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趋势中美术课程的全面改革

2020-06-29丁嘉黎范维英段勇士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美术课程科学思维越南

丁嘉黎 范维英 段勇士

摘 要:越南教育基本与全面改革的过程中,美术课程是实际的,与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美术——连接知识与生活的桥梁》的出炉已超越原有的旧原理,让凭经验的传统教学转换为现代、科学思维教学,突出内容和方法的关系,全面发挥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越南;美术课程;科学思维;改革;旧原理

一、改变教科书编写出发点的必要性

不管研究人文科学还是研究教育学,许多学者都认同一个趋势,那就是不能忽视现实和未来。这是因为收集、研究和推广现存的文化价值的事情需要体现历史,承认先辈们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贡献。因此,传统教育非常重视已有的成就。传统高校的教育重点在于阐明已被承认过的事物、现象而不是适应周围现实环境和未来走向。在当今的背景下,科技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世界,对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不管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不再符合当今社会文化的需要。因此,部分传统教育教科书里的知识不再具有实用性,满足不了现实生活的需求。学生学的东西很多但在现实生活用不着,或者那些知识已经跟时代脱轨,这样只是浪费各届学生的精力和时间。为了能走进社会,学生需要并有权利掌握历史变迁的方式和生存观念,更重要的是学习者需要真实地认识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面对这些要求,学校不能做旁观者而必须是先锋者。因此,编辑有新的知识内容的教科书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同时也得找出相对应、有应用性的教学法,帮助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走向未来。通过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到问题的原因和结果,改变当代社会,重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帮他们形成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据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很多变化,从知识是现实的客观反映,是一个封闭、稳定的系统,变成把知识看成一个动态系统,其中,对人的研究是这一系统的一部分。对知识的认识改变导致对课程的观点也有改变:课程是处在发展的过程中的。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停地更新完善,因为能接触新的知识,最终实现一体化。这时内容和过程融为一体,内容不仅仅有信息更有信息和意义的关系。这个过程不但以方法为特征,而且还重视内容,不停地拓宽方法与内容之间的联系。课程是师生一起寻找知识,老师不再是主导发言人,掌控课堂,讲授课程,而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加发展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研究和体验被重视,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课程的发展过程有灵活性和开放性。课程的目标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研究、摸索的学习过程中,调整目标,以适合学生的学习。课程的组织不仅限制对书本上知识的学习,还包括书本以外的学习:从强调积累知识到发现并创造知识,承认并尊重他人意见,不拿传统观念与权威观念限制课程,融合针对同一个问题的所有观念和观点。

二、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因美术教科书编辑的出发点有所改变,以“美术——连接知识与生活的桥梁”为主导思想,重视发挥学习者的品质和能力。其中,教科书里的知识不再支配学习者而帮助学生学习,培养他们获得现代和未来社会需要的品质和技能。据此,以“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仅重视教学目标,还鼓励学习者积极思考,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把理论活动跟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习者有兴趣发展自身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教育的目标。为了满足这要求,《美术——连接知识与生活的桥梁》的编辑工作(图1、2)是按照紧密的理论基础,吸收了现代心理学思想、专业科学,吸取世界各国的教科书编写经验。以前美术课程的对象是线条、颜色、形、块等,所以美术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跟造型有关的知识。学生到了学校(基本教育阶段)主要按照模板学画画、装饰画、泥塑、美术常识。而现在从新的角度接触美术,美术课程的对象是学习者在自然、人类面前的感触,这种感触被人用造型的要素和原理记录下来。此时,线条、颜色、形、块、原理等因素成为学习者自己对审美对象的感触的表达方式。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审美思维和造型语言的使用方法。这对培养和维持学习者的感触特别重要,比学习原理或造型更重要。

这样的改变与调整导致教学方法的调整。此时,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美术知识,还要引导学习者寻找信息,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表达自己对审美对象的感触,从而解决有关教学内容的实践任务。美术课中,教师尽可能发挥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技能,鼓励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探索学习内容,这样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不会觉得时间太长或知识太单调。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到的知识有着亲密的关系。这体现在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习者组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习者,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思考创造。按照这教学方法可以把学生们分为两种对象:一是普通的学习者,教科书要让谁都可以学习,简单易懂。二是有天赋的学习者,教科书要让学习者的天赋不被埋没,让学习者不会失去对美术课程的喜爱。

三、学校教学活动的

组织方式改革

在美术课程的基本和全面改革中,教师会评估学生的能力,评估学生对课程的概念不是学生是否记下来了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效果。单纯的记忆获得的不是最终的知识。教学过程必须尊重并提高学习者的想象力和思维素质,为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创造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评价标准。“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方式中,学生通过实践行动掌握知识的。此时,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真正成为教育学家。据此,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过程中的“最权威者”而成为学生的“伙伴”,帮助他们研究知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成为与客观世界直接对话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兴奋地参与解决正在面对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了知识,因此美术课程的内容不再是稳定不变的而成为教学者和学习者的互动过程,让学习者掌握新的知识。通过教学活动,核对现实中的观点,包括学生的解释、老师的解释,让学生面对不同的观点,培养他们面对实践问题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然后按照审美教育的要求融合所有观点。这样才能促进认识过程,发现潜在的创造能力,帮助学生面对差别与矛盾。这样的教学组织活动让学生发现思维方式的长处和短处,展开视野,刻苦钻研,形成新的理解方式,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品质。

美术课程的基本和全面改革在内容、方法和实施方式都有改变,打破了传统教育的习惯,“扩大”了课堂,教师从传统的传授方式中课堂的“最权威者”转变为学习者的“合作伙伴”,帮助学生认识了解自己在生活的角色,自信、积极走向未来,积极完善自己的能力、品质,满足社会对个人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美术院.造型艺术的民族性[M].河内:越南文化出版社,1976.

[2]黎清德.浅谈绘画中的技术[M].河内:文化出版社,1977.

[3]阮君.型和色的声音[M].河内:越南文化出版社,1985.

[4]泰维宣.现代教育学浅谈[M].河内:教育出版社,1998

[5]联合编辑.21世纪预报[M].胡志明:统计出版社,1998.

[6]邓氏碧银.什么是艺术?[M].河内:通讯文化出版社,2005.

[7]史莱因.艺术与物理学[M].河内:河内知识出版社,2015.

[8]阮氏美禄.浅谈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河内:河內国家大学出版社,2015.

[9]联合编辑.人的价值最重要[M].河内:文化艺术杂志,2008.

作者简介:

丁嘉黎,副教授,2011年毕业于越南社会科学院(现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文化研究院,获得文化学专业博士学位,越南教育出版社副总编。

段勇士,博士,2016年毕业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现供职于越南教育出版社。

范维英,2011年毕业于河内文化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现供职于越南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美术课程科学思维越南
读图
越南·河静省
越南百里“银滩”
用面向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改进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
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中的素描教学研究
重视科学实验课教学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探析
对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如何进行设计意识的培养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凯萨娜”侵袭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