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把“五关”,提升“五度”

2020-06-27周春燕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周春燕

【摘要】“实验是科学之父。”小学科学作为小学生科学素养启蒙的课程,自然离不开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教学应重视科学的学科性,在追求科学兴趣培养的同时,更要凸显科学实验的核心本质,关注培养实验态度、实验能力、科学精神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应严把选材关、设计关、指导关、合作关、评价关,提升实验的准度、向度、效度、力度与温度。

【关键词】实验准度 实验向度 实验效度 实验力度 实验温度

“实验是科学之父。”小学科学作为小学生科学素养启蒙的课程,自然离不开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指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探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是验证科学假说、发现科学规律、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广大小学科学教师越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科学课堂中就越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验中学科学、用科学。然而,审视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总觉得不是那么理想,虽然有的实验教学气氛活跃,学生手脚不停,场面热热闹闹,但是却华而不实,形松神散,有量无质,缺乏实验内在的理性,整体实验教学效果并不太好。科学实验教学应重视科学的学科性,在追求科学兴趣培养的同时,凸显科学实验的核心本质,关注实验态度、实验能力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笔者在实验教学中关注每一个环节,提高科学实验教学质效,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

一、严把选材关,提升实验准度

“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用证据说话是科学的本性,科学讲究实事求是,而实验正是获取证据的最重要途径,用真实可靠的证据对假设做出验证、解释,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发现科学规律,形成科学真理。准确性是实验教学的本质,实验的方方面面都要讲究精准,力求准确的设计、准确的操作,材料的准确更是实验准确性的保障。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材是实验教学的武器,实验器材是实验的物质支撑,实验器材的好坏影响着实验的效果,决定了实验结论的精确度,因此,我们要严把选材关,以提升实验的准度。例如,在做种子发芽实验时,笔者对实验材料严格把关,尤其是对种子的准备更上心。我们可以选用绿豆种子或者蚕豆等其他种子,但不能搞随意拿来主义,实验中要选用同一类种子,而且每颗种子要精心挑选,如不能有虫蛀的、霉变的,籽粒都要饱满,颗粒大小一致,以控制好实验中可变量,确保实验准确有效。

我们要根据实验目的要求,精心设计选择实验材料,要考虑材料的结构性,要关注材料性能的稳定性,要确保材料的可操作性。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教师都要预演一遍,在课前反复操作,做到万无一失,以确保课堂中每一个实验的安全与准确。

二、严把设计关,提升实验向度

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实验教学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过程,方案设计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设计是对实验操作的精心准备,如实验材料的设计、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步骤的设计等,实验设计如同作战规划,决定了实验方向,为实验导航,可以确保实验朝预定目标前进。

少数科学教师不重视实验设计,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设计环节的重要意义,他们对实验设计比较随意,很少给学生提供实验设计的机会,而是向学生讲授实验方法、步骤,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直接动手实验操作。其实,设计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设计不仅关系到实验的成败,而且影响着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科学创新培养至关重要。

笔者在实验教学中严把设计关,不但自己预先做好实验设计,而且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提升实验向度,确保实验不偏离方向,在既定轨道运行。例如,在教学“种子发芽实验”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有效完成种子发芽实验,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笔者首先让学生自主讨论实验的方法、步骤,让他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着重对变量的控制进行了探讨,在反复修改完善实验方案后,学生对实验有了明确的方向,对实验的步骤要求了然于心,为接下去的动手实验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三、严把指导关,提升实验效度

随着新课程的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凸显,“生本教育”成为广大教师的指导理念。许多教师喜欢走极端,在践行新课程背景下的某些理念时,不是左就是右,不能辩证看待和应用。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许多教师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交代完实验任务后,就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操作,导致实验效果低下,实验活动看似热热闹闹,可学生在忙忙碌碌一阵之后,多数小组未能达成实验目标。生本课堂中,教师既不能紧紧牵着学生,也不能当甩手掌柜,而要該指导时就指导。

笔者在实验教学中,严把指导关,通过实验前的集体性指导和实验中的个性化指导,提升实验的效度。例如,在教学“比较柔韧性”一课时,笔者在学生初步认识柔韧性后,设计了对比实验:比较木头、塑料、不锈钢三种材料的柔韧性。在学生猜测并讨论比较方法后,笔者给学生总结操作要点,为学生演示操作步骤,还出示了“实验小贴士”,让学生阅读注意要求,在学生掌握了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后,笔者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让他们动手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没有不闻不问,而是四处巡视指导,为学生实验保驾护航,大大提升了实验效率和效果。笔者的适当指导可以减少实验失败成本,确保学生实验安全,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实验的效率。

有效实验是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实验,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既发挥好主导角色,又把握好指导的度。尤其是对于低中年级段的学生,教师的指导可适当多一点,到了高年级,学生的实验能力、经验有所增长,教师可以少一点指导,给学生多一点自主。

四、严把合作关,提升实验力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合作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撑,合作学习彰显了团队的力量,通过同伴互助互学,达到合作共赢、齐学共进的效果,合作学习以其价值优势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成为当前科学课堂的教学常态。

分组实验正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也是实验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把几名学生安排到一起,组成一个实验小组,组内成员分工协作,相互借智借力,共同完成实验任务。然而,经常发现一些科学课堂中,学生分组实验时合作情形不够好,或纪律松弛,或配合不力,小组合作成为少数学生的舞台,优秀生是“操盘手”,学困生是“看客”。为了避免低效合作,提高分组实验的效果,笔者在每一次实验教学中都会严把合作关,组织学生科学分组,指导各小组合理分工,明晰各自的任务职责,力求人人有事做。在分组实验前提出明确的合作要求,在分组实验过程中积极干预指导,管控合作纪律,为学生指点迷津,以提高合作效率,提升合作实验的力度。

五、严把评价关,提升实验温度

“学生都想得到尊重、赏识、掌声和认可。”评价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评价不仅可以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自信,激励学生积极探究。评价是一门艺术,睿智的教师善于评价,通过正面的赏识性评价,唤醒和激励学生,温暖学生心灵,让课堂充满激情,促使学生走向成功。

有效的教学是有温度的教学,笔者在实验教学中,严把评价关,借力评价,激发学生情感,提升实验温度,让冷冰冰的实验变得温暖,增强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提升实验的质效。例如,在教学“点亮小灯泡”一课中,探究、点亮小灯泡是教学重点,笔者先让学生自主想办法并尝试“使小灯泡亮起来”。当有小组动手用实物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时,笔者即时评价说:“第一组真行!率先点亮了小灯泡,请给大家演示一下好吗?”在该组展示交流后,笔者又说:“其他组能否超越他们,让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巧妙的评价,既引出新的实验,又激励学生互相比拼,又激活了实验气氛,提升了实验温度,使学生积极投入实验之中。

让我们严把选材关、设计关、指导关、合作关、评价关,提升实验的准度、向度、效度、力度与温度,缔造小学科学实验高效课堂,让科学实验教学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