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航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6-29秦雪婧周大可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22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航空

秦雪婧 周大可

摘 要:在我国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民航文化建设的地位也逐步提高。文化作为行业竞争的“软实力”,在发展过程中切实影响着行业发展的速度与水平。本文分析当前我国民航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方案,为我国民航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民航文化;文化传播;航空

中国民航70年来发展的伟大成就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有力证明,中国民航始终不断努力着,向成为世界一流民航的目标前进,为实现民航强国而不断努力。自2008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党组提出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不断丰富与完善此发展战略。但目前,从综合排名上来看,我国离成为民航强国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其中,相比欧美发达国家的航空业和相关文化产业上百年的发展,我国的民航文化建设可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文化作为“软实力”,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凸显,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民航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应该如何“从无到有”,怎样“从小到大”。笔者试从民航文化传播入手,剖析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出与之相适应对策,助力中国民航文化建设发展。

1 现阶段民航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众走进了曾经只有精英、政要才能走入的机场,随之而来的是爆发式增长的旅客周转量。2019年,我国民航业完成旅客周转量11705.10亿人次,同比增长9.3%。北京首都国际机场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一亿人次,成为世界第二大机场。然而随着旅客数量的增长,相应的问题也随之浮现,最常见的情况为旅客与机场工作人员因信息不对等、专业不了解而印引发的冲突,如“撒币祈福”,旅客因不了解航班延误原因大闹柜台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民航文化建设的不足,以及传播民航文化所存在的问题。

1.1 民航文化的普及程度低

新媒体、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异常丰富了,人们可以借助网络、影视剧、手机APP等轻易获得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但是,反观民航业,对其行业的介绍与科普,却甚少能够有优质的作品与平台提供给大众。2019年上映的电影——《中国机长》可以算是近年来民航业面向全国大众最好的一次宣传,在讲述英雄事迹的同时也展现了民航工作者的日常。但在此之前,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不经常乘坐飞机,其对于民航业的知识获取是相当有限的。文化可以说是人们了解一个行业最初始的兴趣与动力,如果该行业的行业文化普及程度低,大众学习到的相关知识有限,在接触到该行业时就会呈现出不理解或错误理解的情况。对于民航业来说,这种情况一方面会造成旅客与从业者之间的矛盾,甚至会引发安全问题,另一反面也阻碍了大众对民航的深入了解与喜爱。

1.2 民航业的行业文化单一

安全是民航的首要问题,任何的文化建设都需要建立在安全文化之上,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过度突出安全文化,造成了民航行业文化单一,吸引力欠缺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甚至可以说我国的民航文化建设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矫枉过正、裕度过大,其中突出表现在各机场对“飞友”的驱赶问题上。“飞友”是指喜欢坐飞机、看飞机、研究飞机、模拟飞行的人,取飞机之友,飞行之友之意。他们大多数人并不是民航从业者,但对飞机文化、民航文化都抱有极大的热忱,通过摄影、撰文、甚至搭建沟通交流的信息平台,为民航文化的传播贡献了巨大的力量。“飞友”的拍摄地点多在各地机场外围,对飞行并不构成安全威胁,但却时常因“妨碍飞行安全”这个不存在的理由受到驱赶。单一的行业文化会使文化建设失去创新与活力,对大众的吸引力也会因此而降低。

1.3 民航业对大众的开放程度低

对比其他民航发达国家,我国应该是对大众开放程度最低的民航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航文化的传播。在民航发达国家经常会举办机场开放日、航空公司开放日等,如加拿大的“runway run”活动,是多伦多皮尔逊机场举办的开放日。在这一天,机场会专门关闭一条跑道,用以给民众提供在呼啸起飞的飞机旁跑步的機会,让居民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对民航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与热爱。相比之下,中国民航拥有16座4F级机场,数十家航空公司,但鲜有开放日活动。旅客没有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也就无法直观地了解到航空公司和机场的运作方式,进而加大了理解的缺失。

1.4 航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不足

我国民航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比如两航起义,八一开航等,同时随着行业发展,各种新机型的引入也使我国的民航业与世界民航接轨,但令人惋惜的是,航空公司并没有将这些可以转化的文化资源利用起来。世界不乏在企业文化上做得非常突出的航空公司,例如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将波音747飞机的退役飞行变成了一场盛大的派对,公司特意安排其执飞旧金山—火奴鲁鲁航线,因为这条航线正是美联航30年前接收首架波音747飞机时的首航航线;同时,在飞机上,乘务员身着不同时期的制服向乘客介绍波音747飞机和美联航的历史文化;而在乘客中,不仅有资深航空爱好者和已经退休的美联航员工,也有只是坐飞机的普通民众。在波音747最后一次降落在旧金山国际机场之前,美联航特意安排其低空飞过旧金山市区和金门大桥,无数等候多时的旧金山居民和电视台向低空飞过的747送上了谢幕的掌声。这就是一场成功的文化建设,既能增加员工的热情、提升公司的形象,还能传播民航文化。相比之下,我国的航空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就显得较为落后,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低、企业文化内容呆板、宣传手段单一等问题已经成了共性。

1.5 民航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足

民航院校是为民航业培养人才的基地,是民航文化传承、传播与创新的重要阵地,但目前,各民航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足,不利于行业文化的传播。在硬件方面,民航院校多以雕塑、建筑造型等展现专业特点,但在软件方面却没有利用好资源。以中国民航大学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学校鲜少借用校史馆开展以民航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校内学生社团对民航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活动开展后未进行统一信息收集整理,也未在相关专业平台上进行发布、沟通、交流。课程设置方面,在2017年春季学期开学之际,民航局人事科教司向直属5所高校下发《关于在民航院校中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的通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随即开设了《当代民航精神与文化》。除此之外,民航院校的非民航专业学生几乎没有系统性接触到民航文化的课程,造成了学生对于行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偏低,进一步阻碍了民航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 对策分析

2.1 加强针对大众的宣传

民航文化的两大核心是安全与服务,两者的最终落脚点都是大众,因此,民航文化的传播也应加强对大众的宣传。在科技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我们应着重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创新宣传手段,用更加简单易懂、方便获取的方式增强大众对于民航文化的了解。

当前,我国多数航空公司的官方微博、公众号等信息平台存在着过分注重商业的问题,公开信息多仅限于航线信息、航线优惠信息和特情告知这几种内容。将官方平台有效利用,增设专门版块用于民航知识科普和民航文化展出,组织民航文化相关特色活动,吸引用户参与。

同时,可以通过民航从业者的相关分享,为大众揭开民航业的“面纱”,现有的短视频APP平台是一个快捷且广泛的传播途径。例如国泰航空的宣传片《走近我们的一天》,北京飞友拍摄的《北京进近》,都在广大旅客中产生了良好的回响。该类影片的拍摄,不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对民航知识与文化进行科普与宣传,更能让大众直观地了解民航业以及民航从业者这个群体,对长期以来存在旅客与从业者之间的矛盾能够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2.2 加大业内的开放程度

放眼全球,不少的机场都在航站楼内设有观景台,乘客在候机时可以很方便地瞭望机场的停机坪和跑道,欣赏飞机的起落,观景台也成了当地居民在周末闲暇时间外出的好去处,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将航空的种子潜移默化地传播给人们。日本东京羽田机场、苏黎世机场、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等均设有此种观景台,这些观景台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提供一个宣传民航文化的新途径,另一方面也可以连同航空周边产业为机场增加额外收入。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这些观景台无疑也会成为热门景点,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儿童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当家长带小朋友来到观景台瞭望飞机,培养的是他们对航空的兴趣——要培养航空人才,就得培养航空兴趣。当兴趣养成之后,会有更多的青少年愿意去了解民航知识与文化,也有更大的可能在将来成为为民航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一员,其背后的潜力相当可观。

“看飞机”不是一件应该被修筑高墙拒之墙外的事,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运用科学与安全的方式,为大众“看飞机”这个愿望提供最可靠的支撑。高墙阻断的不只是民众与航空,更是民航文化传播之路。国内目前能够算作“观景台”的设施仅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西湖园以及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空港花田,众多短视频APP上火热的飞机起降视频多在此两处地点拍摄,由此可见,观景设施对民航文化传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民航文化对民众的开放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看飞机”,长久以来,停机坪、维修机库等都显得神秘又拒人千里,但实际上,民航文化发达的国家常会利用开放日活动开放该类区域供民众参观,使民众增加对航空业的认知,如日本的“机库见学”活动,苏黎世机场的“airport tour”。即便目前国内无法通过开放日活动向大众展现,也完全可以利用机场航站楼、民航博物馆等场地进行布展,加大开放程度与宣传力度,展现民航文化的魅力。

2.3 利用现有平台深耕潜力

我国已经逐渐开始重视航展对民航文化传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在此基础上,仍然有深入发展的潜力。结合目前国家打造特色小镇的发展战略,将“航空小镇”建设作为深耕平台,会将地方经济发展与民航文化传播有效结合起来。全球最大的军用飞机航展—英国皇家航空纹身会的举办地斯温顿小镇,每年的8月会接待数十万来自全世界的航空爱好者,其文化建设非常发达,有全球各地风味的餐厅、英国本地特色的博物馆以及航空博物馆,整个小镇充满了航空的元素,已经成了英国乃至全球航空爱好者的聚集地,并且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慕名而来,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现阶段,国内也不乏“航空小镇”概念的成功尝试,例如四川省广汉市,背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以飞行训练为主的学校——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借助两年一届的四川国际航空航天展,在打造“航空小镇”上可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2019四川国际航空航天展之前,市政府对基础设施进行大量翻修,民航文化涂鸦、航空文化墙随处可见。但这仅仅是一个良好开端,仍然需要不断的投入与努力,才能通过在现有平台上的潜力发掘拓宽民航文化传播的思路。

2.4 加强民航院校、民航单位的文化建设

民航院校和民航单位作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军,首先应在内部强化文化建设。民航院校应根据自身教学情况,适当增加与民航文化相关的课程;拓宽非民航专业学生对民航文化的了解渠道,利用民航特色校园设施,如实训基地、训练客舱等进行民航知识普及与民航文化宣传;通过学生组织、社团等平台,举办具有民航文化色彩的学生活动。各单位则可以尝试通过多举办与民航文化有关的活动来加强建设,例如南航在波音757退役时在飞机上举行了精彩的互动环节,包括介绍波音757的历史,知识普及,为乘客准备了蛋糕和证书等,这次活动为南航带来了良好的口碑,值得其他航空公司尝试。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打开思路、推陈出新,才能将其做得具有吸引力。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重视民航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相比于其他行业,民航文化对行业和社会的影响欠佳,与我国民航的迅猛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化是“软实力”,不仅是因为文化本身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参与市场竞争,更是因为,当大众了解、接受并自发传播、弘扬民航文化的时候,更能对我国民航的健康发展起到推进作用,这也是建设民航强国的必然要求,所以民航文化的传播需要我们继续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帅刚,陈志铖.论民航文化的共性与个性[J].科技风,2019,(17):213-214.

[2]董文静.浅谈对民航行业文化建设的认识[N].中国民航报,2018-11-01(006).

[3]褚道亮.民航企业文化建设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2):247.

[4]吕胜男.民航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耦合研究[J].石家莊经济学院学报,2015,38(01):103-106.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航空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FM-CDR和航空无线电导航ILS,VOR的兼容分析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一战航空百年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