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2020-06-29施锦芳吴学艳隋霄

财经问题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人口老龄化

施锦芳 吴学艳 隋霄

摘 要: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迫在眉睫。日本将信息通信技术(ICT)应用到健康养老产业,缓解了老龄化带来的压力,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本文从提高劳动力产出及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新调整和转变生产要素投入等视角讨论了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状况;从与现有政策相互辅助、对各主体减负的影响和对社会及市场活力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了ICT辅助日本健康养老的影响机制;并结合中国养老产业现状,借鉴日本经验,从政府引导与支持、社区、企业他助照护服务和个人自助照护服务等角度,为中国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健康养老产业;信息通信技术(ICT);人口老龄化;老年人产业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20)06-0040-09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趋严峻。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1.90%,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6岁。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贸易投资、技术进步和劳动力供应等造成一定的冲击,家庭、政府和社会负担也不断加重。为此,政府及社会各部门正在不断探寻老龄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力争变压力为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应对指明方向。于全球而言,近年来,发达国家及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率上升、老龄化进程缩短、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使得全球老龄化现象加剧。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65岁及以上总人口数为7.05亿人,全球人均寿命为72岁。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28.10%,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84岁,老龄化程度位居世界第一。鉴于传统养老模式弊端日渐突出,在应对日渐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时更是捉襟见肘,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辅助健康养老应势而生。日本作为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无论是政府、社区还是企业层面,在ICT辅助与健康养老的结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指出,要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鉴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ICT辅助日本健康养老的发展状况、政策效果及影响,以期为中国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本文的ICT辅助健康养老即“智慧养老”,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提出,也称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全球老龄化问题最早出现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国外学者率先开展对智慧养老的探索。Godfrey和Johnson[1]研究了老年人的信息化需求和使用状况。Chae和Lee[2]指出,居家养老者倾向于远程医疗。相较而言,Courtney等[3]认为,老年人逐渐倾向于社区护理。此外,Eastman和Iyer[4]指出,使用互联网符合当前老年人的需求。在社会需求为智慧养老打好基础的同时,经济活动也成为智慧养老推行的动因。Acemoglu和Restrepo[5]基于实证模型的研究指出,机器人的使用可以减轻老龄化对生产活动的冲击。Brynjolfsson等[6]则认为,人工智能将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减轻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智慧养老的发展显得尤为必要,Lemlouma等[7]提出了依赖型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框架。

国内关于智慧养老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主要关注对概念和内涵的研究[8]。孙梦楚等[9]总结指出,国内相关概念始于数字化养老,经历了数字化养老、信息化养老、科技养老、网络化养老、智能养老及智慧养老的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从养老产业发展历程看,智慧养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因为老龄化问题对经济的负面冲击较大。汪伟[10]指出,当今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对家庭储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卓乘风和邓峰[11]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二是因为智慧养老可以减轻老龄化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并通过养老产业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张振平[12]指出,智慧养老将是养老领域的革命,也将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陈彦斌等[13]认为,人工智能能够提高资本回报率从而促进资本积累,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由此,众多学者主张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黄剑锋和章晓懿[14]提出,应该明确政府与市场角色,增加政策工具供给,发挥政策影响力。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主张构建新的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廖楚晖[15]提出了全局性协同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包括智慧养老服务顶层模式、平台机制、仿真模拟及评价优化等方面。

综上,国内外学者关于智慧养老对經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能够达成基本共识,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是智慧养老发展及推广的主要动力。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从政府引导、服务体系建设等角度提出智慧养老未来发展的建议。智慧养老的市场需求及经济效益等是本文研究的基础。目前关于智慧养老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整体层面的分析,而这也为本文的研究留有空间。因此,本文将基于ICT辅助应用视角,具体分析日本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状况,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具有合理性及针对性的建议。

二、理论基础

马斯洛需求理论为ICT辅助健康养老的发展奠定需求基础。该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ICT辅助健康养老可以帮助老年人实现不同层次的需求。第一,智能产品、智能系统等的应用可以帮助老年人解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困难,满足其生理需求。第二,相关产品的使用以确保老年人的安全,满足其安全需求。第三,借助ICT,老年人可以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交流,满足社交需求。第四,智能产品的使用可以使老人具备生活自理的能力,维护尊严,满足尊重需求。第五,ICT辅助健康养老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利用老年人的经验智慧,使智慧科技和智慧老人相得益彰,目的是使老年人过得更幸福,过得更有尊严,过得更有价值,实现从智慧助老到智慧用老,满足自我需求。

产业融合理论为ICT与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保驾护航。该理论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这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产业规制放松、 需求结构升级等多因素互动的结果。ICT辅助健康养老实际上是ICT与养老服务的融合,一方面在于大规模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于养老服务的市场化,企业对利益的追求。与此同时,在现代科技创新、老年人需求升级、产业关联、规制放松等各方面因素的推动下,ICT与健康养老产业进一步融合。

新增长理论是带动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该理论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对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影响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关系着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老龄化伴随着适龄劳动力供给不足,经济发展会面临很大压力,而压力会使人们产生推动技术創新和技术进步的额外动力。于日本而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使得适龄劳动力短缺,而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日本在促进老年人劳动力再就业的同时,注重借助科技创新,转变生产要素投入比例成为现实需要。技术进步可以为ICT辅助健康养老打好基础,并推动技术创新,创造ICT辅助健康养老的更多可行路径。由此,老龄化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老龄化的负面影响。

二、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

纵观全球,老龄化严重的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推进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德国推行家居式养老,发展“互联网+”养老健康产业,计划达到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的水平。美国通过采用移动健康的方式,提供多种模式的照护服务,实现老年人健康独立生活,进而降低护理费用,减轻护理负担。而对于老龄化极为严重的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成为现实需要和当务之急。不仅因为日本老龄化的规模不断扩大,更因为传统养老模式失去活力且难以应对老龄化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日本ICT辅助与健康养老产业的结合最早体现在企业对智能硬件的开发及推广层面,与此同时,政府亦从政策上进行支持。在各主体的共同作用下,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取得一定成果。

(一)政策及技术支持

1.政策层面

为减轻老龄化对经济社会造成的负担,日本政府大力促进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出台了诸多鼓励和扶持政策。2007年,日本的“长期战略方针”提出一生健康社会蓝图,借助高技术护理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减轻家庭与护理人员的负担。2013年,日本总务省组织召开ICT辅助超高龄社会构想会议,研究分析关于未来ICT辅助在超高龄社会的运用,提出构建“白金社会”“白金社会”包括三类远景计划:维持长期健康,自立生活;有意义地工作,社会参与;创出应对超老龄社会的产业,全球拓展。 的蓝图。2014年,日本总务省继续推动“ICT超高龄社会建设推进事业”,以应对超高龄社会面临的各种地域性问题。另外,经济产业省、厚生省共同制定实施“照护机器人开发导入体制”。2016年,日本内阁会议,在“第五期科技技术基本规划”中正式提出“Society 5.0”,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应用ICT辅助技术,通过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现实空间)的融合,使每个人共享“超智能社会”带来的富裕。当然,关于老龄化社会如何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也是“Society 5.0”重点关注的问题。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也提出了各自的战略方案。2011年,德国和美国相继启动了“工业4.0计划”和“AMP计划”,这些战略计划在致力于扶持本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均涉及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老龄化社会相结合的方案。各个国家的政策支持推动了ICT辅助与养老的结合,也为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机遇。

2.技术层面

日本政府所提出的“超智能社会”的核心硬件是各种高质量的传感器,软件系统则涵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主要通过由ICT和物联技术构成的智能系统为人类的生活提供支援。在“超智能社会”中,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高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将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日本的ICT辅助健康养老则主要应用在远程医疗、远程健康咨询、社区医疗合作和健康养老辅助机器人等方面。通过ICT、物联网、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应用,一些技术与应用产品已经实现产业化,为建设智能养老社会打下了基础。

(二)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的具体应用

在政府政策及相应技术的支持下,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成效显著。目前已经形成点和线结合的局面,除了智能软件及智能机器人等单独应用外,局部系统性健康养老服务也不断涌现,不仅在健康养老方面创造出远程医疗和社区医疗合作等新模式,还在老年就业方面创造出新的工作方式。与此同时,企业ICT辅助也在同步发展。ICT辅助日本健康养老发展呈现多样化特点。

1.智能软件、智能设备与健康养老

日本研发了一系列辅助老年人健康养老的产品,涉及智能软件、智能设备等。如健康APP的应用,其提醒功能可以预防老年人忘记吃药,并可以获取生理数据,以达到对老年人全方位监护的目的。健康APP与便携式设备相呼应,如一体化管理系统Happiness,是世界上最小、最轻的传感器,可每天不间断监测记录数据,通知老年人的位置、摔倒地址、纸尿裤的更换等。极大地减轻看护师、介护工作人员夜间工作负担。软银公司研发的机器人Pepper可以向老年人发出做操指令,通过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做运动的兴趣。在一系列具体应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作为“神经逻辑治疗机器人”的海豹宝宝机器人PARO,由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开发,并获得“世界最佳疗效机器人”吉尼斯认证。该智能机器人具有高级智能系统,可以通过对人的触摸产生交互反应,达到与人沟通、安抚的目的。PARO在用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治疗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行为和心理状况,减少精神药物的使用。目前日本富山县南砺市正在开展验证实验,当地政府在家庭护理中引进了PARO,让住院患者在复健过程中与PARO接触,以激活大脑的部分正常活动。目前机器人PARO已经被推广到世界各地,美国将PARO作为医疗器械引进,德国、英国、丹麦等三十多个国家将PARO上门护理纳入健康保险当中。日本在进行本国智能设备推广的同时,也从国外进口。如芬兰Nokia制造的智能手机可以进行消耗、步数、睡眠周期及心率等指标的测量,不仅具有智能辅助功能,与时尚元素的结合使得其在日本更为流行。

尽管智能化的软件及设备为健康养老带来很多便利,但如何大规模应用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不仅涉及到政府的扶持成本问题,更关系到私人家庭购买力问题。

2.社区ICT辅助与健康养老

ICT辅助与城市建设的不断融合发展,使得该理念逐渐引入社区康养范畴,新形式的老年共同社区也得到不断发展。社区康养的运行重点是运用ICT打破医疗与护理之间的壁垒,将远程管理、互联网、APP等进行系统连接,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达到智能健康养老的目的。千叶县ICT辅助老年社区是日本智能养老的典范,其系统运作主要围绕“医疗、护理、健康”,以及“就业、社会参加、通讯”两个层面展开,极大地促进医疗与护理的结合,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为日本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

第一,“医疗、护理、健康”系统。老年人进行信息注册并形成联网电子病历,老年人的健康数据会传入系统病歷中。若系统出现报警,护理机构在进行相应的确认后会及时通知主治医生,以达到实时监测老年人健康体征的目的。在病历电子化以后,相关的检查结果、用药情况等都存储在云端上,有效地避免了重复检查。医生也可以根据相关数据,预测患者将会罹患的疾病,提早预防,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16]。千叶县试点的“KANAMIC云服务”就是医疗与护理协作的典型。该系统借助互联网实现高龄护理、上门医疗等就诊信息的共享。通过智慧终端操作的技术手段,实现地域医疗照护服务机构的协作[17]。通过电子病历提高医务效率,推动居家远程医疗和照护。

第二,“就业、社会参与、通讯”系统。ICT辅助在社区的应用在为健康养老提供便利的同时,还通过提供就业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身体状况良好、空闲时间充足且具有工作意愿的老年人,可以在网站发布自己的职位参与意愿,而网站也会实时发布关于农业、社区公共服务等各方面的就业岗位,鉴于老年人工作时间的有限性与灵活性,网站还会发布不同时间段的岗位需求状况。与此同时,匹配系统可以尽快帮助老年人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

以上ICT辅助系统的实施,可以实现老年人在自己家中安度晚年、保持健康活跃状态的目标。地域综合照护服务系统的有效运行,同时促进老年人实现人生价值。

3.企业ICT辅助与健康养老

企业ICT辅助与康养的结合对于缓解和解决老龄化及系列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企业ICT辅助与健康养老的关系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预防准备层面,主要针对全体员工;另一方面是问题解决层面,主要针对资深员工。为了减轻企业的医疗负担,提升整个企业的活力,企业十分重视年轻员工的健康问题。企业为每一个员工建立健康档案,员工可以借助电脑等移动终端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实时观测。健康数据的获得主要借助企业配备的智能计步器,数据处理的最终结果在企业Web平台上发布。员工通过登录个人账号获得相应数据,在把握自身健康状况的同时可以提高健康意识,并采取进一步措施改善自身的亚健康状态。在该举措下,企业员工整体健康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人均医疗费有了明显降幅[18]。此外,鉴于资深员工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企业可以为行动不便的资深员工提供远程办公辅助,让其为企业的发展进一步贡献力量[19]。

4.老年人产业ICT辅助与健康养老

由于人口流失,日本德岛县上胜町成为一个老年人口占比很高的城镇。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利用老年人口就显得十分必要。然而,鉴于老年人口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局限,寻找适当的产业及适当的发展路径成为提高老年人口利用率的关键[20]。由此,ICT辅助与老年人产业的结合应运而生。

上胜町正在实施利用ICT辅助帮助老年人就业,发展老年人产业。整个系统包括老年生产者、信息中心、农业协会和市场四个主体。首先由信息中心搜集有关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并进行分类汇总,然后在相应互联网平台上发布需求信息。该操作路径可以迅速共享订货信息,让生产者迅速了解全国的市场情况。老年生产者和农业协会借助电脑等终端系统获取市场信息,老年生产者获得信息后会将相关产品发往农业协会,最终由农业协会统一向需求市场发货。农业协会的集中配送与管理可以为老年生产者提供保障,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与品牌。此外,根据全国市场行情的基本状况,老年生产者可以合理规划后期的生产及加工计划。农业协会也可以据此对老年生产者的相关生产及加工活动进行把控。

在ICT辅助下,德岛县上胜町的相关产品销售额有了大幅提升,从1998年的1.5亿万日元上升至2006年的2.7亿万日元[18]。当然,ICT辅助不仅体现在对于销售额的促进上,还同时提高了老年人经济生产活动的参与度。尽管老年人在人口总数中的占比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无所事事的老年人口占比却降为零[21]。通过与县内其他城镇的比较可知,上胜町的老年人人均医疗费用也明显较低,人均差距可达40多万日元。

三、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机制

在对ICT与日本健康养老产业的结合现状及应用进行全面梳理后,其如何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亦值得深入探析。从现实状况来看,ICT辅助日本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劳动力,劳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其丰裕程度直接影响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与此同时,劳动力充足与否将直接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状况产生影响。由此,本文从提高劳动力产出及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新调整,以及转变生产要素投入、促进科技创新等三个新角度,分析ICT辅助日本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机制。

(一)提高劳动力产出及利用效率

提高劳动力产出及利用效率是ICT辅助日本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最直接的作用机制。从产出效率来看,ICT等先进技术的运用能提高劳动力的产出效率,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ICT辅助使老年人产业发展具有更加完善的系统。信息中心的存在提高了老年生产者获得市场信息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劳动力配置效率低下问题。而农业协会的集中统一配送管理在确保货物及时快速送出的同时,亦能促进老年人产业的统一化、规模化管理,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运作效率。从利用效率来看,ICT辅助提高了劳动力的利用效率。社区ICT在为老年人提供相应职位的同时,注重提高对老年人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企业ICT从年轻员工及年老员工两个层面进行考虑,在确保年轻员工充分参与本职工作的同时,减少因身体健康状况造成的不必要缺席;与此同时,充分利用老龄化的熟练劳动力。该举措不仅能减少企业培训等成本,而且能延展老年人职业生涯,进而延长劳动力使用年限。而老年人ICT产业的发展使得原本搁置的劳动力得到重新利用。据相关数据显示,在ICT辅助下,老年人的体力年龄平均恢复4.5岁[22]。该结果表明,不仅未被利用的劳动力可以重新回归,而且还可以使劳动力的劳动年限得到延伸。

从产出及利用效率的结合来看,两者的结合会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的延伸边际。双重作用下,劳动的利用率获得改善,使老年劳动力尽其所能发挥最大作用,劳动人口持续减少带来的冲击也得到相应缓解。

(二)产业结构新调整

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合理变化对于一国的经济结构及产业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在目前日本少子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下,老年人产业不断扩张形成大规模的“银发产业”,而针对青少年的产业规模却在不断缩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也将直接影响国际贸易与对外投资。少子老龄化现象使得本国劳动力不充足,相当一部分制造业厂商会将工厂转至日本本土之外。与此同时,日本本国商品的供给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消费需求,进口贸易的规模也会不断扩大。在应对严峻的少子老龄化问题中,ICT辅助带来的产业结构新調整显得十分重要。

ICT辅助使原有产业有了新的延伸,最突出的表现是老年人产业的兴起。与“银发产业”针对老年人口消费不同,老年人产业则重在利用老年人劳动力,使产业发展与老年人劳动力发展相匹配。老年人产业发展可以涉及农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农业方面,在ICT辅助下,老年人可以形成以自身为主体的产业链,如从茶叶的种植、采摘、制造一直到销售等生产环节,都由老年人主体进行把控。服务业方面,如餐饮业,老年人可以发挥自身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的优势制作特色寿司,借助ICT辅助进行供应信息发布及寻求采购者等。虽然以老年人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仍然归属于三大产业领域,但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结合,加之老年人劳动力的再利用,产业有了新的延伸,并为各个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另外,通过ICT辅助促进健康养老系统、电子机器产业等共同发展,亦可创建新的产业领域。

(三)转变生产要素投入、促进科技创新

老龄化的不断加深造成适龄劳动力短缺,而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在提升老年人劳动力再利用的同时,注重借助科技创新,转变生产要素投入比例成为现实需要。劳动力短缺会使劳动力成本上升,由此企业会越来越多地考虑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替代人工。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转变要素投入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ICT辅助使产业由劳动力要素发挥主导作用转向技术要素发挥主导作用。当然,这种状况在初期阶段表现得更加明显。在转变的后期,随着ICT辅助系统的完善,技术投入会逐渐减少,劳动力要素将再次发挥主导作用。在成熟ICT辅助下,现有老年劳动力再次得到充分利用。以上路径可总结为:相关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再转变为技术劳动密集型,前期的劳动密集型意味着适龄劳动力发挥主导作用,后期的技术劳动密集型意味着适龄劳动力发挥一定作用的同时,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老年人劳动力再次回归。

四、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对策及未来趋势

虽然ICT辅助的前期投入成本较大,但从长远来看预期效果较好。ICT辅助与健康养老的结合是解决目前日本少子老龄化所带来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其不断发展亦需要政府、社会及家庭等层面的协调支持。

(一)对策评析

总体来看,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其在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同时,弥补现有政策的不足并促进其实施,缓解各主体负担,为社会及市场发展注入新活力。

1.与现有政策相互辅助

日本实施了一系列解决少子老龄化问题的社会保障制度,如护理保险制度、年金保险制度、雇佣保险制度。早在2000年,日本政府就实施护理保险制度,该制度以全体国民协力互助为理念,是日本政府推进养老护理社会化与市场化的重要举措[23]。与早期养老被划为“非产出”产业相比,其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养老护理产业发展。当然,尽管护理保险制度启动了日本养老护理市场,拉动了护理产业发展,老年护理产业亦拥有巨大的需求市场,但服务供给不足却是其中的严重问题。而破解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科技创新则成为关键。ICT辅助与健康养老的结合就是科技创新在养老领域的应用。智能软件、智能设备的发明与应用开拓了相应的市场,在辅助健康养老的同时,使相关养老产业得以发展,而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智能产品进一步完善,健康养老形成市场化机制。另外,企业ICT辅助的应用,使健康养老与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健康养老的市场化发展,有利于看护保险政策目标的实现。

日本的年金制度相当于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其实施目标是“全民皆养老”“全民皆保险”,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尤其是老年人寿命延长等状况的出现,年金支付费用不断增加。而随着ICT辅助的应用,老年劳动力的生产时间边际得到延长,年金的收取年龄亦可不仅仅局限于20—60周岁,缴费年龄的延长有利于年金保险制度的收支协调,进而促进该制度的顺利实施。

在2007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2010年,日本不得不对原本的雇佣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将非正规的雇佣者纳入雇佣保险的缴纳范围,其主要目的在于广筹财源。ICT辅助与健康养老产业的结合,能够提高老年人群体这一非正规雇佣者的雇佣数量,从而有利于雇佣保险制度的实施。

2.缓解各主体负担

从日本传统的健康养老状况来看,为老年人提供护理、照顾的三级结构是:政府、家庭、市场。随着ICT辅助在健康养老领域的应用,以政府、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逐渐转向社会养老模式,逐渐实现由“政府主体型服务提供机制”向“市场主体型服务供给体制”转变,极大地减轻了政府的养老负担,主要体现在费用减负层面。与此同时,家庭的养老费用及护理负担也得到缓解。ICT辅助与健康养老的结合体现在事前预防、事中监测及事后医疗护理上。事前预防可以借助智能APP进行,及时了解老年人身体状况及各项身体指标,做好预防工作,能极大地减轻家庭不必要的医疗开支。事中监测同样可以预防老年人突发情况的发生,而且远程监护可以避免过多占用上班族的时间。事后医疗护理使老年人患者在恢复后可以继续得到远程监控服务,医护人员也可继续提供及时的医疗护理服务。借助远程医疗及上门服务等手段,同样可以减轻家庭的护理负担。

此外,ICT辅助极大地缓解了护理市场人员短缺的困境。日本高龄综合研究中心曾预计,到2025年,日本需要护理的人数将达到702万人[24],但现实状况是日本并没有足够的护理人员。而智能化系统及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理效率,改善护理人员供应不足的问题。

3.为社会及市场注入活力

2018年,日本老龄人口占比已达人口总数的28.10%,据相关数据预测,2030年,这一数据将达到31.20%[25]。若是大量老年人单纯地接受社会养老,较少地从事经济活动,短期会加重各方养老负担,长期则会令整个社会及市场活力丧失。ICT辅助健康养老可以带动社会及市场的活力。ICT辅助社区的建立,使社区活动多样化,跨区域活动也会不断开展,社区内部及跨区域的系统联动作用,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活力。与此同时,老年人可以利用ICT辅助扩大活动领域,特别是在社交网络上,老年人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与年轻人进行交流,对于推进地区化等社会参与具有重要意义。另外,ICT辅助老年人再就业,获得一定的收入,收入的增长会影响整个市场的消费能力,进而使整个市场的活力增强。否则,老年人的消费结构仅仅局限于水、电、煤气等领域,造成整个市场消费的乏力,从而极大地降低市场活力[26]。ICT辅助健康养老在提供再就业的同时,还可以延展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新气象可为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综上,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在促进现有养老政策实施、减轻各方负担、为市场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为日本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该经济增长点与日本现实情况相结合,顺应日本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未来趋势

目前,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且成效显著。从宏观层面来看,其当前发展仅仅是处于点、线结合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智能软件以及智能设备的应用,而系统性的ICT辅助仅仅在一些试点地区开展,如千叶县等。其未来发展应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局面,在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的同时,注重从整体上协调各区域的发展,如同时向居住在城市和分散在农村的老年人提供相应服务,以使居住在不同环境下的老年人实现智能化养老,并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从微观层面来看,ICT辅助的过程应更加具体化,如从医药、影像分析层面等不断细化。为进一步完善ICT辅助健康养老的发展,还可以借鉴欧洲相关国家的经验。如芬兰就走在了ICT辅助健康养老的前列,Eksote是芬兰的一个大型联合市政管理机构,管辖范围涵盖芬兰东南部的9个市,包括城市和乡村,覆盖人数约达13.20万人。Eksote借助ICT辅助重塑照护服务流程、建立跨学科服务团队、加大数据共享,实现了从传统的孤立式服务模型向整合性服务生态系统的转变。

当然,在ICT辅助发展中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财政问题。尽管ICT辅助健康养老最终会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但前期大量的财政投入是后期减负的前提。智能养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而如何解决其财政来源应是日本政府关注的重点。

五、借鉴与启示

(一)中国老龄化及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状况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问题也成为不得不面临的严峻事实。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2017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1.39%,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8.87%上升2.52个百分点。从2001年开始,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正式开启人口老龄化进程,这一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研究所[25]公布的数据,日本在1970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7.07%,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到1994年,这一比重达到14.06%,历时25年。中国这一比重按照每年大约增长0.40个百分点的速度,预计2024年将超过14%,老龄化进程历时24年,与日本相当。老龄化问题给日本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一系列困扰,未来中国亦不可避免,日本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措施值得中国借鉴。

目前,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主要涉及三个层面:首先,老龄金融业,以保险、基金、组合型老龄金融产品为标志;其次,老龄服务业,包括日常生活、经济理财、健康、医疗、康复护理、旅游交往、精神生活、法律、临终关怀、长期照护服务等;最后,老龄房地产业,与社会老龄服务设施、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二手房市场、农村老龄房地产市场相关。其中,老龄金融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家逐渐从政策层面开始重视其发展。老龄房地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日益呈现出规模化、家居智能化、建筑多样化、功能丰富化、服务专业化等特点。老龄房地产业很大程度上可以与老龄服务业相结合,进行智能化、人性化设计,以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当然,健康养老产业仍是中国应对老龄化的重点,但目前来看,其发展程度远低于日本的健康养老产业。

从养老设施来看,中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基础设施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量少、床位数量不足、供需不均。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为15.40万个,各类养老床位合计749.50万张。从老年人口及市场供应的养老床位来看,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1.10张,未达到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的养老床位数提升至35—40张的目标。当然,在养老设施不健全,且传统观念排斥养老院的背景下,杭州、南京等地也在开展ICT辅助养老,其服务主要是围绕生活帮助展开,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且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但对老年人的健康监测、医疗护理等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从养老主体来看,中国目前践行“9073”养老模式——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通过机构养老予以保障。家庭养老是基础,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子女及亲属养老负担较重;社区养老是依托,一般由社会福利机构负责,但养老承载能力有限;机构养老是辅助,一般由民营企业投资开办,老年人按照个人意愿进行选择,但养老费用较高。中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还面临许多基础性的问题,在解决基础性問题的同时,不断推广杭州、南京等城市的试点成果,借鉴日本经验,推动ICT辅助与健康养老结合是今后养老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二)启示

在老龄化形势日渐严峻,健康养老产业亟待发展的背景下,借鉴日本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促进ICT辅助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成为现实需要。从日本经验来看,需要政府、社区、企业以及家庭等主体的通力合作。

1.政府引导与支持是核心关键

日本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及财政支持。《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强调强化信息支撑,并鼓励各地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这对于促进ICT与健康养老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日本经验来看,国家政策应该更加具体化,有针对性。如日本“ICT超高龄社会建设推进事业”“机器人护理机器开发5年计划”等都是直接针对ICT辅助与健康养老的结合,中国也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并对ICT辅助与健康养老的结合发展制定初期、中期及长期的发展规划。与此同时,政府财政支持亦是ICT辅助健康养老发展的关键,并引入社会资本支持。

2.社区、企业他助照护服务是支撑保障

社区他助养老服务模式运行的关键在于“实虚结合”。“实”是指区域机构的服务,类似于日本的地域综合照护体系。无论ICT辅助的模式如何,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专业的服务人员根据老年人实际状况提供服务,也需要专业的教学、评估、激励机制。“虚”是指核心数据中心,各个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由ICT辅助完成的,在ICT辅助系统的设计中,大数据的合理处理是关键。

企业的他助照护服务应该结合自身利益。无论是由健康养老而发展的企业,还是借助智能化健康养老减轻自身负担的企业,都可以有效破解养老市场化的难题。ICT辅助模式将健康养老服务引入市场环境中,走上专业化、产业化的道路。由此,中国ICT辅助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尤其需要社区及企业的参与。

3.个人自助照护服务是前提基础

自助照护服务是以家庭护理为主,通过借助智能化的设备,能极大地减轻子女及亲属的负担,可以有效缓解养老问题给家庭带来的困境,与此同时又能使老年人享受更加专业的照护服务。当然,个人自助照护服务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其发展在考虑减轻家庭照护负担的同时,也应考虑家庭的财政负担。

参考文献:

[1] Godfrey, M., Johnson, O. Digital Circles of Support: Meeting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Older Peopl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9,25(3):633-642.

[2] Chae, Y. M., Lee, J. H.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Telemedicine in Home Health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2001,61(2):167-173.

[3] Courtney,K.L.,Demiris,G.,Rantz ,M., et al. Needing Smart Home Technologies: The Perspectives of Older Adults in 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ies [J]. Informatics in Primary Care,2008,16(3):195-201.

[4] Eastman, J.K., Iyer, R. The Elderlys Use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he Internet [J].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004,21(3):208-220.

[5] Acemoglu,D.,Restrepo,P. Demographics and Automation[R]. NBER Working Paper No.24421,2014.

[6] Brynjolfsson,E.,Rock,D.,Syverson,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Modern Productivity Paradox: A Clash of Expectations and Statistics[R]. NBER Working Paper No.24001,2017.

[7] Lemlouma,T., Laborie,S., Roose, P. Toward a Context-Aware and Automatic Evaluation of Elderly Dependency in Smart Homes and Cities [C].World of Wireless, Mobile and Multimedia Networks ,2013 IEEE 1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nd Workshops on a.IEEE,2013.

[8] 左美云,陈洁.“SMART”智慧居家养老新模式[J]. 中国信息界,2014,(4):41-43.

[9] 孙梦楚,高焕沙,薛群慧.国内外智慧养老研究进展[J]. 特区经济,2016,(6):71-73.

[10] 汪伟.人口老龄化、生育政策调整与中国经济增长[J]. 经济学(季刊),2016, (1):67-96.

[11] 卓乘风,邓峰.人口老龄化、区域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J]. 人口与经济,2018,(1):48-69.

[12] 張振平.智慧养老:银色经济新业态[J]. 决策,2015,(5):60-61.

猜你喜欢

信息通信技术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信息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实践
信息通信技术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分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浅析信息通讯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信息通信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