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矛盾”思路,树立“矛盾”观念

2020-06-29周晓霞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韩非典故观点

周晓霞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收录文言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全文如下: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笔者对此文从成语本身、典故源头、语言艺术、单元教学四个角度解析“矛盾”思路,感受不同层面的汉语思维过程。

一、词语思维解读

首先顺应其形成过程来解析理解“矛盾”这个词语所需要的思维过程。

“矛”和“盾”原本是古代战争中的常用武器。在我国,盾的出现似乎要早于矛,传说远在黄帝时代就有了盾。神话传说中与皇帝争斗的刑天就是一手操干(盾),一手持斧。事实上,古代将士在作战时,通常也是左手持盾以掩蔽身体,右手持刀、矛或其他兵器击杀敌人。如果所持之盾能抵御一切进攻,所握之矛又能攻陷一切防御,自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这样的矛与盾不可能同时出现,正所谓“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也。

由于矛的进攻性与盾的防御性形成了对立,故而将这两个原本表示具体事物名称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可用于描述状态的抽象名词——矛盾。

矛盾,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意义就是二者相遇之后非此即彼的你死我活。矛、盾交锋的结果不是盾被矛戳穿,就是矛被盾折损,当然也可能会二者皆有损伤,但绝不会出现二者皆无事的情况。由此推之,但凡事物之间存在着如矛与盾之间的这种对立关系,都可以用“矛盾”一词来表述。英文“con-tradiction”中的词根“diciton”是“说话”的意思,词缀“contra-”为“相反”之义,这个词最初的意义便是“说反对的话”,也即从言语的对立层面延伸而来。由此可以看到,随着语言的发展,“矛盾”不再局限于事物、实体,或是一种短暂的兵器或言语的对峙现象,更多的是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

“矛盾”不仅会出现在处于对立的人或事物之间,而且还会出现在同一人或事物的内部。当个体的言行出现前后抵触、不一致的状态时,就是所谓的“自相矛盾”了。

这样的“词语解构”不是为了堆砌资料和玩文字游戏,而是在于认识“自相矛盾”这一成语形成的路径,感受“矛盾”存在的价值:矛盾的存在促进对立双方在彼此制衡中共同发展。回到最原初的“矛”和“盾”的层面,正因为进攻与防御的不断制约,才有了不断的促进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不只是让学生了解这样的一个词语解释,背诵那几十个字的定义,而是应该播下“矛盾”的种子,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矛盾观”。

二、典故思维解读

要解读《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必须回到源头,了解其成文的思维过程。它初出于《韩非子·难一》。与中国许多寓言故事一样,它是全篇中的一个小小的枝节,只是韩非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杜撰出的一个小故事。因其寓意广泛而深远,不断被引用、印证而广为流传。

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难一》的相关信息:难,读nan,是辩难的意思,是一种当时特别流行的言说行为,后来在魏晋时期也特别盛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为了让人们接受自己的观点,不仅要表明自己的观点与立场,还常常需要针对其他不同观点与立场进行反驳。《难一》全篇相当于现在的驳论文,也有点像辩论赛上的发言,共有九章,每章都是先列出被“难”方的言论与相关事实,然后一一驳斥,亮出自己的观点。书中被驳斥最多的莫过于儒家学说。

《自相矛盾》这个故事是为了反驳儒家称颂尧、舜为圣人而言的,更具体一点就是《舜耕历山》这一典故中尧、舜形象的塑造。“舜耕历山”的历史传说始见于《墨子·尚贤中》:“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其后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对舜耕历山的传说多有转述。其中大多直接记载了舜之行为及其取得的效果,流传较为广泛的版本是: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但《难一》中的记载,还叙述了舜耕历山的原因(画线部分):

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叹日: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

韩非由此得出“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的结论,继而以《自相矛盾》为例作进一步阐述。我们且不去辨析儒家、法家的观点本身,仅就韩非的谋篇布局而言,《自相矛盾》在此的作用就是为了表明“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盾之说也”。

这种言说方式不仅在当时很流行,即便放在当下,也是写作中极为常用的手法。只不过我们现在因为共识了这样的典故铺垫,面对一些客观现象时,仅需一个“自相矛盾”的成语就可以概括。仔细品味这样的创作,就可以感受到汉语中成语、寓言形成、流传和运用的脉络,感受这些汉语典籍的价值所在。

三、言语思维解读

知道了《自相矛盾》来龙去脉,就该对其本身进行解读了,感受文本中言语的思维过程。所选文章全篇71字,其实就故事本身而言只有53字,将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清清楚楚,人物的言谈举止、对话理念描写得栩栩如生。

人物:鬻盾与矛者、或(隐含围观者)

时间:“楚人”之说可推至春秋战国时期

地点:由“楚人”可姑且定为“楚地”(也有可能在他国)

起因:楚人鬻盾与矛

经过:叫卖与责问

结果:鬻者弗能应

教材所选文本为原著节选,没有作任何改编。后期不同版本的文章,有的在“其人弗能应也”后加上“众皆笑之”,显然是为了渲染故事的效果而加。其实原文中楚人叫卖、他人责问、其人弗能应可谓一气呵成,这“弗能应”恰恰是将读者引向了思维方式,进而体会思维过程,自然得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结论。其间来一句“众皆笑之”则一下子冲散了主题,因为作者旨在呈现“自相矛盾”的现状思考,而非鬻者之窘态。就思辨过程来说,言语的针对性、准确性远远超乎观点本身的胜利,这也正是其就尧舜之评价来说,韩非之论并不完善,而这则寓言却广泛流传的原因所在。

猜你喜欢

韩非典故观点
典故逸事龙文鞭影
韩 非(话剧)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知祸更需避祸
闻鸡起舞
漫画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