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剧《石榴熟了》的语言特色及剧情分析

2020-06-29李瑞奇

文教资料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语言特色

李瑞奇

摘    要: 本文讨论网络剧语言特色,以及剧情播出后产生的多方面影响。主要审视对象是:维尔语视频短剧《石榴熟了》。该片具有鲜活的语言特色,以民族团结为主旨,多角度宣传“各民族之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采用“日常生活”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让观众在轻松自在的情境下感悟国家的民族政策。分析此剧,有助于探索网络剧的特点,推动网络剧更加健康地传播与发展。

关键词: 《石榴熟了》    语言特色    剧情分析

《石榴熟了》是一部以维吾尔语对白为主、汉语字幕为辅的爆笑网络剧,体现边疆少数民族青年生活中发生的各类囧事。《石榴熟了》于2016年1月开始在各大平台发布,本网络剧主要表达了新疆人民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当中各类“屌丝囧事”,它以固定的演员,灵活的场景,体现出边疆少数民族幽默文化为特色的小情景迷你剧。灵活的场景和固定的主演既能体现出网络特点,又能体现出新疆本土的幽默文化,演员们幽默夸张的表演,一播出迅速在各个网络平台蹿红,很快《石榴熟了》便成为新疆人民茶余饭后的谈论焦点,也成为新疆以外的观众认识新疆、了解新疆的一座桥梁。本剧每集至少由五个场景组成,每个场景1—3分钟,每个场景至少一个笑点,便于观众快速领会笑点,达到为观众解压、带来快乐、传播正能量的目的。

一、四大语言特色

1.时代性——以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宗旨的意义表达。

通过剧名《石榴熟了》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提倡民族团结一家亲,体现新疆各族人民互帮互助、共同生活、共同进步的民族特色网络剧。石榴本就是一种带有美好寓意的水果,果实颗粒饱满,紧紧相凑,可用来祝福家庭人丁兴旺和国家繁荣,有吉祥幸福的含义。在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形容中华民族关系时做出了生动形象的比喻,说“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本剧是由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多民族同胞共同完成的。例如剧情在一次过年聚会上,汉族同志说:“等一下,吃这个饺子之前我有句话想说,我觉得,我们每个同学,需要像这盘饺子一样紧紧地挨坐在一起,我们各民族需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相连在一起。”这是由各民族同学组成的一次聚会,饺子是中国传统食物,在春节,它是吉祥物,有除岁迎新之意,深受北方人偏爱,饺子寓意着一年的喜庆团圆、吉祥如意,剧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同学之间的亲密关系比喻成盘子里紧紧相凑的饺子,又采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把各民族关系比喻成石榴籽,紧紧相拥。更便于观众理解,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观众加深体会,使抽象事物具体化,让观众更加容易接受,这样形象化的比喻给大众留下了更加鲜明的印象。

2.幽默灵活性——幽默诙谐的语言反映典型的人物形象。

幽默(you mo)是外来词,这是一个音、意两译的词,表达恰到好处。由英文一词(humor)音译而来的,幽默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表达出被社会认可的高情商语言。《石榴熟了》这部爆笑网络剧的最大特点是语言幽默诙谐,肢体语言夸张有度,表情极富有感染力,使人看了忍俊不禁。幽默诙谐的特点已经贯穿全剧,这种处处带有笑点的剧情给现代人的紧张生活带来轻松,是它近些年来火爆新疆甚至全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言语灵活机智才能把幽默诙谐表现得淋漓尽致,才能达到使观众意想不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果演员台词加工过硬,演员又刻意强调内容,就很难让观众发自内心地笑出来,本剧情在诙谐机智方面做得非常好,演员夸张的面部表情和机敏俏皮、幽默诙谐的语言结合起来总能恰到好处地达到观众满意的效果。例如“吓死我了,幸亏是耳朵聋了,还以为耳机坏了呢”。人的正常思维都是耳朵比耳机重要,耳机坏了可以买,耳朵坏了就是大事了,剧情出其不意的逆向思维使这一部分增添了新奇、夸张而富有诙谐机智的色彩。又如“刚才叨叨说了378个词,其中275个辅音,剩下的为元音,忽略了6个逗号,3个句号,10个感叹号,有8次大声说话,最高音量高达65分贝,5次跟人吵架,公司所有人都闲,除了我以外,都没有事干,哦~那个苍蝇上个星期四来过,今天是第三次来了”。这句话本来就是一句矛盾语,还一本正经地说全公司的人都闲得很,就自己一个大忙人,充分展示了自己有多闲,可以把身边的人观察得那么仔细,表达的时候还一副严肃正经的状态,表情却滑稽可爱,人物的性格清晰地被描绘出来。

对照文本,不难发现,灵活性表现在每一个小片段上,随机应变应该是这部剧的最大特色,才能抓捕出演员的真情流露。

3.俚俗愉悦性——方言词,新疆方言俚语糅合达到“狂欢语言”的效果,生活趣味化。

方言词,在黄伯荣,廖序东版的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册第244页中表明,方言词是指普通话从各方言中吸取来的词,很多方言词通过不同媒介扩大流通范围,进入普通话词汇里面,都表达了某种特殊的意义,才被吸收进来。例如剧中出现的“巴扎”就是大众嘴里说的逛街的意思;“外江”表示惊讶、感叹的意思;“皮牙子”是洋葱的意思;“艾来拜来”表示絮絮叨叨的意思。观众在吸收剧情时新疆本地人会觉得很亲切,其他地区的人会更加了解新疆文化。《石榴熟了》给其他地区的人搭建了了解新疆、认识新疆的桥梁。

俚语是指民间非正式、比较土俗的口语词,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具有地方色彩的词汇,地域性极强,是一种非正式语言。例如剧中“干撒”“可以呢么”“撒事情有的呢”“外耶”等这些词带有新疆味儿的土语词,听起来不粗俗,正是这样才更能体现出新疆人不拘小节、豪爽、勇敢、潇洒、气宇轩昂的个性。这类词在《石榴熟了》中运用比较多,让观众更加有代入感,有参与剧情的感受,给观众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体验,给剧情增强了喜剧性,使剧情更加生活化、个性化、亲民化。

4.朴实生活性。

本剧使用固定的演员、灵活的场景通过许多小片段故事反映当今社会问题和演员素质,由于演员固定、场景多样、不同的场景,最重要的是凸显人物的语言和神态、逼真的语言环境和当地有趣的方言,使臺词染上了十分浓厚的朴实生活化色彩。在剧中朴实生活化一般表现在:(1)口语的灵活表达,(2)新疆方言土话随处可见,(3)拍摄地点多,以公共场合为主,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茶米油盐到工作学习,都演绎着他们的悲喜故事,说着最普通的新疆家常话,做着最普通的新疆人民的事。

我们研究本剧的语言特色,就要紧密结合有声语言,从文本的台词到表达的有声语言,演员的语言、动作、神态都加深了剧情生活化色彩。这部剧里面“叨叨”表演得绘声绘色,大家看见他就想笑,有些台词别人说出来平平淡淡,只是一句干瘪瘪的台词,而“叨叨”说出来大家就忍俊不禁,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没有什么奥秘,“叨叨”只是把台词用最自在、最随意的方式表达出来,不故意装腔作势,最能表现出他演技娴熟,能把语言的表达方式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地方。

二、剧情的传播效果分析

1.传播正能量。

幽默诙谐、生动有趣、富有灵活性的语言不仅给观众带来欢笑,还给剧中的人物设定了独立的形象特点。主演“叨叨”有时“哗众取宠,低级趣味”,有时“表情严肃,态度明确”,在禁毒短片《魔鬼》中饰演阿里木,主角是一个贩毒大佬。这集二十五分钟左右的短片以悲剧贯穿全剧,主人公面对金钱禁不起诱惑,重蹈父亲贩毒之路。短片让人看着非常沉重,但警示作用正能量满满,剧情最终成功拿下贩毒团伙,抓住吸毒人员,也算圆满。短片以老百姓生活中的小事警示后人,毒品会使家庭支离破碎,甚至家破人亡,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对于违法犯罪的人来说,在当今法治社会,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惩罚。此短片还在首届全国禁毒微视频摄影大赛中获得了冠军。

“毒品让他变成了一个魔鬼”“我要举报一个毒贩,他是一个魔鬼,也是我的老公”,这虽然是一句简单短小的台词,但是能警示他人遠离毒品,并及时发现身边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举报。

一位缉毒警察说:“爸爸,小时候我总怪你不回家,总见不到你,现在我也加入缉毒大队了,我现在知道了,不是你不想回家,是真的回不来啊。”看到这里,许多人潸然泪下,人民警察为了我们生活在稳定和谐的环境下,在我们身边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要充分尊重他们,配合他们的各项工作。

2.反思生活。

本剧的所有题材都来源于生活,例如驾车、吃饭、点餐、课堂、去驾校学车、聚餐等。通过这些与大众息息相关的生活小事演绎出来的幽默段子,更容易吸引观众,引起大家的共鸣。例如:

学生说:“您好,教练。”

教练说:“你好,这孩子咋长这么好看嘞,你家里人是干什么的?”

学生说:“开超市的。”

教练说:“超市,挺好的,哎呀,我这香烟都没了。”

学生说:“哎,教练,我懂了,明天我就给你带两条玉溪哦。”

本剧情结合了当今驾校学车难,一些教练乱收费,乱收礼品的社会现象,直接点出不正之风,虽然剧情是在欢愉、让人轻松的状态下被观众了解,但是达到的效果绝对比白纸黑字的规章制度更胜一筹。《石榴熟了》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所有题材都源于生活,让观众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深入思考,警示了后人。

3.语言表达有不当之处。

语言表达方面,有些词汇和短语欠文明,应予纠正。网络剧应该积极传播正能量,要对自己的言行带来的负面影响负责,语言不文明不仅传播了消极文化,还对社会文明造成了一定影响。我认为这一点需要做出相应改正。

4.部分潜在的负面影响。

剧中出现了一些危险动作,比如在车上简单跳舞,司机也在迎合,这是非常危险的,会对观众的心理产生不良暗示。对于这种影响,我们应将它考虑进去。因为,如今我们不能低估短视频、互联网带给观众的影响,加之青少年思想尚未定型,上述潜在之负面暗示都会影响观众的价值观。

新疆本土文化搞笑网络剧《石榴熟了》播出的出发点,是让观众更深地认识新疆、了解新疆、感受新疆文化,解读新疆的一颦一笑。如今,文化融合已经成为时代主流,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加紧密。《石榴熟了》已经不仅仅为观众提供欢笑,更重要的是通过剧情,用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同时,《石榴熟了》应该考虑在传播过程中注意语言文明,在文化交流传播过程中,更注重建设和谐稳定、安详幸福的精神家园,实现社会文化传播方面的优质供给。

参考文献:

[1]胡开兰.喀什地区汉语的变异[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7(1):31-33.

[2]努尔比亚·亚生.本土化网络剧的传播效果—以新疆“石榴熟了”网络剧为实证研究[D].喀什:喀什大学,2007:100-105.

[3]詹海玉.《不差钱》语言艺术探略[D].宜宾:宜宾学院,2009:172-173.

[4]包秋圆.“赵氏小品”语言的超常搭配[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88-89.

[5]李海英.赵本山小品语言艺术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01-37.

猜你喜欢

语言特色
基于商务英语语言特色的翻译技巧研究
弗洛伊德早期绘画语言特色
浅谈商务英语的文本特征及翻译策略
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不可回避就不要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