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合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探析

2020-06-27钟云华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排除法解题方法

钟云华

[摘   要]解答组合选择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排除法,其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方法:否定排除法、肯定排除法、相近排除法。

[关键词]组合选择题;排除法;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3-0057-02

高考政治试题中的组合选择题,大多是等量选择题。所谓等量选择题是指四个备选项都是由两个或三个题肢组合而成,即包含的题肢数量相同的选择题。等量组合选择题是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解答组合选择题,通过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方法是排除法,根据题肢的设置不同,排除法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法:

一、“一损俱损”——否定排除法

所谓“一损俱损”,是指在做组合选择题时,如果能根据题意和要求,确认一个或两个错误的题肢,就可以把包含错误题肢的选项排除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损俱损”的前提是找到的这个备选项必须肯定是错误的。这些错误题肢,可能是对教材相关考点的错误表达或理解,也可能是偷梁换柱、鱼目混珠,还可能是因果关系倒置了等。具体解题过程可按照下面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排”。选择题主要有“三不选”,即“错误倒置”“正误混杂”的选项不选。所谓“错误”是指选项本身的说法就是对教材知识点的错误表述。所谓“倒置”主要是指因果关系相悖,其有两种情况:一是所给出的选项与材料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是其逻辑关系是否混乱,即因果关系是否倒置。所谓“正误混杂”是指题肢中正确与错误的内容混杂在一起(包括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和前半句错误、后半句正确两种情形)。

第二步“代”。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可以在剩下的选项中找出它们共有的题肢,并将该题肢代入材料中进行验证。如果发现该题肢不能入选,就说明第一步的判断是错误的。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很多学生都省略掉了这一步,殊不知将这个题肢代入题干,去验证我们第一步判断的正确性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思维品质,提高核心素养。

第三步“比”。就目前的高考选择而言,通过第一步排除,多数情况下四个题肢就只剩下两个或者三个,对这两三个题肢再进行比较,选出其中哪个选项与材料最相关,在材料中体现得最明显、最完整,就可以真正做到优中选优,从而做出最佳选择。

第四步“选”。经过“排”“代”“比”的解题步骤后,就可以肯定正确选项。

[例1]“被XX”是近年来出现的网络热词,网民在 “捐款”“就业”“代表”等一些词的前面加上“被”字,用以表达人们对部分事物的讽刺和无奈。“被XX”现象的出现说明()

①公民的权利应得到充分尊重    ②公民权利意识淡薄    ③公民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④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第一步“排”,②说法明显错误,材料中出现的这种现象不是公民权利意识淡薄造成的,因此可以排除A、B。第二步“代”,C、D选项中都有④,将④代入材料发现它是正确的,材料中“被XX”从措辞来看带有浓厚的厌恶情绪,由此推断出题者对“被捐款”“被就业”等现象持否定态度,体现了出题者对公民权利遭到侵犯的同情以及对政府某些部门没有坚持依法行政的反感。第三步“比”,在①与③中进行比较,材料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公民没有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造成的,故③错误。因此第四步可以确定选D。

二、“一荣俱荣”——肯定排除法

“一荣俱荣”则是依据题目的要求,首先在备选题肢中,找出一个最有把握认为是正确的题肢,然后排除不包含这些题肢的选项(注意在逆向选择题中,要排除包含正确题肢的选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最后确定答案时,要将“一损俱损”和“一荣俱荣”这两种方法有效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具体操作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步骤:

第一步“定”。从所呈现的备选项中找出一个肯定正确、一定要选的题肢,也意味着不含有这个题肢的选项就不能选。

第二步“代”。这与“一损俱损”中的“代”是完全相反的,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找出在可能正确的备选项中都没有的题肢代入材料,再根据教材理论或逻輯找出排除该题肢的根据。如果还不能确定哪个题肢应该排除,则说明第一步所“定”的题肢很有可能是错误的。这样对做题起到了回顾检测的作用,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在训练中忽视了这个步骤。

第三步“比”和第四步“选”参照“一损俱损”中的概述。

[例2]习近平主席指出,在中美关系建设上,要发挥“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的精神,努力开辟出一个内容丰富的新时代中美关系。由此可见,开辟新时代中美关系(    )

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要积极做好量变的积累    ④要抓住时机积极促进质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第一步“定”,材料中“积水成渊”肯定体现了要积极做好量变的积累,③符合。含③的只有B、D两个选项。A、C中不含③,所以排除。第二步“代”,B、D两个选项中都没有②,代入材料发现“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与题意不符,这验证了第一步的选择是正确的。第三步“比”,将①与④进行比较,发现“要抓住时机积极促进质变”与题意不符。第四步“选”,在前三步的基础上可以确定正确选项是B。

三、“荣辱与共”——相近排除法

在组合式选择题中,偶尔会遇到两个备选项表达同样的意思,而且选项表述准确无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答案就捆绑在一起了,不是同时选,就是同时淘汰。

[例3]2019年我国共可看见两次日食和一次月食,这两次日食发生在2019年1月6日和2019年12月26日,都是日偏食,2019年12月26日的日偏食在各地都可以看见,并且月球遮蔽近半个太阳,这是五星级的精彩天象!当今人类对天文现象有了精准的预报,与古时候人们对天文现象不能正确认识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的问题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C.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解析:A、D两项本身正确,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但是单项选择题不可能选两项,所以可以排除A、D两个选项。B项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无关,所以选C。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与材料中的“预报”吻合。

总之,解题技巧与方法需要建立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之上。学生掌握了解题技巧和方法,不仅可以大大加快解题的速度,还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排除法解题方法
哥德巴赫猜想的终极证明
数学考试中快速准确得分的小技巧
授之以渔,方法高于知识
一道物理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
云计算中虚拟机放置多目标优化
结合政治高考题型提升复习备考效益研究
百花齐放,多种方法助力中考数学
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讨
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思路多元化的方法举例探索
刍议“排除法”在高中化学选择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