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海洋工程制管焊接新工艺的研究

2020-07-04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焊丝海洋工程焊缝

高 山

(山东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机动力部,山东 济南 271104)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行各业也在开拓发展,其中的海上石油工业,凭借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设备,也在向着深海进军,这便需要建造更加复杂、庞大的海洋工程钢结构,建造这些钢结构需要更长的时间,付出更多的人力。在钢管的建造过程中,其中首要的工作便是对钢管的焊接,这个步骤的工作量超过组块建造的17%,接近导管架建造的42%,因此,钢管焊接的过程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建造,焊接工作效率高,焊接质量优异,是生产高品质成型钢结构的重要基础,在保证效率与质量的情况下,在焊接过程中节约成本也是焊接新工艺首要考虑的因素。

1 埋弧焊接工艺的概述

焊弧焊接不仅具有高效性,且焊接的制管品质也比较高,被广泛应用于制管的焊接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海洋工程平台环境恶劣,对钢管结构的制作工艺要求较高,其对焊缝的力学能力以及钢材的原料要求远远高于一般钢结构,因此,在对海洋钢结构的焊弧焊接时,一般采用双丝或者单丝焊接[1]。在海洋石油行业的高速发展下,海洋平台的建设越来越多,也在向深海领域扩张,对制管焊接的要求越来越高。相比于单丝埋弧焊接,四丝埋弧焊接有更长的熔池时间,能够使冶金过程发生充分的反应,能够提供充裕的气体并排除近乎所有的杂质,大大降低了原材料的热循环次数,使该过程的热循环时间延长,避免了寒风热裂纹的出现,并使得气孔敏感性减弱,增加焊缝熔的宽阔性,保证制管连接的稳固性,并大大降低了焊接时间,从而提高海洋工程制管焊接的效率。

2 传统焊接工艺与四丝埋弧工艺

2.1 传统埋弧焊接工艺的不足

在传统的埋弧焊接工艺中,单丝埋弧的打底焊一般应用STT,而对制管的盖面、填充,一般采用埋弧焊,焊接的接头坡口,大多是X形破口,其中的钝边宽度为1mm[2],组对间隙一般为3mm,焊接方式为正反两面实行焊接。而在埋弧焊接的另一种焊接方式中,双丝焊接是近几年开发的新焊接方式,但应用率较低,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缺陷也比较显著,焊接效率过低,与以往的单丝焊接相比,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而传统的四丝焊弧焊接,双面焊接的厚度不超过23mm,达不到海洋工程制管的双面焊接厚度要求,其低温冲击只能在-15℃以上,不能满足到海洋工程制管的低温要求,并且传统的四丝焊弧焊接的性能低下,CTOD试验也不达标。

2.2 四丝埋弧工艺的改进

通过分析传统四丝埋弧焊接工艺的不足,探讨其改进方法,开发出创新的四丝埋弧焊接工艺,以提高海洋工程制管的焊接效率。本文研究的四丝埋弧焊接新工艺,具体内容如下:在焊机的选择过程中,采用升降式大臂焊机,还需要配置能够直线移动的重载地平车,在对四丝埋弧焊接的焊接速度也有较高的提升,其焊接速度超过2.1m/min,平均每小时的熔金重量超过42kg,现阶段,单丝埋弧焊姐工艺的焊接速度仅仅只有0.7m/min[3],这意味着改进的四丝埋弧焊接工艺的焊接效率达到单丝埋弧焊接的3倍。对四丝埋弧焊接的电源选择中,采用的是5台高科技逆变电源,不仅能够产生可变交流电,也能自由调制相位、频率、波形平衡等,在原有的可调节参数上,改进的四丝埋弧焊接工艺的可调制参数达到21个,所有参数都决定着熔池的宽度、深度,以及焊缝的高度与形态,通过多参数的联合控制,使焊接的制管质量更高。而对四丝焊接工艺的控制过程,采用高科技、高性能的数字集成控制器,对焊接过程所需要的参数全部编程,进行全面的自动化焊接,降低了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使得制管焊接的精确度大大提高。

3 焊接新工艺开发

材料选择为GB712-2000钢板,焊丝采用JW-1.3mm,焊机采用SJ101,坡口采用55°X形坡口,其规格为320mm×320mm,在焊接控制系统选择中,采用高性能的数字化集控系统,并在焊接前制定好所有参数并完成程序的编辑,参数一旦制定好,就不能在焊接过程中改变,避免影响焊接工程的精确度,这也使得工作量大大减少,避免人为干扰。在影响焊接工艺的效率与质量因素中,有诸多因素,其中焊接热输入直接决定焊接热循环过程,一定要控制好焊接热输入的大小,在四丝埋弧焊接中,电流一般较大,因此,焊接热输入也需要较大的值,一般要达到-40℃的低温冲击,因此,要输入正确的热输入数据,并分析力学性能与热输入的平衡点。焊丝中心需要与焊缝中心重合,避免摆动电弧的产生,防止正反面错位,并保证焊丝倾角与间距的适当。在相位控制中,需要分析焊丝之间的相位角差距,避免焊接过程中电弧相互影响而降低焊接质量。在波形控制中,由于波形种类取决于电源模式,在交流电为电源的焊接工艺中,保证其他参数一定的情况下,使波形平衡越小越好。而在其他影响因素中,也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值,焊丝干伸长一般为37mm;焊丝倾角一般为-13°,0°,13°,24°;焊丝间距一般为21mm,20mm,22mm;电弧需要严格控制,避免焊缝过宽。

4 无损检测与力学性能测试

4.1 力学性能测试

通过AWS D1.1-2008标准,对成型焊接制管进行拉伸试验,经过多次检测,发现成型焊接制管的抗拉强度原材料,远远超过焊接制管抗拉强度的标准要求,在对A8(38mm)-1与A8(38mm)-2的横向拉伸测试中,其横向拉伸强度皆超过590MPa,且断裂位置都在原材料部位,这表明焊缝的横向拉升强度超高,且其抗拉强度远远高于原材料,详细见表1,表2。

表1 焊缝拉伸测试结果

表2 横向拉伸测试结果

表3 37mm板冲击检测结果

在对焊缝的冲击检测中,将成型的焊接制管放在冷却槽中,使其温度降低至-15℃,试样缺口位置分别在根部熔合线、熔合线+4.5mm,熔合线+1.5mm、熔合线、焊缝中心,根据对焊接制管的多次冲击检测表明,其平均吸收能量>40J,单个冲击吸收能量>30J,为往后的-40℃超低温冲击提供了参考基础,详细见表3。

在对成型的焊接制管的弯曲检测中,对焊接制管进行多个方位的弯曲取样,在多次的弯曲检测中,发现其在弯曲角超过180°,压头直径为60.1mm的检测标准中,依旧符合标准,未发生折断现象。

4.2 无损检测

通过AWS D1.1-2008标准,对焊接成型的制管进行磁粉、超声、射线等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全部达标,焊缝完形光滑完美,表面气孔的出现概率为零,也没有产生裂纹、夹渣等现象。

5 结语

在海洋石油的深海开发中,海洋工程需要越来越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支撑,而其中的焊接工艺作为海洋工程的首要步骤,更是海洋工程开展的基础,需要不断的创新完善,提高焊接过程的效率,保证海洋工程钢结构的质量,促进海洋工程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焊丝海洋工程焊缝
无镀铜桶装焊丝在机器人焊接中的应用
钢结构桥梁焊缝无损检测技术探讨
钛筒体环焊缝焊接工装夹具设计
基于焊缝余高对超声波探伤的影响分析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
光亮焊丝在铝合金筒体焊接中适用性工艺研究
解读《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
浅析带垫板单面焊缝超声检测
海洋工程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车架焊接用气体保护焊焊丝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