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班幼儿独立生活意识的发展

2020-07-04吕玉萍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自理动手家园

吕玉萍

【摘要】独立生活是指儿童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即儿童从依赖成人的帮助,学习认知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等历程,简单的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从中班幼儿发展水平来看,中班应该是培养幼儿独立生活意识的最佳时期,而家园共促则是中班幼儿独立生活意识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中班幼儿  独立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007-01

一、中班幼儿独立生活意识差的主要原因

(一)长辈观念的误区——溺爱、包办

爷爷奶奶在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对孩子特别溺爱,认为孩子小,独立生活能力还不必培养,随着年龄增长就自然会了,所以孩子日常生活中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都被好心地包办了。如:早晨孩子叫不醒,长辈们心疼孩子帮他们穿衣服;父母要上班,孩子吃饭慢,为了节省时间就喂孩子吃饭;孩子不想走路一撒娇,长辈们就会背着孩子走。就这样,应该孩子自己动手去做的事情被长辈们代替了。久而久之,孩子们认为这些事情都是长辈们应该做的,失去了自己动手的机会,自理意识及能力得不到发展,养成了过分懒惰、依赖的性格。

(二)父母教育方式的误区——简单、粗暴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缺乏耐心,要求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事情,没有给予细致的指导和帮助,而是采取说了不听就打、骂的方式。如孩子们在活动中不小心互相抓伤或磕碰了,家长在没有完全听取孩子诉说具体事情的情况下,就责骂甚至动手打孩子。然而,打骂本身并未指明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孩子得不到家长的指导,并不能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做,同时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相伴随的常常是孩子更消极的情绪。有的孩子越打越“皮”,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三)老师的误区——“勤劳”

现在幼儿园在班的孩子越来越多,老师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有时个别孩子不愿自己吃饭,老师要花好多时间来哄,且常常桌上、地上到处都是米粒面条;有的孩子小便不愿动手拉裤子,还弄湿弄脏了裤子,老师还要帮他清洗……老师便认为与其这样麻烦,倒不如自己帮做了更省事。老师的“勤劳”使孩子们产生了依赖性,从而造成了幼儿独立生活的意识越来越差。

二、家园共促幼儿独立生活意识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一)教师走出“勤劳”的误区,培养中班幼儿的自理意识

2至3岁的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中班的幼儿大多数都4岁了,他们的语言、肢体动作迅速发展,教师应该要求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不会的事要学着做,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引导,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意识,而不是大包大揽所有事情。教师要走出“勤劳”的误区,做幼儿生活的引路人,不盲目地做照料幼儿生活的保姆。

(二)教师积极、耐心的正面引导,增强孩子自理意识

首先,教师要在游戏中帮助孩子建立“我能行”的信心。在玩“我是小小建筑师”时,有些孩子动手能力强,我会竖起大拇指及时夸奖他们,而面对胆小不敢动手、忙碌了很长时间还是搭建不出理想作品,甚至逃避活动的孩子,我会听取孩子的意见、和他一起想办法,然后耐心引导、鼓励他独立完成作品。使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其次,在游戏活动中提高孩子创造力水平。在游戏活动中,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探索,大胆的去想象,教师不能用成人的世界观加以约束和限制。当孩子以自己理解的故事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表演出对故事的创造时,教师都要及时用语言或奖励小画帖、小红花等形式进行鼓励。这样,孩子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自理意识也随之增强了。

最后,优化家园环境,引发幼儿的独立生活意识。教师要定期更新、创设幼儿的活动环境,使孩子们能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游戏、玩耍。在活动室醒目的位置张贴安全标志、正确洗手穿衣流程图,使孩子能自觉主动的按照要求去做。建议家长在家中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利用“比一比、学一学、谁最棒”等形式调动孩子动手的积极性,逐步掌握生活技能,以此促进孩子独立生活意识的发展。

(三)做好家長工作,转变家长观念

1.帮助家长转变认识

对孩子出现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的情况,要通过家园共育、家长会、单独谈话等方式及时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改变的方式方法。使家长认识到孩子虽小,但自己能做的事必须自己独立完成。作为家长只需引导孩子,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让孩子自己独立去完成,切莫代劳。

2.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

通过家园直通车、家长座谈会、家长开放日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家庭育儿经验。面对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家长不能批评责罚,要采用多表扬鼓励、多引导示范等方式进行教育。

3.家庭成员之间要确保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要让家中的每位成员在孩子的教育方法上达成一致;父母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服,奶奶却偷偷地帮孩子穿,父母要求孩子自己吃饭,奶奶却偷偷地喂……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本着宁肯给孩子一个好心,绝不能给孩子一个好脸的做法,让孩子在严中有爱的家庭环境中独立生活意识得以发展。

总之,幼儿独立生活自理意识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对孩子的教育,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孩子们倾注爱心、耐心和细心,多给孩子提供自由的表现自我的机会,更多的去尊重孩子的想法,对孩子们能够有个性化的表现时要及时的表扬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再结合家园共促,孩子的生活自理意识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

猜你喜欢

自理动手家园
我也来动手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动手演示找错因
绿家园
自立当从“自理”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