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约义丰善选择全观细作臻境界

2020-07-04牛莹刀有和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7期
关键词:散文

牛莹 刀有和

摘 要: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决定阅读教育的效果,经典作品需要在文本细读基础上确定有效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是梁实秋先生的名篇,对这篇文章教学价值进行确定和选择,是实现本文有效教学的初始,也是散文教学的有效实践。

关键词:散文;文本原生价值;文本教学价值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一篇写人记事的回忆性散文,2011年课改后收入人教版必修一单元三中,列为自读课文。就倪文锦和王荣生教授对教材选文的分类而言,这篇课文不属于“定篇”,我觉得更倾向于“例文”。作为例文,功能是说明语文课程里抽象演绎出的共同法则和共通的样式,它更强调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于文章及其读写的知识,它为教学者提供了更广大的自主空间。

一、文本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

对于像《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样的非定篇自读课文,在文本解读的同时有效确定教学内容,对教师提出了很大挑战。

教材是特殊的文本,具有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教材的原生价值,是指教材作为客观阅读对象为读者提供的信息价值,它是被选入课本之前即有的价值。文本原生价值包括:1.文章体式(体裁);2.文章基本的内容和形式;3.“这一篇”文章的独特性。《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梁实秋撷取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只选取几个精彩的镜头,集中表现人物独特魅力的一面。这篇文章原生价值首先体现在借一次演讲来表现梁任公的品质,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其次体现在反映梁实秋个性的散文特点,用语典雅隽永,提倡“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描写要深刻,意思要远大,格调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长”的写作主张。明白这些,教师在处理时,更容易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例文”的处理关键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谓教材的教学价值,是指教材作为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的如何处理信息的价值,它是这些文章被选入课本之后才具有的价值。教学价值,是隐藏在教材的原生价值之后的,是需要开发的,是生成的,是很“个性”的。这篇文章可作为教材来使用的价值至少有以下几点:1.结构在严谨整齐之中蕴含自然变化,能更好地服务于对事件的记述和对主旨的表达;2.采用了衬托之法,多层面、多角度突出了主人公演讲的非凡魅力;3.文章语言干净,措辞雅致,生动传神;整散句式结合,长短句结合,节奏和谐。

二、《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价值的确定

教师确定文本的教学价值,主要是弄懂两个层面:1.本课教什么,不教什么;2.教学生学什么,教学生怎么学。

基于教学的需要确定教学点,可以通过关注课程标准,关注编者安排,关注教学参考书,关注单元要求,关注课后练习来辅以达成。《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所在单元教学目标是透过对人与事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可见,注重学生对梁任公人物形象的认识,以读品人,以读悟情,品赏文章,是本文最重要的教学价值。作为自读课文,在单元前两课对表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有所学习和了解后,如果老师有意识引导学生旁批,鼓励学生自由评赏文章,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共同发现、探究、交流,就能使學生在落实单元教学目的时,再次内化语文知识点和提高鉴赏能力,正如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三、《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价值的选择

有效的阅读教学,是要引导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教学最有价值的是引导学生寻找问题,并把他们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逻辑起点和最有意义的内容。本文梁任公的形象,文末概括“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最后一点较难理解,需要教师适当提点,适时补充文章涉及的课外资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内容),补充梁任公先生的人生经历,两相结合,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热心肠”的形象以及精神内涵。

补充内容的时候,补充什么,补充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补充,在落实教学价值时还是应当引起教师思考。上课伊始对梁启超的经历进行回顾,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共情”,如对大人物的好奇、敬仰,可以更好地带入文章情绪,但是梁实秋在莎士比亚译作方面的成就,与本文教学价值关系不大,不谈也罢。从梁启超的经历对照演讲内容,虽也读得出“热心肠”中有炽热爱国之情,看得出梁任公悲喜外露的率真坦诚之性,但这是刻意分析后所得之论,对当时在场的梁实秋恐怕不适用。文章说,“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可见讲演现场效果好。为什么这么好,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梁任公先生演讲题目“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补充一点本次演讲的资料,如梁任公本次讲演的是“奔迸的表情法”。教师还可以略作提示,梁启超本次演讲是从《诗经·蓼莪》开始而不是《箜篌引》,为什么梁实秋先生开头就提到《箜篌引》,实际当时听讲演的闻一多,也对《箜篌引》一段记忆深刻,在理解演讲内容的同时,再结合任公经历,这三首诗歌当然倾注感情更多更投入,它不是一般讲演的吸引观众需要,真真切切是梁启超至情至性的人格魅力的体现,正如高山流水,知音相和,让学生深切体会梁启超被韵文中的情感感动,梁实秋被梁启超的情感感动,当时听众“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更能展现学生对老师的敬仰叹服之情和任公用其学术、人格为困惑学子指明学路的大师风范。

在教什么的教学内容处理上,可能还需要关注已知知识的应用和未知知识的延伸。在处理本课时把课堂时间大量放在分析用什么人物描写手法体现梁任公形象实在有些浪费。本文一个独特的价值在于梁实秋散文特点,课后习题也安排了对其“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描写要深刻,意思要远大,格调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长”的写作主张的思考,这就提示教师在处理时不可拘泥单一方法的寻找和赏鉴,而更要关注作者描写方式的多样化,用语的简洁化,体会梁实秋“言约义丰”的写作风格。

教师要保有对文本教学价值的不懈追求和真正立足学生阅读思维提高的初心。王国维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以这个标准观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实为有境界之文,正因为其文本价值的丰盈,才有了教师在确定文本教学价值时不断的叩问和思索。

参考文献

[1]梁开喜.有效教学:从已知到未知——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11(08).

[2]张存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安渊老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实录感悟[J].语文教学研究,2011 (11):11-13.

[3]高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鉴赏[N],搜狐语文第237期“正道教研”.

[4]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梁启超.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M].饮冰室文集(卷三十七).

猜你喜欢

散文
散文五章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散文二题
桃红又是一年春(同题散文两篇)
散文短章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