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加速推进

2020-06-29李佳师

中国电子报 2020年32期
关键词:智能网车路商用

李佳师

自從中国的自动驾驶基本确定走“车路协同”的技术路线后,5G网络作为基础设施,对于自动驾驶来说变得更为至关重要了。经过一年的商用发展,5G给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带来了哪些变化?

此前有观点称,5G的商用能够让自动驾驶“如虎添翼”,比如可以从“上帝视角”穿透障碍物;能够在路侧、云端解决车端无法解决的问题;能够将车端和云端成本进行重新分配,降低自动驾驶的成本。

应该说,5G对于自动驾驶有着一系列正面的推动作用。一是能够加速相关芯片(特别是车载通信芯片)的发展;二是5G商用还会进一步推动相关政策支持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三是5G商用会加快实现车与万物的连接,主要包括汽车与汽车(V2V)、汽车与网络(V2N)、汽车与基础设施(V21)、汽车与行人(V2P)。

但从5G商用这一年业界对自动驾驶的反馈来看,5G带给自动驾驶的实质性好处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有几个关键原因,一是基于5G的V2X标准并没有确定,目前的V2X的标准还是基于LTE-V2X,只能适应一些有条件限制的自动驾驶场景。

二是基于“智能网联”和“车路协同”路线的自动驾驶技术基础架构还未成熟。现有的自动驾驶技术是从传统的单车智能框架发展而来,依托的感知能力来自车载传感器,其与来自路侧传感器的结构化信息还不能很好地融合。

三是商业模式不清晰,重建设,轻运营,已建成的设施仍然缺乏可运营性。基于5G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涉及的行业众多,产业链长,相关的产业政策还处于纲领性的部署阶段,具备可执行性的政策不多。来自汽车、通信及交通三大行业的不同厂商实现跨行业的产业协同还处于探索状态。

如何在标准尚未完全确定、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等背景下进行更有意义的探索,加速自动驾驶的到来?

一是要充分利用新基建对5G的“提速”作用,加快网络、路测等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升级,从更多维度加快车路协同。最近获批上马的“杭绍甬智慧高速”项目备受关注,这条道路长约170公里,投资700多亿元。据介绍,该项目突出智慧化建设方向,是一条涵盖客货运输网、传感通信控制网和绿色能源网“三网合一”的新型高速公路。事实上,随着新基建的提速,还将有更多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其中有不少与道路相关。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与网络基础设施的同步提速,能够进一步加快中国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发展。

二是积极探索可落地、可变现的商业模式。目前通信厂商、汽车企业、运营商都在积极探索5G+自动驾驶的可落地应用方案。以大唐移动为例,其在面向应用的端到端“5G+车联网”解决方案中有很多积极探索,形成了包括智慧公交、智慧高速、智慧物流、智慧路口、智慧站台等多个综合解决方案,比如其在重庆建立了全国首个5G自动驾驶应用示范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了5G+MEC+C-V2X试点,支撵危险场景预警、绿波通行、高精度地图下载、5G视频直播和远程驾驶等六大场景示范。

驭势科技也有许多值得探索的自动驾驶落地的商业模式,在复杂和不安全环境中的远程驾驶(矿区、危险化工品工厂、核电站等)、长途卡车的编队行驶、代客泊车等场景中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三是加快生态合作、推动标准尽快形成。地平线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余凯认为,目前5G与车端通信的运行工作机制,需要制定一个标准,这就需要车、通信设施以及整个生态更多地进行协同。正因如此,最近华为与18家汽车企业组成了5G生态圈,希望加速打开智能网联、智能交通、自动驾驶等场景应用落地。

与此同时,车企、通信厂商、互联网企业等不同维度的企业,以及相关的标准化工作组已经纷纷启动了自动驾驶的标准制定工作。

据腾讯未来网络实验室首席技术专家俞一帆透露,腾讯牵头的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制定的《基于V2X的自动驾驶实车在环测试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也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上述进展对市场及客户培育均起到了促进作用。

专家观点

地平线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余凯:

车端与5G之间的通信

有待标准形成

自动驾驶中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车辆安垒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单车智能,就是在车上安装传感器、处理器和软件,让车自主判断周迫的交通情况、障碍物、行人、车辆、车道线、马路牙子等道路情况,然后做出决策。二是冗余系统,通过5G实现的冗余机制与车端本身的传感器结合在一起,两套系统协同工作、相互校验,可以把安全等级提高,加快自动驾驶的发展进程。

目前的主要挑战是,5G与车端通信以及它的运行工作机制还需要形成标准,目前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去接受5G的信号,再把这个信号解读为一个对路况的结构化认知。这样不同厂家的汽车,在不同的地方,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解读5G信号,从而知道实时路况并做出决策。

腾讯未来网络实验室首席技术专家俞一帆:

开放互通鼓励

多渠道多方式探索

车路协同是自动驾驶能否落地的一大关键点。50.商用一年以来,推动自动驾驶发展的体系主要包括智能网联示范区,5GeMBB网络建设的加快,相关标准化工作也纷纷启动。

接下来要进行的推动工作包括加快5G URLLC及mMTC的建设,完善面向自动驾驶的V2X消息集标准,推动智慧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形成较为成熟的智能网联产业运营模式。从产业政策方面,建议坚持开放互通的原则,充分尊重各行业不同厂家的利益诉求,不搞“一家独大”,充分激发中小企业的创造性及活力。特别是在关键技术路线及商业模式探索方面,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多渠道多方式的探索方式。

驭势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吴甘沙:

从三个方向深入探索

自动驾驶

5G商用的一年来,目前还没有看到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大爆发,真正的V2X智能用联汽车的产业大爆发需要“人、车、路、云”齐头井进,协调发展。

5G商用不是一下就能全面铺开,所以自动驾驶在5G商用初期的进展不会特别快。

5G-V2X的标准目前还没确定,现在是基于LTE的V2X,只能用在有限制、固定路线下的自动驾驶场景。它主要的应用功能,一是向车里实时传送交通信息;二是路侧的感知,车端传感器有盲区.V2X能够看得更清楚、更远:三是远程的监视和控制,自动驾驶车里没有安全员,远程的工作人员可以监控车辆进行远程干预和驾驶。

接下来,在自动驾驶+V2X有几个值得探索的功能,一是卡车的编队。一旦路上有了V2X的功能之后,卡车就能通过一定的协议进行编队.这将为安全、效率、能耗等方面带来很大的提升。

二是远程驾驶。在一些不适合人驾驶的复杂环境和不安全环境中,比如矿区、危险化工品工厂、核电站等,现在采用完全无人驾驶技术还不太现实。如果利用AI,实现远程驾驶就很有价值。

三是代客泊车。目前的技术条停可以实现停车场代客泊车,但为了安全,汽车会设置一些比较保守的策略,这意味着碰到比较复杂的场景,自动驾驶将无法完成。如果能够提供远程驾驶的服务,车主就可以远程接管,提升用户体验。

猜你喜欢

智能网车路商用
商用渠道的“配置换代”一般比家用领域晚三个月到半年
我国今年有望实现5G预商用 2020年实现全面商用
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到来
智能网联汽车为冬奥会添动力
智能网联汽车仍面临三大挑战
北京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行业规模将超千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