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反思

2020-06-28黄晨曦

新一代 2020年13期
关键词:反思论语经验

黄晨曦

摘 要:在整本书阅读实践前,教师慎重选择阅读版本,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最为理想的教材与版本;在《论语》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表现,及时引导,及时评价;而在《论语》整本书阅读后,教师要总结相关经验,进行调整与反思。

关键词:《论语》整本书阅读实践;经验;反思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受数字阅读的影响,学生越来越趋向碎片化阅读。同时未成年阅读量不容乐观,中国人均阅读量4.67本,美国9本,日本高达40本。整本书阅读一方面客观上可以抵制碎片化阅读的趋势,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响应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明确安排“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任务群之一,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阶段。笔者研习吴泓老师《论语》专题研究后,利用实习机会,带领学生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论语》整本书阅读实践。现将相关情况作点总结。

一、选择《论语》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原因

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处于自我意识比较强,但又缺乏约束力的阶段,在没有老师的督促下,喜欢阅读一些趣味性强的书,比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这些书籍的阅读不太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与真实阅读需求,该阶段学生处于感悟性思维发展形成阶段,需要通过阅读有内涵的书籍帮助学生发展思辨性思维。 因此,教师需要把控学生的阅读质量,明确阅读要求,确定阅读书籍,在尊重学生阅读需求的基础上帮助挑选最适合的阅读内容,《论语》相对比较理想。

首先,《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语言简练且含义深刻。《论语》里的语言也非常具有生命力,有很多词语、名言警句、比喻句、对偶句等仍在生活中被大众所使用,耳熟能详的有“修饰”“出纳”等,还有些经常使用,却很少探寻其来历的成语,如《颜渊》篇中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成人之美”“四海之内皆兄弟”等。这些语言琅琅上口,通俗又不失典雅。

其次,《论语》虽然是语录体,但它非常善于通过神情语态刻画人物形象。《论语》里人物众多,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孔子,第二类是孔子的弟子,第三类是和孔子及弟子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时人”。而孔子作为《论语》的核心人物,“夫子风采,溢于格言。”另外还通过简短的语言刻画了非常多鲜明的弟子形象,如子路的勇敢直率、颜回的谦逊有礼、子贡的能言善辩、曾皙的卓尔不群等等。通过研读《论语》整本书,可以学习以孔子为首等人物身上的的学习态度与或为人处世等各方面的优点,为学生的人格修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最后,“教育不是机械的布道和苍白的说教.教育是人格的影响和智慧的引导。”《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个人道德、学识修养与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篇章,在科技、经济、文化、政治高度发展的今天,孔子思想不但没有失去其价值,而且经久弥新。学习《论语》里所蕴含的儒家思想,用现代观念审视《论语》里的内容,发掘其当代价值与意义。教师在《论语》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可指导学生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规范。虽然孔子离我们所处的时代甚远,但《论语》整本书阅读所蕴含的语言价值、文化价值、实践价值仍值得学生学习并实践,时至今日,《论语》依然光芒闪耀,极具现实意义。

二、《论语》整本书调研思路

首先确定阅读对象,然后收集相关资料,随后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总结相关经验。

(一)确定阅读对象

有关于《论语》解读的版本有很多,教师要履行筛选的责任。我们最终选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理由如下。首先,杨伯峻先生学术功底深厚。幼时由祖父亲自授读古书,先后师从黄侃和其叔父杨树达两位大家。注释方式独具一格,一是自觉改进传统注释方法;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注释原则;三是重视诠释的论证和发现。其次,《论语译注》适合学生阅读,版本完善,注释详尽,译文准确。

当然,阅读的过程需要参考不同的版本,当前受欢迎的还有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等。于学生而言,阅读多个版本有利于发散他们的思维,不局限于某一家的说法;于教师而言,有利于教师更好的驾驭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发展其思辨性思维。

(二)搜集相关资料

1)确定研究内容

问题 内容

主问题《论语》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

子问题1 子问题1:《论语》整本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子问题1.1:《论语》在教学时如何设置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

子问题1.2:《论语》在教学时如何进行学程设计以及安排课时?

子问题1.3:《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与实施步骤是什么?

子问题2 子问题2:《论语》整本书书阅读经过实践后取得了哪些教学经验?有了哪些教学反思?

2)確定阅读资料

①基本著作:杨伯峻《论语译注》

说明:要求人手一本。

②选读著作:李泽厚《论语今读》、南怀谨《论语别裁》、李长之《孔子的

故事》、钱逊《儒学圣典——〈论语〉》、朱瑞芬《人生智慧海一—〈论语〉今读》等。说明:学生根据个人意愿自行选读。

③必读文章:司马迁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张德友的《管窥〈论语〉》、任秉忠的《让我们走近孔子》、劳悦强的《从教〈论语〉说到读〈论语〉》、李躁的《孔夫子:性格复杂而脆弱的圣人》、鲍鹏山的《黑暗王国里的残烛》、方尔加的《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陶晓跃的《孔子:张扬个性教育的缔造者》等。这些文章对孔子的评价正反两方面都有,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3)进行实证研究

《论语》整本书阅读前,设计相关问卷,发放问卷,调查学生整本书阅读现状;阅读时,结合吴泓老师的《论语》专题教学带领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阅读后,根据学生的阅读表现总结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经验,以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猜你喜欢

反思论语经验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如何读懂《论语》?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论语·为政第二》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