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南草原·心中的香巴拉

2020-06-29陈芳芳黄郁俞

畅游行 2020年5期
关键词:甘南草原

陈芳芳 黄郁俞

藏在青青山间的郎木寺镇。明雨卿晨摄

玛曲草原 用黄河水灌溉的草原

美丽的玛曲草原位于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的玛曲县,来过这里之后会发现,没有哪个草原,能与水字有着如此深的渊源。“玛曲”二字在藏语的意思即是“黄河”,玛曲县亦是黄河流域唯一以黄河命名的县城。在青甘川草原,不仅能看到清清黄河水,还能看到自东向西奔流的黄河,而黄河的水,亦形成了草原独有的湿地生态。这里是河曲马、黑颈鹤、白天鹅、藏原羚等的栖息地,有着“亚洲第一牧场”的美誉。

玛曲草原的所在地——欧拉秀玛乡是个地势平坦的河谷滩地,亦是世界最大的湿地草原,绝大部分地区属藏族的放牧区域。弯弯曲曲的河水好像一条晶莹的玉带在广阔的草原上流动,河边悠闲吃草的牛羊,天空自由飞翔的小鸟,以及美丽的草原,轻易构成一幅壮丽的山水画。

1草原上,向阳的山坡上随处盛放的野花。石宝琇摄

2日出日落,是捕捉玛曲草原美景的另一个黄金时间。邓正龙摄 3草原水草地上盛开的黄色鲜花。石宝琇摄

长在西梅朵合塘的花

在这水资源丰富的黄河首曲,有着许多令人一再回味的草原景观。除了黄河第一弯,其次就是西梅朵合塘。别号“花滩”的西梅朵合塘,连绵数十公里,中间河谷滩地,地势平坦,牧草丰美。在7月中旬到访是最佳时机,因为到时整个滩上会开满橙黄色的金莲花。素有“塞外龙井”之称的它,具消炎止渴、清喉利咽、清热解毒等疗效,中看又中用。到了8月份,天蓝色的龙胆花也会进驻,花滩又会呈现另一种风情。整个花滩一片蔚蓝,大有天地一色之势。及至10月,周围的高山早已被积雪所包围,此时的花滩又会铺上斑斑点点的毛茛花。这三种景观,合称为西梅朵合塘的“花之三奇”。

除了花季,无论是雨后初晴或是日出、日落,玛曲草原各有不同的景色,既滋润旅人的双目,也能喂饱相机。瞬间流逝的光影,配合草原上变幻无常的景物,叫人如痴如醉,不忍离去。

玛曲草原

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欧拉秀玛乡

格萨尔赛马大会

玛曲县悠久的格萨尔赛马大会,每年8月13日左右准时登场。这项赛马传统始源于格萨尔王。根据民间传说《格萨尔王传》描述,格萨尔在12岁时于玛曲寻找河曲马,并在自己部落的赛马会上遥遥领先,不只打败其他群英,勇夺冠军,还因此登上了国王宝座。格萨尔王是藏族至今都还崇拜的对象,为了向伟人致敬,赛马会一直延续到现在。2012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马术协会更以“中国赛马之乡”的封号,表扬当地历久弥新的赛马精神。

格萨尔赛马大会

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首曲草原

格萨尔赛马大会期间,宾馆酒店均会爆满,务必提早预订。

碌曲草原 郎木寺不是一座庙

1几乎全城出动的晒佛节。钟国华摄

从玛曲草原(玛曲县)一路向北前往桑科草原(夏河县)的路上,会经过碌曲县,那里有著名的世外小镇——郎木寺镇,是第一次到甘南旅行定要安排的行程。郎木寺镇位于青藏高原若尔盖湿地边缘,介于甘肃与四川省的交界之处。郎木寺镇的地理位置较容易混淆,所以很多游客来到这里,都不敢肯定自己是在“甘”还是在“川”。以地理上的正确定位而言,能以“白龙江”(嘉陵江的支流)为标准,北岸是甘肃碌曲县,而南岸则为四川若尔盖县。

海拔有3,350米的“郎木寺”,听起来很像寺庙的名字,其实不然。郎木寺不是任何寺庙的名字,仅仅属于这一块地域的名称,而真正的寺庙分别叫做达仓纳摩格尔底寺院(四川)和赛赤寺(甘肃)。或许是因为直接把两寺叫做“郎木寺”更为顺口的关系,所以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只是一些没有搞清楚的旅人总会以为郎木寺就是那一整座寺庙。

这种有点模糊的界限,不只显示在地域问题上,就连宗教信仰也有故事。其实夹在达仓纳摩格尔底寺院和赛赤寺之间,还有一座郎木寺清真寺(原称格尔底甲科清真寺),这幅场景就像是:“中间清净两边禅,是寺非寺郎木寺。”看似尴尬的情况,非但没成为当地居民的困扰,甚至还让他们相安无事。果然一条白龙江无阻他们的融洽,虽然喇嘛寺院和回族清真寺同时存在,而一边晒大佛,另一边做礼拜,有点难以想象,但大伙儿同饮一江水,任何不可能都化为可能。在郎木寺镇的青青山间里,感受当地人的这份友好,体验没有宗教歧视的自由,可算是大开眼界了。

吃酸奶,晒大佛

若觉得见识还不够,选择农历新年的时候来一趟郎木寺镇吧。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六是甘南地区各大小寺院举行法会的日子,也是甘南最热闹的时候,像是“晒佛节”就在这时举行。晒佛节就是所谓的雪顿节,是藏传佛教徒过年的礼俗。这天不仅是“吃酸奶”的大日子,还是一年一度的展佛仪式。

“晒佛”过程总共持续近2个小时,早上8点,随着一声声的螺号鼓乐等法器的鸣响,排列整齐的喇嘛便将巨大的佛像(唐卡)扛出,朝着佛台前进。午前,众信徒汇聚在佛台前,一起颂赞佛陀功德,念沐浴經,万众肃然。接着由喇嘛们解开绳索,佛像便会自上向下徐徐铺展开,信徒们在山下跪倒一片。整个过程庄严,有幸参与其中,必将终身难忘。

郎木寺镇

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郎木寺镇

2碌曲的草坪好似家里的地毯,喇嘛们就这样席地而坐,与大地紧紧相依。郭建设摄

1拉卜楞寺全景。武仲林摄 2在寺外偶然遇见的喇嘛。

桑科草原 绿地上的极乐净土

位于甘南夏河县城城西13公里处的桑科草原,面积达70平方公里,是藏人眼中的烟祭诸神圣地,亦是著名香浪节举行的地方。一直以来,桑科草原以其优良的草场,被选为神圣的祭祀之地。藏语称烟祭为“桑火”,烟祭过程叫“煨桑”,所以千百年来,这片水草优良之地,被称为“桑科”,即煨桑的地域。来到桑科,草原之外的另一个亮点,就是由此而衍生的烟祭文化以及节庆仪式,深具特色。附近的拉卜楞寺亦是到访草原,另一个必游之地。

回归平静的心

旧称“扎西奇”寺的拉卜楞寺,距离桑科草原约12公里,乘车约10多分钟,是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占地82公里,始建于清康熙48年(1709年)。寺内有许多铜质佛塔,其中有的来自印度、尼泊尔等国。寺内还有一尊鎏金佛像,高达10米,是尼泊尔工匠的杰作。

在拉卜楞寺最特别的不只是金佛像,还有世界最大的藏学府——拉卜楞寺学院。这里拥有最齐全、最完整的藏传佛教藏书,包括中医药、天文历史、专记等类别,所有藏书至少有10万部。拉卜楞寺第一所开办的学院即为医学院,结合理论和实践的完整体系,得到国家的认可,许多医学人员也慕名来深造。

宗教对于其信奉者而言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特别是从佛理的角度而言,佛学最终传达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及自我修行的过程。因此拉卜楞寺学院扮演的是引导学员以正确的见解,了解佛理,让人回归平静、自在、智慧的本心。

世界最长的转经轮长廊

心无旁骛,方能修行成功,杂念越多越容易失去方向。若沉淀不了心情,或许可以在拉卜楞寺的转经轮长廊找回来。围绕着拉卜楞寺的转经长廊约有4公里,不少人听到这个距离就开始心生畏惧,不过想累积功德、祈福消灾的人,会认为再长的路也不算什么。1.5米高的转经轮,每一个都刻有六字真言,一个接着一个,好似没有尽头。跟着前面的人,顺时针方向,右旋转动,这也称为吉祥转。每一次的转动似乎是在卸下心中的包袱,慢慢接收着宇宙间的能量。4公里的转经轮长廊,用了2小时走完,练的不光是脚力,更赚到不少和自己对话的时间。

3好长好长的转经轮长廊,希望这么一转,世界和平,国泰民安。图2和3均为摄图网图

拉卜楞寺

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人民街

亲手拍一张草原壁纸

1 2香浪节除了是祭祀活动,更像是一个派对,藏民们会举行体育比赛,现场一片喜气洋洋。图1武仲林摄; 图2张伟摄

桑科草原

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

距夏河县城拉卜楞西南18公里

桑科草原和藏北的那曲草原,在地势及气候上有点雷同,不过桑科草原海拔较低,约3,000米,气候相对舒服。由于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则是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所以地势有起伏,景色也变幻多端,和内蒙古草原相比,亦相对有层次。

桑科草原被誉为藏族的天然牧场,人口少面积大,只有4,000多位牧民,草原却辽阔无际,是绝佳的放牧之地。由于中间有大夏河从南到北流过,所以水草充沛。夏天的时候,风光如画,白云在蓝天上轻轻飘过,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而且夏天漫山遍野的野花,绚丽多彩,吸引了一群又一群热爱草原的人前来,其中也不乏摄影发烧友。在这里可以只拍草原和夏季的花,又或是整套的个人写真,感觉张张都能拍成手机和电脑壁纸。

奔跑在草坪上,抬头见蓝、低头见绿,甚至可以参与各种五彩艳丽的神圣祭祀或庆典。在摄影镜头里,这些风景被框架出一幅幅大自然的画作。当下把手机屏直接接换成了自己所拍的蓝天白云大草场,原来风景美怎么拍都对。可能就是因为眼前大片大片的草原带来的舒畅感,桑科草原在西北藏区每个人心中,都是色彩斑斓、人见人爱的。

盛装出席香浪节

3蓝天白云下的桑科草原,很美丽。摄图网图

讨喜的草原,自然是人群聚集地,尤其在特别的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前后的十天半个月,是桑科草原上香浪节举行的日子。“香浪”二字在藏语中,有着“拾柴”之意。这个节日的由来,据说是因为农历六月的草原,正是藏區的黄金季节。此时气候宜人,奶香肉甜,在附近寺院修行的僧人,以“拾柴”为名,纷纷来到野外与家人团聚,待上几天,后来沿袭成俗。

传统上,香浪节第一个仪式是“煨桑”,藏人会点燃事先准备好的柏树枝叶,并将祭祀用品譬如酥油、炒面、曲拉等投入火中,混合着柏香、食物炭烧香气的烟,在熊熊柏火的映照下,开启了香浪节的序幕。另一个香浪节的仪式是“插箭”,这是将高达十几米的木箭插到山头上的大木栏里。如果想目睹神射手的风姿,一定要询问好举办日期和时间,像是“煨桑”一般都在清晨举行,很多人都没搞清楚时间,赶到时已经错过了仪式。

在节日期间,藏人还有赛马、赛牛、摔跤、拔河等余兴节目。人们在节日期间都会盛装出席,喜气洋洋的氛围,带动着整个草原的活力。保护和传承香浪节对于甘南地区的人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使命。这不仅是为了构成和谐社会的努力,还可以促进同胞之间的感情。不过推广香浪节有利有弊,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准越来越好,加上媒体的宣传,这一民俗形式也渐渐变得像是娱乐大众的活动。有些过程变得花俏许多,要参与原汁原味的香浪节,最好尽早去实地体验。

诺尔丹营地 草原的未来

草原是游牧民族的命根,这种生活方式公元前1,000年就已诞生。近年随着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传统游牧社会也备受冲击。加上季节变化加大,旱涝及雪灾频繁发生,森林过度砍伐,草场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等问题,不断考验着传统牧民的生活。愈来愈多的游牧民族选择定居下来,特别是受过教育的年轻一群,对于时代的变化十分敏感。他们想在变化的浪潮中,重新发掘自身的文化价值。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仍能获得理想生活,并为下一代提供良好教育机会。位于甘南桑科草原上的“诺尔丹”(Norden Camp)帐篷酒店以及纺织品品牌“Norlha”,无疑为草原的出路,提供了另一种思考的可能性。

有人说,川青甘草原上有着许多跨国情缘,但当一对男女的结合,能为身处的环境带来点点的影响,甚至成功为外来者展现藏族文化以及用环保、永续的理念去经营生意时,他们对世界的影响,早已不局限于两个人了。本身是美国白人、中国藏族混血儿的德青(Dechen Yeshi),2004年毕业于美国康州学院之后,带着弟弟来到甘南草原寻找牦牛绒,想给喜爱纺织品的妈妈做研究。当时她结织了藏族小伙子依旦杰布(Yidam Kyap)。依旦杰布是出生自甘南的藏族牧民,他深深体会到保留自身藏族文化,并且将其推广给世界的重要性。两个理念相同的人通过沟通、思考、沉淀后,结合舒适以及永续经营理念的诺尔丹营地应运而生。

1 Norlha的牦牛绒产品带动了当地藏民的收入。

牧民的专长,纯手工制造

在夏河桑科草原上,8座木屋、4个帐篷错落地分布在草地和灌木丛中,在远山、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悠闲而静谧。每年仅5月至10月期间开放营业的酒店,其帐篷和木屋均搭在距地面近一米的空中,下面是青青的草地。木屋的地基并非固定,整体就像帐篷一样可轻易地移动。酒店以高端消费者为目标,最多只能住24个人。房间内的窗帘、床上用品、沙发靠背都是自家品牌Norlha的牦牛绒产品。他们在当地还设有专门的作坊,直接带动了当地藏民的收入。

最初他们曾为Hermes、LV等代工,有了自创品牌后,便在距离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29公里的仁多玛村,建了一个牦牛绒生产基地。130多个员工都是附近的牧民,他们穿着藏袍,在制毡部、染色部、纺织部、缝纫部等一个个车间里忙碌着,精心制造一件件带有藏族手工文化的牦牛绒产品。德青表示,130多个员工所赚取到的收入,对他们以及周遭的环境有着极大影响力。他们在村中的消费可以带动周边的餐厅、商店以及服务行业,这些收入还可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用来购买日用品以及为孩子提供更好教育等等。

Norlha的牦牛绒产品

产品以当地牦牛绒为原料,以最传统的编织工艺、全天然的矿物染料制作完成。“牦牛绒”原本就是藏族天然保暖的工具,但因为与羊绒相比,色泽、光洁度逊色一些,所以被市场忽略。德青觉得应该运用这一价值,创作出不可代替的手工品牌,一来让牧民有稳定的收入,二来能让这片高原持续发展。

诺尔丹营地图

诺尔丹营地

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桑科大桥

+86 941 712 3358

1,400RMB起/晚

www.nordentravel.com

位于夏河县拉卜楞寺沟边,距离夏河县城15公里。

2回归自然的营地住宿值得尝试。图1&2均为诺尔丹营地 图3舒适的客房,还有牦牛绒产品陪你入眠。陈育陞摄

你所认识的草原是怎样的?

在启程之前了解一下草原和生活在其上的牧民,会让旅程更轻松。首先,得了解牧民的生活方式。他们一般“逐水草而居”,与牛羊、草地相依为命,更孕育了独有的草原游牧文化。

T 如何定义草原?

要决定一个地方的地貌,年降雨量最为关键。草原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以及高寒草原(桑科属于高寒草原)等多种类型,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因为草原的土壤层薄或降水量少,只够体型细小的草本植物生長,而木本植物无法广泛生长。大部分草原年降水量在400厘米以下,部分高寒草原仅有200-300厘米,而且主要集中在夏季。

T 中国的草原分布在哪些地方?

现时中国约有40多亿亩的草原,它们分布在中国西北部的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等地区。而甘南地区的草原主要分布在玛曲、夏河(桑科草原所在地)、碌曲三县。

这是其中一间诺尔丹营地的木屋,其余7间木屋及4个帐篷错落地分布在草地和灌木丛中,在远山、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悠闲而静谧。诺尔丹营地摄

T 游牧生活是什么意思?

所谓游牧生活,是指牧民依随季节变化,逐水草而居。这种靠天养畜的生活方式,极为脆弱,因为游牧民族大都以牲畜为财富象征,而牲畜却是极难储存的活物,很受天气等自然灾害影响,财富可能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T 游牧民族如何解决如厕问题?

由于宗教及卫生的理由,以往帐篷或蒙古包内基本上不会放厕所,牧民多数在附近挖个洞,放几块木板加块布,就是厕所了。一般而言,洞愈深,厕所的异味愈少。随着近年发展旅游业,卫生情况亦得到改善,某些住处已开始使用冲水马桶。

牧民的食物

高海拔草原是天然牧场,在甘南同样如此。

这里除了常见的牛羊肉之外,还有一些属于甘南的独门菜。

这些菜足以让人永远记住这个地方。

糌粑

糌粑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时以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食用。

武仲林摄

藏包子

包子顶部的圆洞,看起来像是牛眼睛,所以它也叫“牛眼睛包子”。吃时从牛眼睛开始吸汤汁,非常特别。

石宝琇摄

酸奶

酸奶分为“达雪”(用提取酥油后的酪浆制作)和“俄雪”(用没提过酥油的鲜奶制作)两种。制作过程中不加糖,味道极酸且厚重粘稠,营养价值高。

武仲林摄

柯炳钟摄

手抓羊肉

牧人现场宰羊,架起大锅,加入盐巴、花椒等佐料煮沸,大块的手抓肉入水血干即食,味道鲜美无比。尤以胸叉肉为最好,往往留给贵客。

后记 旅途中要记录的事

游过甘南草原后才知道,甘肃不只有河西走廊,也有其它宝地。鲜少看到这种情景的城市人,回到大地的怀抱,返璞归真,好玩的心就像个小孩儿一样,想试一试在草地上打滚的感觉。当然也会有人镇定地记录下每一帧,拍照、录影,哪怕是用手机也要为心中的香巴拉珍藏纪念。

在草原,最容易遇上的摄影问题是天空的光线和草地、湿地的反差太大。如果拍摄工具有HDR功能,问题就可以解决。甘南草原最美丽的部分,除了草原之外,还有神圣的节日和祭祀,每一幕都可以成为拍摄重点。“发现”的心大于工具和技巧,捕捉个人认为有趣的画面,长距离的、短距离的镜头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多留心、多观察。美好的效果来自打开心,认真地去感受世界。

在甘南的草原上,最不缺的除了草地,应该就是羊群了。武仲林图

甘南6天草原游

Day 1:从兰州前往黄河第一弯。

Day 2:前往玛曲草原。

Day 3:前往郎木寺,再到碌曲草原。

Day 4:前往桑科草原,留宿诺尔丹营地。

Day 5:参观拉卜楞寺,返回兰州。

Day 6:返家。

Travel Tips

航空

新加坡→甘南草原·没有直飞航空,可乘坐中国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 Airlines)、中国国际航空(Air China)等至兰州出发,飞往兰州航班需转机至少1次,不算候机时间,飞行时间约12小时。

马来西亚→甘南草原·没有直飞航空,可乘坐中国南方航空等至兰州转车,飞往兰州航班需转机至少1次,不算候机时间,飞行时间约9小时。

交通

甘南地区没有铁路,公路是唯一进出甘南的交通方式。

玛曲草原:兰州汽车南站有到甘南州的长途汽车,然后在甘南合作汽车站可转乘前往玛曲县的汽车,抵达玛曲县后有班车前往玛曲草原。

桑科草原:兰州每天有三班汽车到夏河,约5小时车程。

气候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5月到9月平均气温19℃、12月到次年2月平均气温-5℃。

货币

人民币(RMB)1SGD=3.10MYR=5.10RMB(30.03.2020)

签证

新加坡护照持有者免签入境15天;马来西亚护照持有者需申请旅游签证。

溫馨提示

·包车是最佳选择,可在兰州安排包车事项,按照公里数或天数计费。

·因海拔差异,昼夜温差大,需准备好防寒用品。

猜你喜欢

甘南草原
讲解《草原图》
甘南记事
色与光
甘南大雪
out of Steppe
我把草原带给你
放歌草原 载梦中国
假如我是一片草原
可可托海的草原
一只镀金打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