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终端:进入蓬勃发展期

2020-06-29卢梦琪

中国电子报 2020年32期
关键词:分布式终端

卢梦琪

2019年国庆七十周年阅兵5G超高清视频直播、春晚5G直播、北京世园会5G+VR直播、2019篮球世界杯等重大活动赛事直播……随着我国S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5G终端应用业务正逐步向各垂直领域延伸拓展。当下,5G终端形态逐渐丰富,5G全场景生态正在加速构建。

自去年6月工信部发放5G商用牌照以来,我国5G发展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5G终端进入了蓬勃发展期。不同于4G时代智能手机一枝独秀的终端局面,5G优异的性能催生了多领域定制化终端,打造5G全场景新生态。当下5G终端涵盖了5G手机、头显、热点、室内/外CPE、笔记本电脑、模块、无人机、机器八终端等品类,终端智能化升级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交互体验。以手机终端为例,截至2020年4月22日,已经有96款SG手机终端获得了入网许可,与去年12月底的39款相比取得了很大发展。

各品类终端也正积极向教育、医疗、工业、文化等垂直领域不断延伸,行业级终端应用开始呈现。目前国内正在持续围绕重大赛事、医疗教育、智慧城市等开展5G终端行业示范应用,例如国庆七十周年阅兵5G超高清视频直播、春晚SG直播、北京世园会5G+VR直播,301医院顺利完成全球首例5G远程手术,百度车联网赋能长城、奇瑞等传统汽车厂商智能转型。终端应用案例的不断丰富体现出5G技术与多行业领域加速融合与快速落地的新趋势。

5G终端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效,然而需要明确的是,5G终端应用目前仍处于商业探索阶段,行业级应用开发平台尚未完善,5G终端杀手级应用有待培育。

5G商用初期主要提供增强型移动宽带服务,但需要借助SG大带宽特性的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领域内容制作,分发能力较弱,并未形成足够的市场影响力。面向超可靠、低时廷和海量连接的应用场景的5G独立组网尚未完成,终端生态商用化发展还需要等待网络完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远程医疗终端应用,结合物联网、車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多垂直行业场景的特定场景行业类终端产品仍需进一步技术验证。2020年,基于5G的终端应用场景仍将进一步探索,较为成熟的商业应用模式亟待确立。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5G终端产业发展,需要从加快中高频器件产业化、加强产业链协同、深挖行业应用场景、推动消费端发展四方面共同发力。

第一,加快我国在5G核心器件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推动5G终端核心芯片集成化程度。紧抓5G网络大规模部署的契机,瞄准射频前端芯片、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中高频器件关键薄弱环节,加强在材料、制造工艺、毫米波通信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前沿布局,引导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加强专利族群建设和专利布局合作,推动中高频器件加速实现产业化。

第二,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进产业生态体系完善,鼓励5G终端企业通过产业联盟等形式进行交流合作,构建开放融合、软硬协同的产业生态。依托5G差异化场景建设,采取政策扶持、资本牵引等方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强化横纵一体化发展,打造凝聚上下游的平台型生态体系。

第三,加快行业应用场景挖掘,推进地方示范基地建设。鼓励科研机构制定终端行业应用技术路线图以及应用场景库,针对多行业应用场景进行深度挖掘,固化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推广的5G示范性应用范例。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引导地方产业资金向超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等5G重点应用场景,促进终端产业发展。

第四,要推动消费端多形态终端发展,加快5G终端普及。进一步探索消费者新需求,拓展终端新业务模式,建立5G终端多行业产品库,提供更丰富的终端产品来源。打造通用5G终端标杆型解决方案,探索5G与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所带来的新终端形态,优化用户体验,培育消费者认知。

在5G新基建的建设下,5G核心网部署不断加速,终端和场景应用将迎来爆发,整个5G产业将得到盘活,B端、C端和G端潜力将同步释放,迎来机遇。工信部正大力支持手机企业加强研发创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品类丰富、性价比高的5G手机,支持5G模组及行业终端的集成研发,推进5G泛智能终端的创新与规模运用。

专家观点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

推动5G终端

多模多频多形态发展

50.产业蓬勃发展,需加强在5G终端、应用、内容等重点领域的创新合作。在推动5G终端成熟方面,中国移动将把“终端先行者计划”升级为“5G终端先行者产业联盟”,联合芯片、终端、射频、仪表、渠道、业务、平台、行业解决方案等领域合作伙伴,加快推动终端多模、多频、多形态发展。“多模”就是要同时支持SA、NSA双模,“多频”就是要实现2.6GHz、35GHz、49CHz等多频段全球通,“多形态”就是将不断推出智能手机、CPE、模组、云XR等多种形态的5G终端。

积极布局5G融入百业,聚焦重点垂直行业,打造5G示范应用场景。加强行业常态化沟通合作,促进5G高质量发展和整体价值提升。同时,积极发挥基础电信企业“局担效应”,大力引导SA端到端产业链成熟,加快推进R16国际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努力在制定R17国际标准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快推动SG服务大众。引导产业链大力发展多模、多频、多形态5G终端,打造泛智能终端直销体系,创新终端、业务、权益融合营销服务模式。

vivo通信研究院院长秦飞:

5G终端需要

率先实现SA商用

未来,5G终端需要率先实现SA商用,同时也需要向省电、多SIM卡以及轻量化方向演进。希望行业各方携手面向SA尽早敞规划,解决5G应用缺乏、体验提升不明显的问题。

5G. SA手机终端的商用是当下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今年三大运营商都要求能够实现5G SA终端的全面商用。目前,从终端侧来看,仍有大量的测试验证工作需要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完成。为了确保SA用户的体验,希望运营商做好组织牵头,手机厂商、芯片商、仪器仪表企业等上下游通力合作,争取今年能给用户交付一个高品质的5G体验。

除此之外,未来5G终端还需要向更宙电、多卡标准化以及轻量化方向发展。目前来看有多个有效的方案引入网络侧和终端侧,降低5G用户在网络中的功耗,从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在多SIM卡方面,虽然从2008年就已经有这一技术,但是从3G、4G到5G初期都没有对多SIM卡进行标准化。这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造成寻呼碰撞、主卡业务中断以及终端“溜号”等问题。此外,轻量化终端也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在2B侧,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传感器等需要更简易。在2C侧,除了手机之外的手表、眼镜等需要极低的功耗和成本。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

5G全连接时代

呼唤新的终端体验与生态

随着5G网络的规模部署,网络连接越来越好、时延越来遗低,如果有一天智能手机遇到天花板,下一步的移动智能产业一定是多设备的互助来代替单设备。

5G时代,我们希望利用分布式技术把更多设备与手机无缝深度地连接起来,变成一个虚拟化的设备。手机就相当于通过分布式技术连接了多个外设,结合分布式的文件系统和分布式的数据管理,不同的外设结合起来实际上是突破了设备本身的物理边界限制,形成了一,卜新的“产品”形态。

有了分布式技术,对消费者而言,他们有机A能够体验到原来体验不到的创新应用和服务;对于开发者和生态而言,他们有机会突破硬件的限制去做更多的创新,并且不用关心底层硬件的复枭性,这就是当时整个分布式技术原始的出发点;对硬件生产者而言,他们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进入到一个更大的系统里面,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未来移动产业的数字化有更好的前景。

猜你喜欢

分布式终端
居民分布式储能系统对电网削峰填谷效果分析
基于Paxos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实现与优化
联通5G CPE:为终端提供5G接入能力
“吃人不吐骨头”的终端为王
完美终端
酒业传统终端向资本血拼迈进
Ubuntu中快速启动终端窗口
如何防范终端销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