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非暴力沟通的策略探讨

2020-06-26张媛王冬杰彭海平

成长 2020年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职院校

张媛 王冬杰 彭海平

摘 要:高职院校师生朝夕相处,如何保持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拟通过非暴力沟通的技巧,对高职院校沟通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非暴力沟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

1 非暴力沟通的基本知识

非暴力沟通由马歇尔·卢森堡提出,即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写为NVC,中文直译为非暴力沟通,意译为爱的语言、长颈鹿语言等。2009年,马歇尔·卢森堡出版《非暴力沟通》一书,通过十三个章节来阐述非暴力沟通的内涵:爱的表达、倾听、请求帮助、表达愤怒、表达感激。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倾听、感受、帮助,来实现非暴力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非暴力沟通的提出基于九个假设:第一,人类有共同的需要;第二,人类所赖以生存的世界已经提供足够的资源用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第三,人类所有行为都是需要被满足的;第四,人类通过自身的情感表达其是否得到满足的状态;第五,每个人都拥有爱的能力;第六,人类生来乐于给予而非索取;第七,人类需要的满足依赖于群体内部的互助;第八,个人的选择是自生动力决定;第九,情绪平静最直接的途径是自我联系。

非暴力沟通基于上述九个假设,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沟通提供了新的理念。下文将根据该九个假设,探讨高职院校的非暴力沟通方法以及方法的执行。

2 高职院校教育运用“非暴力沟通”的策略创新

2.1 高职院校实现法制教育

法制是道德的边界。意为,法制是道德最基础的环节,是最低的道德要求。青少年未进入社会之前,应当进行法制教育,知法以便于懂法,懂法才可能实现用法。而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是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对每个公民的要求。此外,法制教育不仅仅从青少年角度出发,也需从学校和老师层面出发。就学校层面,应当将法制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内容,而非将法制教育仅仅停留在宣传板报上。就老师层面,应当以身践行法制教育,一方面向学生教授法制教育知识,另一方面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在日常教学中,杜绝体罚学生,注重引导学生。本文建议,法制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的考核标准之一,与升学率、就业率等一并成为考察学校的关键点。

2.2 高职院校设立心理辅导机构

高等职业学校开设心理诊所或心理咨询室,可外聘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等从业人员,进行坐班或非坐班式咨询。相较于班主任和其他代课老师,学生对于专业心理咨询师更为信赖,可容易放下防备,向其说出自己的顾虑和心结。老师高职院校开设常态化的心理诊所,有利于向学生提供情绪纾解与倾诉的窗口,心理咨询老师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将学生的情绪合理输出,使学生心理郁结得到缓解,精神紧张逐渐恢复平静。此外,心理学辅导老师也可对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进行培训,增强老师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

2.3 学校内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高职院校可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的概念,在我国教育界并未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教育界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呈上升趋势,心理健康应当成为一个学生、老师、家长、学校共同应对的话题。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学生、家长、老师参与,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明确不良情绪产生的必然性,掌握调整情绪的小方法。这样一来,有利于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识别出自己的情绪问题,认识到情绪问题在所难免,减少自我怀疑,并通过一定的小技巧将自身的不良情绪快速化解,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可能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2.4 全面培育健康的师生关系

学生与老师之间,由于年龄的代际差异,老师和学生天然的层级关系,相较于朋辈之间,师生关系更容易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作为老师,应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并在沟通上把握积极主动性。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理解与配合上的和谐关系,而非建立在强迫与反抗上的打骂关系。高职院校应注重对老师的引导,让老师选择更为合适的方法去处理学生发生的问题。

基于马歇尔·卢森堡提出的非暴力沟通的九个假设,学生是自我请求被满足的需要的,情绪平静是解决问题的良好途径。因此,本文对师生之间的沟通作出如下建议:(1)如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时,老师先做倾听,再做引导与评价,而非一边倒的批评一位学生。并且,在批评教育时,应当注重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老师在解决学生之间的小摩擦时,应当保持情绪的稳定,大吼大叫之下只会增强学生对老师观点的抵触,善意的倾听与平静的解决态度才是更加有效的斡旋方法。(2)如师生之间有一定矛盾时,老师作为成熟的成年人,应当主动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动向,主动化解矛盾。除了倾听与了解的主动姿态外,在言语上,老师也应当注重言辞的适度。

高职院校的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和体育发展情况,此外,学生的精神健康、心理健康也是重要的一环。学校加强法制教育,师生沟通中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

(注:本文为廊坊市2018年度教育规划研究项目,編号201803017)

参考文献:

[1] 江婷.非暴力沟通缓解职业学校师生沟通障碍的实效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246.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高职院校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