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环效应:大品牌产品一定都好?

2020-06-29罗森维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胜者假象光环

[美]罗森维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同样一句话,名人说出来感觉就比普通人更有道理。或者,成功产品的经验被认为可再次复制成功的概率更大。

一家业绩蒸蒸日上的公司,舆论和大众都认为其管理是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有凝聚力的、战略是有前瞻性的……但只要它业绩急转直下,曾被认为超凡的策略都变成“罪证”,被研究和嘲讽,意见领袖们希望总结出“方法论”,让更多公司引以为戒。

成功本是结果,却常常被当成原因。是什么让我们对商业世界产生了这样错误的理解?导致我们误解公司业绩来源的障眼法又是什么?瑞士洛桑国际学院教授罗森维在《光环效应》一书中“毒舌”地替我们抽丝剥茧,一一道来。

商业认知思维9大陷阱

商业认知思维有9大陷阱,包括光环效应、因果关系、单一解释、专注胜者、缜密研究、长盛不衰、绝对业绩、本末倒置、组织物理学。尤其是在光环效应的作用下,大部分关于商业的理解都受各种假象左右,降低我们清醒思考的能力,使我们看不见影响一个公司业绩的真正因素。下面就其中3个做简要说明:

光环效应:大品牌产品一定都好?

光环效应有着不同类型。其中一种是:人们倾向于根据整体印象对某项特质做出评估。光环效应有助于形成和保持和谐一致的心理印象,减少认知失调。不过,光环效应并不只是可减少认知失调。它还具有启发意义,人们利用这种经验去推测难以直接评估的事物。

例如,我们可能不清楚一款新产品的质量,但如果这是由一家口碑极佳的知名公司出品的,我们就会合理推断这款产品应该同样质量优异。品牌建设就是这样,创造出一个个光环,使得消费者更容易对产品或者服务产生好印象。

以公司为例。我们通常所知的一家公司最相关切实的信息是财务绩效。这家公司是否赢利,销售额是否增长,股价是否上涨。财务绩效看起来准确客观。数据是不会说谎的—ABB集团的情况正是如此:销售额和利润上升时,人们对它的组织结构、敢于冒险的企业文化和高层领导做出正面评价;业绩不佳时,评价就变得负面。是记者们夸张了吗?在某种程度上,是的。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人类有种天然的倾向,会根据我们认为可靠的线索进行判断归因。同理,在商业世界中,员工和领导者身上,都存在着这样的光环。

专注胜者:只向成功企业学习经验一定是对的吗?

如果只是挑选成功的企业并寻找它们的共同点,不将其与不成功的公司进行对比,那么将无法找出公司成功的原因。在业绩研究中,作者选取的样本全是杰出公司。样本选择只基于因变量,用科学的话来说就是以结果为基础。这是个典型的错误。假设我们想找出高血压的原因,只研究高血压患者永远也无法得出结果。只有将这些患者与正常人做比较才能找出原因。公司的研究同样如此。

作者将这一现象称为“专注胜者”假象。如果我们比较的只是成功企业,虽然能找出一些成功因素,却无法得知真实情况。在理想状况下,我们当然可以开展实验,区别对待不同因素,并比较其结果。这是理想的方式,但在研究公司业绩时却不容易实现。我们无法挑选100家公司,要求其中50家按照一套原则进行管理,其余50家遵照另一套管理原则,再来比较结果。如果只研究成功公司,就无法得知成功企业和普通企业的區别在哪里。我们所得到的不过是人们加于成功公司身上的各类光环。

长盛不衰:长盛不衰的卓越公司并不存在

麦肯锡在有关美国企业创立、存活和覆灭的长期研究清楚地表明,“企业黄金国”,永远业绩优良的公司从未存在过。

几乎所有业绩优秀的公司都会随着时间逐渐衰退。长盛不衰的承诺虽然诱人,但并不现实。《基业长青》一书中就讲道:“还有一个假象在起作用,那就是找出长盛不衰的关键。”由于彼得斯和沃特曼选出的卓越公司中有2/3在数年后才趋于平庸,我们或许还能把它解释为意外或者巧合。但当柯林斯和波勒斯挑选的高瞻远瞩的公司,前60多年都保持市场平均水平15倍的业绩,在随后5年中却有超过一半的企业未达到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增长水平时,我们难免大吃一惊。这看起来很像巧合,实际上却是常态。长盛不衰被证明是个假象。从长远来看,市场才是永远的赢家,而企业的竞争优势很难维持。公司能按照蓝图实现长盛不衰的确是非常诱人的想法,但没有证据支持它。

其实,商业世界中充满了各种“草包族科学”,即那些声称科学严谨却不过是在讲故事的著作,而我们需要一双明辨真伪的眼睛。

猜你喜欢

胜者假象光环
自家痛痒
端午节观龙舟赛
胜者姿态CHECKMATE
扫街人
我可是有主角光环的人
土星光环连连探
假象
白肌光环美人计
行色匆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