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经贸关系对义乌小商品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0-07-03徐靖黄卫勇

对外经贸实务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小商品义乌

徐靖 黄卫勇

摘 要:通过对义乌与美国贸易结构、演变过程與趋势的梳理和判断,以及对义乌小商品所受影响和应对策略的实地调查研究得出:中美贸易摩擦短期对义乌开放经济影响不大,长期影响显著;义乌企业如不具备成本以外其它优势,将导致订单转移;中小企业无法通过产能外移应对冲击,需要立足自身的改造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市场采购+跨境电商+eWTP”出口新模式,是推动义乌小商品经济数字化转型和对外贸易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义乌;小商品;转型升级;eWTP

2017年美国推出《国家安全战略》,首度将中国明确定义为“竞争对手”。采取反倾销诉讼、配额限制、301调查、337调查等多元化手段,致力于解决所谓的“贸易不公平”问题。通过挑起贸易争端,运用综合国力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引擎-出口与投资予以打击。2019年12月,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达成一致,中美贸易摩擦再次阶段性缓和。事实上,自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总体态势是打打停停,形势总体升级,领域不断扩大。义乌是一个始终坚持以“兴商建市”为发展战略、市场开放程度极高的城市,商品出口到世界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65%以上,被誉为“世界小商品之都”。在中美经贸关系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义乌小商品制造业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原本来自义乌的订单会被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吗?是否会冲击义乌现有的产业结构?为准确评估上述影响范围与程度,科学研判未来趋势,契合义乌发展实际提出前瞻性对策建议,课题组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以其为更好地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提供支撑。

一、义乌小商品对美贸易现状及特点

作为出口导向型城市,义乌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且呈不断提高的趋势。2018年超过200%, 远远高于我国近年来年均40%左右的整体水平。较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使义乌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外向型特征,对世界政治、经济等国际因素的敏感程度偏高,主要表现在贸易规模的变化趋势和进出口商品类型的演替态势。

(一)贸易规模:义乌对美贸易呈稳步增长态势

从贸易规模来看,义乌对美国贸易从2008年开始呈稳步增长态势。通过对2008~2018年义乌历年出口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美国作为义乌传统的出口市场,2017年排名第四位,2018年上升为第二位。综合11年的贸易统计数据来看,义乌对美国的出口贸易额仍位列义乌对其他各国家出口额的首位。

2018年义乌进出口总额达到365.1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360亿美元,进口总额5.14亿美元);2018年义乌对美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9.8亿美元,占义乌总贸易额的5.42%,同比增长26.01%;2018年义乌对美出口额占义乌总出口额的5.45%,同比增长28.28%。2019年1~9月,义乌对美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8.61亿美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24.81%,其中对美出口额为17.52亿美元,同比增长21.42%,对美进口额为0.64亿美元,同比增长485.07%。

(二)出口商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义乌对美国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传统生产制造领域,这类产品占义乌对美国总出口额的64%左右。在出口美国的70个行业中,有60个同比增长。相对2017年,主要出口行业变化不大,2018年与2017年出口额前10行业相同,且4个行业排名未变。降幅较大的是洗涤用品,排名下降10个位次,而增量显著的则是机械设备,排名上升13个位次。义乌出口美国的交易额占各国总交易额的5.08%,排名上升2个位次。此外,义乌对美国以弱刚需为主的行业出口格局依旧,其中女装出口额占16%,远超其它行业。

近年来美国从义乌进口的日用百货和餐厨用具规模相对稳定,增长较快的是玩具行业,降幅较大的是帽类行业。以上行业基本上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对于义乌来说,相关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仍具有绝对价格竞争优势。

(三)贸易摩擦涉及的小商品

中国对美反制项目涉及的产品主要有农产品、汽车、化工等领域,小商品基本没有。美国公布的征税清单中涵盖纺织品、日化用品、玩具、金属工具、玻璃制品、木制品、纸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寝具灯具、皮革制品、电子器件等领域。结合2000亿美元和3250亿美元清单,几乎涵盖了我国对美出口的所有小商品。

二、中美贸易摩擦对义乌小商品的短期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尽管在短期内不会对义乌小商品造成直接冲击,但已出现由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贸易周期延长和对美代加工订单下降现象。

(一)整体角度:直接影响有限

义乌出口目的国结构多元,刚需行业出口量大,各行业出口份额总体稳定。据义乌小商品类行业出口数据显示:2018年义乌商品出口至224个国家和地区,涉及52个行业类别,其中44个行业在出口额前30国家中均有出口,图1显示,出口额前十国家总额占出口总额的35.74%,出口国贸易额所占百分比差别不大,呈现出义乌出口目的国结构多元化、不易受单个国家变动影响,对国际局势变化的承受能力较强等特征。

(二)贸易周期有所延长

通过选取近年来义乌小商品城对美国出口额排名前十商户的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自2019年初以来,销往美国、南美等国的部分订单成交速度放缓。

中美贸易摩擦之前的交货周期从签订合同到交货,通常为一个月左右。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之际,客户开始持观望态度,主观上要求推迟交货时间。因考虑到美元汇率降低、海洋运输时间较长等因素,出于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或到达美国目的港之前相关产品会被列入美国征收关税的清单,缴纳高额关税的担心,出现了部分客户未来成交意向不明朗的局面。为此一部分美国客户可能会选择降价、转运或销售给第三方国家。而不论哪种选择,都需要买卖双方长时间的沟通和洽谈,这就使得交货时间继续延后,贸易周期有所延长。

(三)对美代加工贸易类订单有所减少

近几年来,出于成本的考虑,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开始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订单逐步转移到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缅甸等其它发展中国家。这一局势的转变使得中国传统制造业也开始着力转向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比如部分义乌企业所承接的美国“迪士尼”品牌箱包的加工,正是加工企业国际化的生产标准、一流的品质吸引了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订单。尽管如此,中美贸易摩擦之际,来自美国的代加工订单还是出现了下滑趋势。一方面源于特朗普实行的境外投资制造业“回流”政策,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在未来中美贸易摩擦中受到损失,这些美国进口商不得已考虑将生产线转移到美国本土或不受美国关税政策威胁的国家(地区)。

三、中美贸易摩擦对义乌的长期影响

虽然中美贸易摩擦已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但是大国博弈竞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正处在中美经贸关系重塑的第一阶段,今后还要面临多个阶段,可以预见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

(一)将导致订单转移

2018年义乌出口额前十的国家按排名分别为:印度、美国、伊拉克、伊朗、菲律宾、巴西、马来西亚、智利、埃及和沙特阿拉伯。如前所述,义乌2018年对美国出口的前十行业按照份额排名分别为:女装、文胸内衣(裤)、其它服装、化妆?盥洗用品及器具等。从2000亿和3250亿美元列出的清单可以发现,征收关税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对美出口商品,义乌相关可替代性产品的竞争力将下降。尽管短期内义乌的该类产品在美国的高市场份额会起到一定抵消作用,但从中长期看将出现显著下降的趋势。

目前纺织品、家居和玩具等产品仍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容易被东南亚、拉美等国家的同类产品所替代。加征关税会导致美国居民对来自义乌的该类商品的需求明显减少,美国从其他发展中国家采购的可替代较强。若义乌相关行业本身不具备成本以外的其他优势,可以预计未来这些原本来自义乌的订单将被转移至其他发展中国家。

(二)大型企业为应对冲击会向海外转移部分产能,但仍以义乌产能为主

以欧美国家为主要出口国的大型企业,在加征关税情况下受到的影响较大。尽管有向海外转移产能的趋势,但持续深化义乌生产经营仍是企业的主要应对策略。以某大型企业为例,其产品95%以上出口美国,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订单量大幅减少,公司利润大幅缩减,机器开机率下降到60%左右。该企业对越南轉移部分产能,但由于当地市场产业链不健全、原材料运输周期长、市场反应慢等原因,海外产能占比相当小,且竞争力不强。

(三)传统制造业发展面临挑战

对于义乌而言,出口行业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主要从义乌进口服装、化妆品、印刷品、画类等弱刚需行业产品;二是以印度和两伊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义乌进口餐厨卫用具、日用百货等强刚需行业产品,以及机械、原材料、辅料等适于发展初级加工业的产品。不论是哪种层次,义乌出口行业中大部分还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原材料、劳动力、汇率波动的影响,因此制造业中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调整非常必要。

义乌近几年着力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促进制造企业智能化、信息化改造的相关政策。但是由于缺资金、缺标准、缺配套和缺人才等行业痛点的存在,义乌小商品“机器换人”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建设在制造业中的渗透率仍较低,部分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转型意愿不强,行业布局仍面临诸多“梗阻”。一是设备自动化和数字化改造需要的前期投入较多、回报不明确,且政府现在的扶持模式多为事后补贴,让很多企业不敢轻易尝试。二是互联网应用能力不足。义乌本土一些工业互联网服务公司是由没有制造业基础的IT公司转型过来的,对产业不熟悉,开发的产品与企业生产制造结合度不够,效率提升不明显,出现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应用情况不理想等情况。三是数据采集标准不统一,导致“机联网”难度大。除了国产设备生产厂家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之外,进口设备虽有自己的标准,但封闭性比较强,只对本产品系列的垂直系统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使用此类设备的国内制造业“上云上平台”造成困难。

(四)将改变现有小商品出口贸易模式。

义乌出口贸易方式主要有市场采购贸易、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其中,2018年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2037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0.8%。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义乌小商品贸易亟需挖掘全球发散的消费需求,创新原有的小商品线下市场+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模式,与大型跨境电商平台融合发展,增加线上流量入口,扩展国际市场的碎片化需求。对外贸易信息平台是市场采购贸易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现有信息平台存在区域行政监管下的半封闭性,且不能与国外信息平台数据互通,不能解决贸易国别多、参与主体多、商品品类多和交易频次多带来的贸易信息处理问题。另外,海关现行大部分监管方式(1039、9610、1210等)仍套用一般贸易框架,与“四流分离”(同一笔交易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不再同步)为特征的新型贸易方式不匹配,需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管理体制机制。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形势下,国际贸易形态和贸易方式将会不断演进,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颠覆性的变革和变化。

四、对策建议

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举措,以及可能带来的波及性影响,义乌政府和企业都要认真对待并积极应对。

1.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但对于义乌制造来说,要完全实现转型升级,首先就必须考虑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政府层面,应遵照浙江省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总体要求,“抓好顶层设计,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推动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统筹推进智能制造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微观层面,企业应加快自动化设备的改造,逐步替代依靠劳动力来完成的工种。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人、机、物互联互通,通过生产现场管理数据化、作业标准化,加快信息传输速度、工业生产速度、快速反应速度,推进从订单到成品出库全过程的精益化生产。以某中型内衣企业为例,产品68%~75%出口,其中美国市场占25%。限于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能力,企业无法外移产能。自去年开始,该企业自主开发“生产集中管控云系统”,打通300余台无缝织造机器数据接口,建立柔性化生产线,通过订单排产、制造工艺、设备状态、生产过程、工人效率、物料跟踪、产品质检等环节可视化,实现制造过程的动态优化和柔性生产。改造后,该柔性制造体系生产效率提高30%,工艺成熟度提高25%,缩短交货周期20%,降低供应链成本10%,新模式提供了传统产业弯道超车新契机。

2.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义乌实现高质量发展、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必然趋势。在对企业内部传统工艺和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改造而释放出巨大产能的基础上,发挥供应链核心企业优势,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搭建供销存智能化管理及服务共享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制造资源、生产过程、供应链管理等各环节的联通,提供协同研发、统一采购、融资担保、用工需求、仓储物流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3.借助“eWTP全球创新中心”落户义乌的契机,探索“市场采购+跨境电商+eWTP”出口新模式。积极引导阿里巴巴线上平台主体落地义乌,为实体市场流量赋能,结合市场采购贸易便利化通关政策和义乌物流强大的“组货拼箱”能力,鼓励市场中小企业利用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平台开拓海外市场,利用eWTP海外Hub、公共服务平台等服务体系,义乌“一带一路”捷克站、迪拜、非洲站等系列境外站,通过建设政务+商务统一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争取全球各国海关等监管部门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各贸易国之间贸易数据互认,实现基于数字化监管的货物、资金等自由流通。加快eWTP与义乌市场的融合发展,推动义乌市场的数字化轉型和对外贸易提质增效。

4.开拓进口市场,发展转口业务。推动义乌作为阿里巴巴“大进口计划”实践基地,在现代展贸平台、新兴营销模式、高效通关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采用三角贸易、易货贸易等贸易方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进口市场。发挥义乌市场全球中小采购商集聚优势,依托综保区等开放平台,探索开展“进口商品展示+转口集拼”的转口贸易模式,利用新转口贸易地位,挖掘出口贸易潜力,推进义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参考文献:

[1]宋海英,胡冰川.经贸摩擦背景下中国与拉美农产品贸易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6-103.

[2]BRATTBERG ERIK.Trumps Tariffs Undermine U.S. Leadership[EB/OL].(2018-03-14)[2019-03 -18].

[3]黄志刚.中美贸易摩擦下的中国经济形势[J].企业经济,2019(10):5-17.

[4]朱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大陆台商的影响及建议[J].亚太经济,2019(5):136-142.

[5]陆立军,陈丹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义乌例证[J].改革,2018(3):35-42.

[6]朱华友,李涵,吴樟华.新型全球化背景下义乌市对外贸易方式转型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19(4):26-29.

[7]魏巍,吴明,吴鹏.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差异分析-基于国际产业转移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16(1):80-99.

[8]伍山林.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应对中美贸易争端[J].国际贸易,2018(6):34-38.

[9]雷达.中美贸易战的长期性和严峻程度[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3-5.

[10]杨成平,林卿.美国加征关税导致中国出口贸易转移了吗——基于断点回归设计[J].当代经济管理,2020(42):42-53.

猜你喜欢

中美贸易摩擦小商品义乌
下车镇赴义乌招商引资
义乌展
中国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另一面
中美贸易摩擦未来发展态势及我国应对措施
小商品产业集群发展策略分析
金华风物志
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为义乌试点聘任公务员制叫好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
小商品名称中的成功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