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去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税务风险及应对

2020-07-04邬文瑾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17期
关键词:税收风险一带一路

邬文瑾

摘要:文章首先对产生税收风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收税角度和经济活动角度阐述了企业的税收风险,进而从各国税制差异明显、税收协定体系不健全、语言障碍等多方面分析了走出去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中面临的税务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供相关企业参考。

关键词:走出去企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风险

2000年,党中央把“走出去”战略上升到“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之举”,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2015年博鳌论坛正式发布“一带一路”白皮书,正式标志“走出去”的战略升级。倡议提出6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份额不断上升,2018年已经超过30%。2019年1~7月,中国企业对全球的非金融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4330亿人民币,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52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79.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2.5%。中国企业承揽的对外承包工程,2019年1~7月完成营业额5491亿人民币,其中在“一带一路”国家完成营业额445亿美元,占比55.1%。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快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规模日渐扩大,国别越来越多,面临的风险也随之俱增。沿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各有不同,而在税收法律制度和征管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则为企业的税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挑战。

一、税务风险及原因分析

对于企业而言,税收风险源于税务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的损失。产生税收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税务信息不对称造成税务管理漏洞

当企业纳税人没有充分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或者对税收政策及申报流程等了解不足,将会导致该享受的优惠没享受,该规避的事项没有规避,无法满足税务当局的征管要求,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加大了稅务的遵从成本。

(二)企业税务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机制不健全

企业往往更注重项目的管理和运营,但对新业务模式例如投资业务、海外经营等可能会带来哪些税务风险和后果认识不足,缺乏事前筹划的意识,等问题暴露甚至出现损失之后再去弥补和纠正,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有些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岗位和人员,或配备的税务人员及其能力不能与更高的税收管理需求相匹配,限制了企业管控和应对税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业务人员如果缺乏税务风险防范意识,比如无法取得合规的票据凭证,可能造成成本税前无法扣除,甚至引发税务稽查风险。

(三)跨区域、跨国别经营面临的税收征管要求

世界经济的高度融合和激烈竞争,决定了企业不会只在机构所在地经营业务,企业必然会走出去,跨区域、跨国别开展经营活动。国内的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会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和税收财政所得,对跨区域、跨境经营的企业制定严格的征管要求和税收制度。

以汇总纳税的建筑施工类企业为例,国内异地经营时在当地预缴了增值税,企业总部需要对在国内各地开展的施工类项目,全面掌握预缴增值税的情况,获取到全部的预缴税票,做好数据的统计和资料备查工作。如果预缴的税票不能完全和申报数据对应,将会受到征管机构的重点监察,对在系统中申报了预缴增值税但事后税务机关检查中发现税票缺失的,企业还面临补交税款和承担滞纳金的风险。在企业海外经营过程中,更会受到东道国税制差异的明显影响,同时带来更多的包括关联交易转移定价在内的特殊事项的风险。随着跨区、跨国业务比重的上升,应对各种越来越严格的征管要求,给企业的税务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税务风险的识别

正由于税务风险伴随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产生,其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识别和衡量税务风险。企业可以从税收、经济活动两个横向角度,纵向再多层次分析,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税务风险控制。

(一)税收角度识别风险

税收角度指的是,以影响税基的因素为依据分析企业税负方式和水平。具体来讲,可以从企业的总体税负、各税种税负及具体税种下的计税因素三个层次入手,通过对税负变动和税收贡献弹性等进行分析,静态与动态相结合,锁定有风险的税种,达到准确识别税务风险的目标。

(二)经济活动角度识别风险

经济活动角度则是,依据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组织架构,对企业可能由于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税务风险进行分析。企业可以通过行业、特殊事项两个方面着手来识别税务风险,设置符合自身情况的税务风险指标,提高风险识别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企业所处行业不同,面临的税务风险也会不尽相同。在企业内部,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了多元化经营策略,必然会涉及不同的行业和商业模式,从而给企业税收管理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面临不同的税务风险。除行业和商业模式外,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特殊事项,这其中包括:关联交易、跨境投资、资金融通等。企业可以此为基础,继续分层细化,识别出潜在的税务风险。

三、走出去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税务风险

走出去企业进行跨境投资或对外承揽工程、提供劳务,涉及东道国的具体税收法律环境,企业自身也将在国内将承担额外的税收监管要求,进而带来特定的税务风险。“走出去”企业在项目开始阶段,可以借鉴上述风险识别方法,提前筹划,从税收和经济活动两个角度做好税务风险的识别和应对工作。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法律环境差异

“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税收法律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企业对东道国税制认识不足,必然在经营活动工程中面临很高的税务风险。

1. 各国税制差异明显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税收差异很大,体现在税收法律体系、税收管辖权、税种和税率等各方面。

虽然全球化的竞争加速了公司所得税税率下降的趋势,但公司所得税收入对政府财政收入仍然非常重要。走出去企业跨境投资或合作,公司所得税仍是最重要的影响税种。就纳税人和应税所得的判定标准以及公司所得税率,沿线各国家对此规定差异甚大。相关研究显示,“一带一路”沿线核心国家对纳税人和应税所得的判定处理不尽相同。在判断企业是否为居民纳税人时,大多数国家采取了公司注册登记地这一种标准,或公司注册登记地加管理控制地两种标准,但哈萨克斯坦则采取公司注册登记地、管理控制地、实际经营地三种标准,阿富汗则未公布区分居民与非居民企业的判断标准。税率方面,蒙古采用的是累进税率,其他国家均采用比例税率。大多数国家的公司所得税税率水平处于10%~20%之间,但巴基斯坦则高达31%或35%,低者如乌兹别克斯坦,仅有7.5%。同时,部分国家还对分支机构征收利润汇出税,即分支机构如果汇出经营利润,要再缴纳一次分支机构利润汇出税,以基建行業为例,这无疑增加了境外承包工程、提供劳务的税负。

2. 税收协定体系不健全

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高速增长的跨国贸易和投资活动,促使了各主权国家之间签订了协调相互税收分配关系的双边税收协定。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已与11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税收协定。在“一带一路”65个国家和地区中,有54个国家和地区已与我国签订税收协定。但资料显示,其中大多税收协定签署时间较早,更新滞后,内容上相对不能满足新时期和新形式的经济合作需求,难以适应新的国际税收形势。区域性的多边税收合作,如阿斯塔纳倡议和“乌镇声明”及其行动计划,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进展,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化,以弥补现有国际税收秩序的不足,持续推动其向更加合理公平的方向发展。

3. 语言障碍

“一带一路”沿线的核心16个国家中,大部分仍以本国母语为官方语言,如哈萨克斯坦的官方语言是哈萨克语,蒙古国的官方语言是蒙古语。这无疑给企业在掌握东道国的税收政策、征管规定上增加了障碍,提高企业的决策难度和成本。如果企业发生境外亏损弥补、境外优惠饶让、落实协定待遇、境外税务争议解决等特殊、复杂的税收问题,缺乏精通相关语言的财税人才,将大大降低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和管理难度。

(二)“走出去”企业关联交易转让定价将面临严峻挑战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跨国企业激进的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行为促使了国际社会对国际税收制度的反思,OECD于2015年发布了BEPS行动计划的最终报告,重塑国际税收秩序,并引导各国税收向透明化、建立税收多边合作转变的趋势。BEPS行动计划倡导各国实施国别报告制度(CBC),OECD也建立了双边税收情报自动交换系统,增强了税收信息共享和税收监管的透明度。因此,走出去企业必将面临各国的税收法律环境更为透明、税务监管步调更为一致的双重影响。在BEPS行动计划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制定了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政策,重点关注企业滥用税收优惠、不当转移定价,并规范强制披露义务。

同时,中国企业发生跨境的关联交易,在国内也将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监管。近年来,国税总局针对BEPS行动计划的落地转化,发布了一系列公告,要求企业申报《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其中包括《国别报告》、对外投资信息报备的《“走出去”纳税人清册》等。通过国别报告在各国间的信息共享,可能给存在转让定价反避税行为的企业带来境外税务争议和稽查风险。

四、走出去企业的应对措施

降低“走出去”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税务风险,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持续完善税收法律制度,改善营商环境,推动地区多边税收合作协定,另一方面关键在于“走出去”企业的主观意愿和实际行动。

1. 提高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税务风险管理机制,专人专岗,储备相关人才,主动充分了解东道国税制及税收协定,积极享受税收优惠待遇,防范双重征税的税务风险,在出现税务争端时,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和渠道解决。

2. 建立健全全过程的税务风险管理链条。做好事前分析,在项目开展的初期阶段,识别税务风险并综合研判整体风险情况,作为是否开展项目的重要考量因素;项目实施阶段,以识别的税务风险管理内容为依据,组织分配资源,严控重点环节的税务风险。

3. 全面审视集团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模式和交易链条。做到形式和实质的统一,排除税务风险。关联交易要经受独立性的检验,转移定价公平、独立,才能有效规避风险。同时,要依法申报,履行好遵从义务。“走出去”企业只有认真履行申报、报备义务,才有可能及时发现转让定价风险,税务机关也才能辅导企业,尽早消除相关风险。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税收法律体系、税收透明度以及征管能力等方面水平不一,企业跨境经营,其利润分配受各国税制影响,由此引发的税务风险必然成为“走出去”企业考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走出去企业应加强税务风险管理意识,采取建立税务风险管理机制、搭建风险识别体系、储备国际化税收专业管理人才等手段,以降低和控制经营活动中面临的税务风险,以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蔡琛,苗珊.有力有效防范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税收风险[J].理论探索,2019(02).

[2]黄洁钦.“走出去”企业关联交易境内税收风险与应对[J].国际税收,2019(03).

[3]郭建封.浅谈“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业税收风险管理[J].税收管理,2019(06).

[4]张文春.属地税制、数字化税收与国际税收新秩序——当前国际税收发展的三大问题[J].国际税收,2019(06).

[5]姚键.税收风险评测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税务研究,2018(12).

(作者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税收风险一带一路
国企境外投资税收风险管理审计探讨
税收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关于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风险的几点思考
效能位差模型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风险的几点思考
浅析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的税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