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伦?坡《丽姬娅》中人物的戏仿解读

2020-06-29周远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7期
关键词:戏仿互文性

周远

摘  要:享有“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盛誉的美国作家爱伦·坡一生创作了不少短篇传世佳作,《丽姬娅》是其中之一。运用杰拉尔·热奈特的狭义互文性理论中互文性表现手法戏仿对比分析《丽姬娅》与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中的一个故事《狂人手记》中的人物塑造,认为:在人物塑造方面,《丽娅姬》对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进行了戏仿与颠覆,将狄更斯的恐怖故事《疯人手记》滑稽、怪诞化,从而使读者在阅读时既害怕颤栗又情不自禁地发笑。

关键词:《丽姬娅》;《狂人手记》;互文性;戏仿

0.引言

《丽姬娅》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恐怖小说之父爱伦·坡的佳作之一。坡先生称其为自己写得“最好的小说之一”[1]63。该短篇小说以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将一个看似情节很简单的故事娓娓道来:“我”所深爱的美丽而神秘的妻子丽姬娅不明原因的生病去世了,而“我”则出于对她的无限思念,娶了罗维娜作为她的替身。罗维娜因受不了“我”对她的折磨而日渐消瘦、香消玉殒,最后丽姬娅却在罗维娜尸体上复活。然而,正是这么一个看似很简单的故事,却使得该短篇成为了 坡先生最具争议和最复杂的短篇小说之一。

1.戏仿

戏仿(parody)是后现代小说叙事的重要技巧之一。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在著作《羊皮纸,二级文学》(Palimpsests: Literary in the Second Degree)中他赋予戏仿一个新的身份,即超文性戏仿。热奈特将前人的文本看作是“先文本”(Hypotext),将后来的文本看作“超文本”(Hypertext),按照超文性的定义,“先文本”是“超文本”的“源文本”,“超文本”衍生于“先文本”,“超文本”通过仿作、戏仿、滑稽反串等方式对“先文本”进行改写。不难看出,热奈特将互文性界定在时间上一前一后的两个文本之间,并使用传统的文学技巧比如仿作、戏仿和滑稽反串等来分析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这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实用且可靠的分析不同文本间互文关系的手法。

根据他的理论,超文本是从先文本中派生出来的,先文本不一定出现在超文本中,超文本通过戏仿之“夸张、变形等手法”戏谑地模仿先文本的语段、题材、主题或风格,派生出一“表现性”很强的文本;戏仿更多的是转化与颠覆,而不是模仿,它具有滑稽和喜剧的味道。

本文运用热奈特的狭义互文性理论,从戏仿的角度考察对比两篇文章的人物塑造,以追溯《丽姬娅》对《狂人手记》戏仿与颠覆的印记,窥见《丽姬娅》中爱伦·坡所运用的独特的颠覆魅力。

2.对《丽姬娅》中人物的戏仿解读

爱伦·坡的《丽姬娅》中第一人称叙述者“我”和女主人公丽姬娅均与狄更斯《狂人手记》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疯人和女主人公疯人妻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这两个人物形象却与《狂人手记》中大为不同。

(1) 第一人称叙述者

《狂人手记》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疯人尽管很狡猾,在他的叙述中也存在一些矛盾,但正如《狂人手记》结尾另一个笔记写的尾注中所评论的那样,“尽管由于他思维混乱,其中不乏颠倒黑白之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所叙述的事情的确发生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疯人是他家族遗传疯病的受害者。起初他害怕发疯,当他知道自己注定会疯掉时,曾祈求上帝不要让人类所遭受的这种灾祸落在他头上;曾“从欢乐喜庆的场所跑开,独个儿躲藏起来”,独自待在一边发愁。对于遗传的疯病,他除了祈求、躲藏之外无能为力。他娶了一位漂亮的女子为妻,他说是他妻子的老父亲以及她那三兄弟贪图他的钱财才密谋将女子嫁给他的;与爱伦·坡的叙述者不同,疯人很坦诚的说他目睹妻子日渐消瘦而同情她,“可怜她悲惨的命运”,恨她那些冷酷自私的亲属将她逼上这种绝境。出于对她可能会生下一个遗传疯病的不幸孩子的担忧,疯人决定杀掉她。虽然疯人想了很多杀死她的方式,但真正有机会下手时,他却犹豫退缩了。在她死后,她的一个穿着军装的兄长登门斥责疯人没有好好待他妹妹;疯人再也忍不住了,狂暴的激情在他的血管中翻腾,铁了心的要置这位贪图钱财、不顾亲妹妹死活的哥哥于死地,他彻底疯了。他妻子的家庭在加速他疯狂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疯人的叙述中存有矛盾,但他还算一个较善良、较有正义感的人,他叙述的事情确实大多是真的发生了。

《丽姬娅》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我”则完全不同。汤普森曾指出,坡的第一人称叙述者要么增强要么削弱了自己的叙述。《丽姬娅》中的叙述者“我”的确是削弱了自己的叙述。首先,他叙述的与美貌妻子丽姬娅之间的爱情故事常常自相矛盾。文章一开头,“我”就一本正经的回忆过去,但却根本记不得是“如何、何时,甚至具体在何地与丽姬娅小姐相识的”。他做出的解释是这事情过去很久了,他饱经沧桑,记忆力衰退了。这样的借口无外乎是博取读者的同情,但它却过于直白,读者马上就会觉得叙述者是不可靠的。叙述者同样记不得的还有丽姬娅的姓氏等家庭背景。总之,丽姬娅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谜。

然而叙述者“我”真的是不知道这些吗?丽姬娅是他的朋友、未婚妻,后来又成为他的学伴,爱妻;他怎么可能不知道的?实际上,他特定的记忆缺失是有目的的。他特意地 忘记了妻子的姓氏和出身,是为了阻止其他人发现丽姬娅以及她死亡的真相;与此同时他却还装出一副爱得深切的样子:“我不询问她的姓氏是对我爱之深切的一种考验”。随着叙述者热情洋溢的描写,丽姬娅变得越来越神秘。熟读《丽姬娅》的读者都知道,丽姬娅被叙述者描述成了一位学识渊博的绝世美人。但笔者认为,叙述者表面上称赞她的美貌与智慧,实则暗中将之妖魔化。

其次,叙述者“我”跟丽姬娅的关系也值得怀疑。叙述者最开始宣称丽姬娅的性情脾气、罕見的学识、非凡而娴静的美丽以及幽幽细语都“潜移默化的渗入了我(他)的心头,以至于我(他)从来没有觉察和知晓”。这句话是十分具有欺骗性的。这充分说明叙述者“我”直至此时都还未认识到丽姬娅的任何优点;叙述者“我”也声称他俩的“不祥的姻缘”是由丽姬娅掌管着的。这句话暗示他俩婚姻中存在着更深层次的问题。丽姬娅拥有渊博的学识,他在丽姬娅的指导下“怀着一股孩子气的信心”“孜孜不倦地研究形而上学的混沌世界”;他正为他即将获得的太珍贵、太神圣而禁绝于世人的智慧而欣喜若狂时,丽姬娅病倒了;当看到已经打好基础的前程不翼而飞时,他决定“她必死无疑”,这暗示叙述者“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结束妻子的生命。还有一个因素值得考虑。大多数读者认为叙述者对丽姬娅美貌与智慧的狂热描写是出于爱,那么当丽姬娅死而复生时,至少叙述者见到她应该是异常高兴,然而丽姬娅的复活使他“瘫痪了,浑身僵硬冰冷,像一块石头”。叙述者是不乐意再次见到丽姬娅的。同样,复活后的丽姬娅也“往后一缩,躲开了我(他)的触摸”。他俩的结合不可能是因为爱情。

很显然,坡的叙述者“我”的讲述中处处充满了矛盾。他向读者提供的永远是“介于怀疑和荒谬之间的解释”。坡通过塑造一个完全不可靠的叙述者来颠覆了狄更斯的叙述者疯人,达到了一种既恐怖又滑稽的效果。

(2)女主人公

《狂人手记》中,女主人公疯人妻子娇小瘦弱、一头黑色的长发、“很美”;在整个故事中她都犹如傀儡般存在,她那白发苍苍的老父亲以及三个兄弟为了贪图钱财而将她许配给疯人,虽然她另有所爱,却也服从了;在与疯人相处的一年多时间里,她也只是眼神光亮呆滞,默默地 流泪,即使是疯人拿着刀想要置她于死地,她也未作反抗,而是眼睛死死地盯着 疯人的眼睛看,她根本就无丝毫的求生欲望。

然而在《丽姬娅》中,丽姬娅却被描绘成了一个美丽无比、学识渊博、意志坚强的女人。文章开篇就直接表明女主人公之一的丽姬娅拥有非凡而娴静的美丽和罕见的学识,而不管是对她无与伦比的美丽或者罕见学识的描述本身都是很荒谬、很滑稽的。丽姬娅到底有多么美丽呢? 在叙述者“我”的眼里,她的美的确称得上是绝色,因为丽姬娅有“高高的、苍白的前额”、“肌肤如象牙般的白净,天庭宽阔而恬静、两侧的太阳穴上方微微突出”;鼻子轮廓优美,是“只在希伯来人那种优雅的浮雕中才看见过”的;作为上天登峰造极杰作的短上唇“优美上翘”、下唇柔软、性感、恬静;下巴是“希腊人的下巴”、“宽阔而不失秀美、柔和而又庄重、饱满而又脱俗”[1]162。尤其是对丽姬娅那一双眼睛的描述更让人捧腹。丽姬娅的眼睛“比我们这个种族一般人的眼睛大得多”,“它们甚至比诺尔亚德山谷中部落族人最圆的羚羊眼还要圆”。试想一下,一位有着高高的前额、短上唇、宽阔下巴,眼睛瞪地圆溜溜的女人是何等的美丽!就连叙述者“我”也承认丽姬娅的“美中充满了‘异点”。丽姬娅的确美得怪诞,美得滑稽。爱伦·坡取狄更斯的疯人之妻之美,并将之夸张至滑稽、可笑的程度,成功的使我们对丽姬娅产生了一种矛盾的感情,他使我们害怕发抖的同时也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嘴角上扬。

在对丽姬娅的美极尽夸张之能事后,爱伦·坡开始描述丽姬娅的学识,丽姬娅精通各种古典语言以及种种欧洲现代语言,成功的涉猎伦理学、物理学和数学,叙述者“我”一直在她的指导下研究形而上学的混沌世界以及先验论的许多奥秘。这简直就是一位“无所不知的女巫”。丽姬娅的学识就如同她的美貌一样,被过分夸大了。

同样被过分夸大的还有丽姬娅那不愿屈服于死神的坚强意志。她具有几乎疯狂的求生欲望,虽然“我”看出来她必死无疑,但她却与死神进行最激烈的抗争,临终前的一段话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人若无意志薄弱之缺陷,则决不会屈服于天使,也不会屈服于死神。”在丽姬娅看来,人之所以死亡,是因为他的意志不够坚强,无法维持他的生命。在超自然层面上,丽姬娅成功地强化了她的意志,她在自己的肉体死亡之后继续存在,进入了美丽无辜的罗维娜的肉體;在最后一个场景中,我们看到美丽的罗维娜明显地变成了黑暗的丽姬娅。丽姬娅借尸还魂了,这位无所不知的女巫拒绝死亡。

对绝大多数读者来说,这是一个哥特式恐怖故事,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事实上,爱伦·坡在创作丽姬娅时不可能是严肃的,因为从上文分析来看,丽姬娅美得怪诞、知识渊博得难以置信,意志坚强得如同魔鬼。在恐怖的表象下,《丽姬娅》中“涌动着一股只有经验丰富的阅读者才能识别的滑稽的暗流”。

3.结语

从以上对比分析中不难看出,《丽姬娅》中第一人称叙述者与女主人公丽姬娅带有《疯人手记》中第一人称叙述者疯人与女主人公的痕迹,但更多的是对他们的戏仿与颠覆。《丽姬娅》中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叙述不可靠得滑稽可笑、女主人公也美得怪诞、美得滑稽,学识渊博得难以置信;意志坚强得如同魔鬼;纵观《丽姬娅》,才华横溢的爱伦·坡运用高超的技艺对《狂人手记》的人物进行了戏仿与颠覆,将狄更斯的恐怖故事中的人物滑稽、怪诞化,从而使读者在阅读时既害怕颤栗又情不自禁地发笑。

参考文献:

[1]Allan, Graham. Intertextuality[M]. London: Routledge, 2000.

[2]牛津英语词源词典[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戏仿互文性
论吴绮缘《反聊斋》对《聊斋志异》的戏仿与祛魅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网生代观众诉求与电视喜剧节目戏仿形式的缝合
互文性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及其翻译策略
“三国杀”背后的文化分析及启示
论汤亭亭在《孙行者》中对《西游记》的戏仿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