注出来。反复细读,感受其中的情感。(4)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母亲的夸赞是不是真的觉得作者写的诗那么精彩,那么好?(5)在等待父亲回来时,作者的心情是什么样的?(6)主人公迫不及待的心情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从中可以看出什么?(7)父亲评价主人公写的诗“糟糕透了”难道真的是不疼爱作者吗?(8)进行分角色朗读。

【学生活动】学生应该配乐分角色读,学生也可以补白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父亲看到这首诗一定会……”

【设计意图】单纯的说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浮于表面,分角色朗读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情感的变化。

(二)自主品读,主人公对“爱”的后续认识

【教师活动】(1)几年后成长的巴迪又是怎样对待父母不同的评价的呢?文章中是怎么讲述的?(2)长大后的巴迪成为了美国著名的作家。他又会怎样来理解父母“精彩极了”以及“糟糕透了”这样的评价呢?(3)文章中父母的两种不同评价对巴迪产生了什么影响?(4)通过朗读课文,我们发现,成年之后的巴迪,在对童年进行回顾的时候,想想自己所走过的路程,让他更加清醒、正确地认识到了父母之爱。(5)对文章中“后来的认识”的部分,找到自己不明白的或者感兴趣的问题与大家进行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故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回答。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于故事中主人公心理变化历程的总结概括能力和反思能力。

(三)质疑和讨论并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活动】(1)分析讨论:“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2)段落中“风” 是指的什么?(3)“生活的小船”又是指的什么?(4)作者为什么会取得如今的成功?(5)再读几遍自己喜欢的语句,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体会父母的爱。(6)同学们,你们能够理解这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愛了吗?在你们的生活中,你们有与作者相似的经历吗?(学生再次交流自己生活中的经历,体会和感受生活中的不同形式的爱)(7)父母和长辈们给我们不同形式的爱,我们应该怎样回报呢?(展开交流,让学生明白回报爱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1)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答。(2)再一次结合生活实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评价方式中蕴含的浓厚情感。

【设计意图】测试本次教学成果。

四、课堂内容总结

本次教学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是十分接近的,容易引起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文章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不仅是学生在学习上理解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引发学生展开思维的兴奋点。所以,对本节课的教学,要立足教材本身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将学生自选学法、自读自悟、教师辅助点拨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可以从“感悟”二字出发,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行自我感悟,感悟文章的情和理,使学生懂得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回应父母的爱,展开相关的课后反思。

猜你喜欢

文章情感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