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农村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2020-06-29朱美琴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2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生命

朱美琴

近几年,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花季少年因不能承受挫折或学习压力而出走、自我伤害、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年轻的生命一瞬间就被自己无情地毁灭,多么叫人痛心而惋惜!我们感到:这些青少年学生对生命的理解是多么的肤浅,对人生价值的体会是何等的贫乏,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又是如此的脆弱!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农村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的课题,切实发挥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负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生活指导的直接责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在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逐步构建生命教育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理论框架。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新一轮课程改革同样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口号,要求学校要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我想既然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社会化活动,那么无论是教育目的还是教育过程,就都应该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不能把学生简单地当作工具,当作“人力”来培养,也就是说,教育应该充满人道、人性的光辉,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育人的功能,才能让每个学生获得自主、全面、和谐、生动的发展,从而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在农村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已经成为新时期教学工作的新要求和新任务。课任老师要注重学生在集体中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提高,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命体验和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学校教育尤其要重视农村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人文关怀”。

作为农村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结合当前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改革形势,科学把握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年龄段和不同性格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探索新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模式,以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为中心,注重内涵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高度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热爱本职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积极探索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得到全面、主动地发展。在工作中,要通过建设民主的课堂管理体制,建立开放的课堂活动机制和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把关注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情感、生命价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作为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学会以公正的态度、发现的眼光、宽阔的胸襟去欣赏学生。从而体会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的内涵是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价值,它包括理解生命、保护生命、热爱生命、以至敬畏生命、超越生命。例如,在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读懂彼此的心》中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理解家人的苦心,渗透体谅他人,换位思考,感恩父母,创建美好家庭;在《同伴与交往》中渗透友爱互助,关爱同伴;在六年级《我们的守护者》教学中,我认为可以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1.生存意识的教育。也就是珍惜生命的教育。具体又包括生命安全的教育、生活态度的教育以及死亡体验的教育。2.生存能力的教育。主要在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抗挫能力以及安全防范和自救能力的提高。3.生命价值升华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还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的意义。4. 培养学生善良的生命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会尊重》教学中,体验宽容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宽容他人的过错。

总之,生命教育是引导个体了解、休会和实践“爱惜自己,尊重他人”价值的教育活动。学校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人生的价值、目的和意义,进而珍惜生命与人生,热爱生命与人生,能够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并使自我得到充分发展,做对社会有用、有意义的人。因此,在农村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既可以教育学生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更好地实现自我、奉献社会;又可以避免学生不爱惜生命、自我伤害等行为的发生。

生命教育的内涵是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价值,它包括理解生命、保护生命、热爱生命、以至敬畏生命、超越生命。因此,我们认为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1.生存意识的教育。也就是珍惜生命的教育。具體又包括生命安全的教育、生活态度的教育以及死亡体验的教育。2.生存能力的教育。主要在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抗挫能力以及安全防范和自救能力的提高。3.生命价值升华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还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的意义。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生命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