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祥祖:山窝窝里建起“大学城”

2020-07-01陈力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0年8期
关键词:大学城校区云南

陈力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留下了金沙江皎平渡、翠华镇铁索桥、九龙“红军洞”等红色革命遗址。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怀揣着教育脱贫的初心,追寻着革命先烈的足迹,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多方筹措资金,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将一所崭新的高等职业学院建成在这个革命老区贫困县。在大山里的乡亲们眼里,这所高校就是一座“大学城”。

他不仅为乡亲们修学校、修公路、打水井、建新房,还为贫困学生交学费、生活费,帮助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用实际行动助推革命老区贫困县精准脱贫。

他,就是云南新兴职业学院董事长、原院长关祥祖。

扶贫智为先,半年建成“禄劝大学城”

2019年初,禄劝县崇德街道办的村民听到后山传来一阵阵挖机的轰鸣声,听说要挖山建大学的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们不太相信,这山窝窝里也能建起大学?

一年时间,一所占地700余亩,气势恢宏的大学——云南新兴职业学院新校区矗立在群山之间。当穿着时尚的大学生走在镇里的街道上时,村民们才确信,这个神话是真的!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昆明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8年底全县脱贫后,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为禄劝县的中心工作之一。扶贫先扶智,教育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只有从教育入手,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让山区农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作为禄劝县重点引进项目,云南新兴职业学院落地禄劝,可以增强当地的造血功能,让更多贫困山区的学生可以就近入学,学习一技之长。

当古稀之年的关祥祖决定到禄劝县投资8个亿,建设可容纳近3万名学生的新校区,改变贫困县的教育事业时,这一持久的扶贫举措得到了禄劝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禄劝县印发了《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强对云南新兴职业学院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有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云南新兴职业学院院长关祥祖更是夜以继日,从2018年12月到2019年9月的10个月时间里,70岁的关祥祖和施工队工人们同吃同住在建筑工地,一身泥一身汗,起早贪黑。参与学校建设的当地施工队在关祥祖的带动下,也不畏艰难、日夜奋战,只用10个月时间,学校一期工程便建成并投入使用,创造了令人叹服的“禄劝速度”。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禄劝校区已入驻学生7 000多人。如今在禄劝县,说起云南兴新职业学院,说起关祥祖,当地人无不竖起大拇指,他们把这所崭新的学校称为“禄劝大学城”,而关祥祖也是他们挂在嘴边的“禄劝扶贫英雄”。多年来,关祥祖用一颗赤城之心贏得了禄劝人民的爱戴,用一片丹心谱写了教育扶贫的亮丽篇章。

不忘初心,践行教育使命

教育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事业,云南新兴职业学院从1994年创办至今,走过了26年的历程,创办者关祥祖始终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直倾注着一位教育家办教育的真心和真情,用实际行动把家国情怀镌刻在职业教育这片热土上。一大批来自贫困山区的学子在云南新兴职业学院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走出校门,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也从此改变了自己和全家人的命运。

禄劝籍苗族女生龙有丽小的时候母亲就病逝了,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家庭重担全由父亲一人承担。当关祥祖知道龙有丽的家庭情况后,决定免去她3年的学费和生活费。2018年,龙有丽毕业后在昆明一家中医养生馆工作,她经常把钱寄回家,全家人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禄劝县则黑乡万德村万古莫小组的李朝美在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做宿舍管理员16年。她看着很多从农村来的学生毕业后找到了好的工作,便让自己的女儿也报考了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后来,侄女、侄儿、侄女婿也都毕业于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她说:“以前万古莫村的人都很穷,这几年村里的人不仅住上了关院长为他们建的别墅,还有很多孩子到云南新兴职业学院读书,现在家家户户都买了汽车……”

看到云南新兴职业学院逐渐发展壮大,有人曾开出10亿元购买学校的高价,却被关祥祖婉言拒绝了。他说:“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关祥祖生活一直很简朴,他认为,金钱要把它用来做更多的善事好事,使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在多年从事民族医药的研究中,他发现,中国少数民族医药是一座待开发的宝库,但研究人才匮乏。创办民族医药学校,可以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有志于民族医药研究与开发的人才,可以帮助像他自己一样的更多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出家乡的沟沟坎坎,实现人生理想。这也是关祥祖办学的初衷。

现在的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已经发展为有3个校区、10个二级学院,在校学生规模达到2.5万余人的高职院校。26年来,学院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10多万学子,有的毕业生还走出国门,把中国的传统医学传播到国外,使民族医药走向世界。禄劝校区是云南新兴职业学院的第三个校区,也是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校区。为建设好“禄劝大学城”,探索职业教育融入贫困地区共同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学院提出在3—5年内,利用医药专业群优势,实施五大工程,帮助禄劝巩固教育脱贫成果。

关祥祖积极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2019年4月出资3 500万元在禄劝屏山镇兴建孔子书院。书院占地20亩,沿用了孔庙主体建筑布局,为禄劝人民建造一座精神家园,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71岁的关祥祖初心不改,他决心再为禄劝人民做一件实事。学校向禄劝县委提请《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关于在禄劝县建设疼痛与老年康养基地的可行性报告》,准备在禄劝县建设疼痛康复治疗医院,以更好地服务当地老年康养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

身正为范,引导更多年轻人投身扶贫事业

关祥祖1949年出生在禄劝县则黑乡万德村万古莫小组。童年饱受贫困和艰辛,但也磨砺出他超常的意志品质。1968年入伍后,他长期坚持学雷锋做好事,是战友眼中的“热心人”,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标兵。1971年退伍后,关祥祖成为当年禄劝仅有的3名大学生之一,进入云南中医学院学习。由于表现突出、成绩优秀,毕业后留校任教,专攻《伤寒论》。1994年,关祥祖创办了民办高校,并将学校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民族医学高等职业学校。

则黑乡万德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走出大山后的关祥祖在倾注教育事业的同时,不忘带领家乡群众脱贫致富。1997年起,他多次出资为母校万德和则黑小学修建篮球场、安装电灯、维修教室、添置课桌椅等。2008年,他筹资215万元,修通了通往万德村18个村民小组的道路,改变了万德村村民祖祖辈辈出行靠脚走、运输靠肩背马驮的历史。2010年,关祥祖筹资25万元,为姑姑村、卡莫村等4个自然村打水井、修水池、引水管,解决了4个村人畜饮水的问题。2012年,关祥祖出资2 100万元在万德村建盖了84套别墅,每套180平方米,无偿提供给万德村村民居住……

关祥祖的事迹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2000年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称号,2016年荣获“昆明好人”“最美昆明人”荣誉称号;2017年荣获“昆明市道德模范”“云南好人”“中国好人”“云南省社会扶贫模范”荣誉称号。

关祥祖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多次受邀为禄劝县中小学校长、新入职教师作《爱岗敬业》《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事业》等专题报告;为则黑中心小学做《我贫穷我奋斗》的报告,勉励学生孝顺父母、尊敬老师、尊重教育、尊重科学,从小立志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拼搏。云南新兴职业学院从2014年起创办了“幸福人生大讲堂”,为新生开展“感恩教育”“幸福人生教育”,激励更多年轻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靠奋斗改变命运,创造美好的人生。在关祥祖精神的激励下,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很多毕业生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积极创新创业,以百折不挠的韧劲不断书写人生的奇迹。

在有的人看来,关祥祖是可以轻松享福的亿万富翁。但他一辈子都在奋斗、都在创业、都在负重前行,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在他自己看来,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搭建高等职业教育平台,让更多乡村孩子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改变命运,为革命老区贫困县人民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才是自己最大的使命。

猜你喜欢

大学城校区云南
汤韵旋诗词三首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An Analysis on a Piece of BBC News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Cohesion
TheStudyofGenre
遵义大学城:“独木”变“森林”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
广州大学城十年破茧大变身
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