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2020-06-24黄百灵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

摘  要:为展望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为我国深化数字经济发展路径提供参考。通过分析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先进计算、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自动化与机器人、网络空间与安全、未來信息通信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新兴数字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揭示发展潜力。发现数字经济驱动了全球化进程,成为国家竞争交点,对专门的支持政策需求强烈。我国需要在支持政策、制定发展路线图、壮大研发机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

关键词:数字经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TN-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0)22-0006-05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lobal Digital Economy

HUANG Baili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  610054,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look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lobal digital economy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epening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digital economy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merg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quantum technology,advanced computing,cloud computing,internet of things,blockchain,automation and robotics,cyberspace and security,futur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big data analysis technolog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cale of global digital economy and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It is found that the digital economy has driven the globalization process and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national competition,and has a strong demand for special support policies. China needs to continue to make efforts in supporting policies,formulating development roadmaps,expanding R & D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digital economy;information technology;digital technology;artificial intelligence

0  引  言

数字经济是一种主要依靠数字技术运行的经济,是依靠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支持的由全球经济活动、流程、交易以及人、企业、设备等之间的交互而形成的庞大全球网络,在这种经济体系下,借助数字媒体、互联网或万维网等平台可以达成规模巨大的业务交易[1]。在数字经济社会,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将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各类数字技术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及核心竞争力,网络平台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高速的数据传输网络成为基本需求,整个社会具有显著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虚拟化特征[2]。数字经济社会中影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交流的物理空间距离概念逐步弱化,线上交互将越来越频繁和便捷。据联合国发布的《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Digital Economy Report 2019)显示,在收集、使用和分析大量机器可读信息(数字数据)能力不断提升的推动下,数字经济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这些数字数据来自各行各业的各种数字平台上进行的个人、社交和商业活动足迹。

目前,数字经济相关的经济术语尚缺乏被业界普遍接受的定义。随着数字技术支撑着越来越多的交易,数字经济与整体经济的功能越来越密不可分。数字经济所特有的技术和经济特征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3]:第一,数字经济的核心和基础,包括半导体和处理器等基础创新,计算机和电信设备等核心技术,以及互联网和电信网络等支持性基础架构。第二,数字和信息技术(IT)部门,生产依赖于核心数字技术的关键产品或服务,包括数字平台、移动应用程序和支付服务。数字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些部门创新服务的影响,这些创新服务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并可能对其他部门产生潜在的溢出效应。第三,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字产品和服务的更广泛的数字化部门。当前,许多经济领域正处于逐步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当中,包括具有数字功能的部门,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的活动或商业模式已经出现并正在转变。典型的例子包括购物、贸易、金融、媒体、旅游和运输部门等。

总的来说,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尚处于初期阶段,互联网和物联网是数字经济的主要特征,数字经济的发展还需数字技术的持续创新作为有力支撑,以满足各行各业对数字技术越来越高的需求和要求。笔者所在电子科技大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就是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具有显著影响力,在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方面拥有强劲的实力。为此,本文首先对新兴数字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梳理,厘清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其次统计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规模,揭示发展潜力;最后讨论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并为我国谋划数字经济未来发展路径提供参考借鉴,以期使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地位。

1  前沿数字技术发展现状

数字经济的发展与众多前沿技术的进步紧密相关,其中包括一些如区块链、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面向软件的关键技术,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面向用户的设备与3D打印机和可穿戴设备等,以及面向机器的专用硬件,例如物联网、自动化系统、机器人技术和云计算等。笔者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以及国际重要组织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发现新兴数字技术主要可以归纳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先进计算、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自动化与机器人、网络空间与安全、未来信息通信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领域[3,4]。

1.1  人工智能

第一,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性战略,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目前已有35个国家(占全球GDP的90%以上)出台了明确的人工智能战略,关注的焦点在于数据与计算资源、人才培养、技能培训与再就业、军事应用等[5]。第二,人工智能的算力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算法性能在16个月即可翻倍,高于摩尔定律18个月才翻一番的发展速率[6]。第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迁移学习、共识等已成为当下最新前沿[7]。第四,人工智能正向第三代迈进,第三代人工智能将充分利用的四个要素是知识、数据、算法和算力,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是典型特征。目前人工智能的代表性突破无不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例如英国深度学习(DeepMind)团队在2020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阿尔法折叠”(AlphaFold)方法成功预测蛋白质氨基酸线性链折叠为3D蛋白质结构的过程[8],攻克了生物学领域的一大难题。

1.2  量子科技

首先,科技强国竞相布局。量子科技成为事关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战略领域,科技强国纷纷启动相关战略规划,推进在量子科技领域进行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工程化攻关的一体化布局。例如,欧盟在2018年发布“量子技术旗舰计划”,美国在2018年颁布《国家量子计划法》、2020年发布《美国量子网络战略构想》,英国在2015年发布“量子技术国家战略”,俄罗斯在2019年提出“国家量子行动计划”。在我国,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其次,突破性创新态势显著。在量子通信领域,2020年6月,中科院“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2020年6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9],中科院在量子通信方面持续引领世界,在量子计量领域正在酝酿颠覆性突破,商业化前景显现,开始引起投资者关注。2019年10月,谷歌宣布实现量子霸权;2020年9月,霍尼韦尔量子计算机突破QV128。

1.3  先进计算

自从国际超级计算能力达到P级计算(千萬亿次计算)之后,各国已经开始瞄准下一个性能目标——E级计算,即百亿亿次计算,每秒钟可执行1018次双精度浮点计算。2020年6月23日,TOP500组织发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强榜单中,从超算数量方面来看:中国226台超算系统登录榜首,美国114台超算系统排名第二,日本30台超算系统位列第三。从超算运算能力方面来看:美国超算算力占比28.7%登录榜首,中国超算算力占比25.5%排名第二,日本超算算力占比23.7%位列榜三[10]。

1.4  云计算

云计算在过去20多年,不论是在私有领域还是在公共领域都取得了急剧增长,私有云企业数量呈现出除指数级增长态势。20年前,价值达10亿美元的新兴私有云公司数量为0,直到2008年才仅有一家私有云公司LinkedIn的估值达到10亿美元,而到2020年2月,全球私有云独角兽数量已达到86家[11]。

1.5  物联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不断增长的与互联网连接的设备,例如传感器、仪表、射频识别(RFID)芯片和嵌入在各种日常物品中的其他小工具,使它们能够发送和接收各种数据。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广泛用于电表,用于制造业、畜牧业和物流业商品的RFID标签,在农业中用于监视土壤和天气状况,以及可穿戴设备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经济的壮大,物联网将与人的生活方方面面实现深入融合。

1.6  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是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一种形式,是加密货币的底层技术。目前,已有许多国家发布了区块链行业相关的政策或法规,各国政府积极布局区块链产业,推进项目落地。世界各国布局的区块链项目数量高达150余项,强调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荷兰、韩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政府推动项目数排名前五位[12]。

1.7  自动化系统与机器人

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将在工业、交通、物流、日常生活、战场、教育等方面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升级,诸多传统工作岗位将被机器取代,进而引发经济、社会与就业问题。《2019年OECD就业展望》报告指出,未来20年全球将有近一半的岗位被自动化系统与机器人替代或者发生重大转型[13]。在此过程中,机器学习、传感器与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等代表性技术的发展水平将决定自动化系统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

1.8  网络空间与安全

网络空间正逐渐成为国家之间,特别是大国博弈的重要领域和工具,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议题。随着数字经济进程的不断深入,人类社会对数字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也就愈发凸显。网络自身的系统安全、网络病毒攻击、网络犯罪、网络虚假信息、网络舆情治理等问题都给网络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1.9  未来信息通信

5G技术具有高速、低延迟和高容量的优点,将对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活动等产生颠覆性变革。随着其在商业领域的跨行业、跨界别的广泛运用,智能互联将日益广泛,人们与物理世界的联系也将进入全新体验阶段,人与物的联系更加紧密。无人驾驶、智慧生活方式、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产业将得以长足发展。特别是未来6G技术将实现网络无处不在、时刻在线的物网融合时代,6G将与区块链、云计算结合,打造数字孪生世界。

1.10  大数据分析

近年来,大数据的重要性迅速提升,大数据在驱动组织决策中的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公司将投资重点放在大数据分析上,以期获得重要的解决方案建议,从而最终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迄今为止关于大数据的研究重点仍在于大数据的技术方面,而对其带来的组织变革以及战略利用方式的关注还很少[14]。当前大数据分析显现出五大趋势:计算和数据分离成为默认选择,云数据仓库的光芒逐渐消失,数据湖比数据仓储更具效用,数据隐私和治理引起关切,成本控制和数据治理需求不断增加[15]。可利用的数据、可获取的数据、气候变化数据、数据库服务、连续的情报、干净的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等将成为大数据领域关注焦点[16]。

2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概览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受到疫情的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2.1  全球发展趋势

全球互联网协议(IP)流量已从1992年的每天约100 GB增长到2017年的每秒超过45 000 GB。从专利角度,根据OECD对信息与通信技术专利的定义[17],在IncoPat专利数据库检索2011—2020年ICT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可见,10年间全球总计公开ICT发明专利数量1 059万件,占全球同期公开发明专利总量的17.6%。如图1所示,ICT发明专利公开数量逐年稳步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3%。尽管如此,世界仍只是处于数字经济的早期阶段。预计到2022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首次上网以及物联网(IoT)的扩展,全球IP流量预计将达到每秒150 700 GB[3]。

在全球范围内来衡量数字经济的规模是存在困难的,一方面原因是缺乏准确的定义,另一方面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数据缺失。狭义来讲,数字经济实质为数字服务和平台经济,广义来讲,数字经济还涉及电子商务、工业4.0、算法经济、精细农业、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18]。如此估算,全球数字经济的规模大概占全球GDP的比例为4.5%至15.5%。

2.2  国家竞争格局

从国家层面统计,美国和中国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仅中美两国一起的数字经济规模就占全球数字经济总量的40%。50%的物联网投入、75%的云计算市场、世界70个最大数据平台的90%被中美两国占据。从狭义角度计算,2017年中国和美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和6.9%,如果从广义角度计算,这两个比例则分别为30%和21.6%[3]。据欧洲高等商学院(ESCP Europe)发布的《2020年数字崛起者报告》(Digital Riser Report 2020)显示,世界各国(地区)数字竞争力在动态变化中,过去3年间在数字竞争力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数字竞争力显著提升,而美国竞争力则呈下降态势[19]。过去10年间ICT发明专利申请数角度分析如图2所示,中国在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上以明显优势处于全球领先,中美两国的ICT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56.2%。日本和韩国位居第三和第四。

从图3TOP10国家(地区)ICT发明专利年度发展态势可见,仅有中国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美国在2013年超过日本后,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专利年申请数量。因此,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ICT专利申请数量的优势将越来越大,扩大对其他国家(地区)的专利数量优势。然而,我国进入TOP10的专利申请人却并无绝对优势,如图4所示,TOP10专利申请人有5家来自美国(高通、IBM、英特尔、苹果、微软),韩国(三星、LG)和中国各2家(华为和中兴),日本1家(索尼)。

图2  申请人来源国家(地区)TOP10

图4  TOP10申请人

2.3  技术市场规模

从技术领域层面,据WTO预测2022—2026年,区块链领域投资将急剧增长,2027—2030年将实现爆炸式增长,全球达到3万亿美元[20]。2018年已有86亿设备连入互联网,超过当年网民数量(57亿),预计到2022年,全球物联网接入设备将达到220亿[21]。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领域预计在2030年将催生新的价值13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为GDP的年度增长贡献1.2%的额外收益[22]。2020年全球5G服务市场规模估计已达到414.8亿美元,未来7年将实现43.9%的年增长率。预计到2025年,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将成为5G应用的引领地区,为了在广泛的发展中国家普及物联网,则需要加大对5G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23]。

3  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5G、区块链、先进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逐步广泛应用,数字经济形态变得越来越清晰,强大的数字经济业态正在形成。鉴于数字经济极高的发展潜力,支撑其发展的前沿数字技术的不断突破,本文就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3.1  数字经济驱动全球化进程

5G的商用是数字技术给经济业态带来变革的关键标志,5G支撑的大容量、高速率、低延时的物联网,将使人与物之间实现多维度关联,全新的经济形态将不断涌现,经济发展的范式或将迎来重大变革,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指标也会相应更新。与此同时,地理空间对人与物的影响将逐步弱化,在高速和高容量的物联网中,人们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和利用分布在全球各个角落的可用资源,人类将更加趋近全球化。数字经济将成为推进和促进全球化发展的核心经济形态,由此判断,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大趋势也将得以不断巩固和深化。

3.2  核心数字技术将成为大国竞争焦点

如果从广义角度来计算,数字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例已高达15.5%,预期该比例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还将持续增长。随着数字经济的来临,强大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乃至6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对决定一个国家的全球科技、经济、安全竞争力至关重要。例如,美国过去长时间在多数领域均处于全球引领地位,待中国5G技术取得全球领先后,就遭到了美国为首的全面打压,其目的就是通过打击我国5G产业发展来寻求阻挠我国数字技术在全球推进的步伐,阻碍中国技术在全球数字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大国的竞争,本质是高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的竞争,目前我国华为和中兴等企业在全球数字技术领域已确立了较强的竞争力,不仅专利申请数量处于全球领先行列,在5G等产业市场竞争方面也擁有强劲的竞争力。随着企业自身实力的提升,未来将在全球范围内面临越来越高水平、更激烈的竞争。

3.3  疫情流行叠加影响

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世界各国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应对危机方面的潜力得以释放。在线教育、远程办公、远程学习和电子商务在疫情中得以加速普及,世界各国对数字技术的依赖性显著增强,企业对数字工具的使用明显增加。与此同时,数据收集、处理、共享、安全、可获取性等问题凸显,数字技术的发展体现出更具包容性的特征。目前疫情还在全球范围内延续,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可贸易程度,降低贸易成本,弥补跨空间交流受限的不足,维护产业链,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下行的影响。从长期发展愿景来看,在后疫情时代、即便待疫情完全过去以后,全球受此疫情经验和教训的启发,也会持续加大对数字技术的支持力度,不断壮大数字经济产业。

3.4  迎接数字时代到来的政策准备

成功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已成为提升国家数字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原因,经合组织(OECD)国家正在加强研究针对数字化转型的政策,目前已有34个OECD国家制定了国家数字战略,以加强政府最高层的政策协调[24]。从数字经济的范畴可以看出,数字时代将影响创新全过程和成果,要求各部门之间具有极高的协作性,从而促成全产业链的协同。除了市场自身发挥作用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政府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需要国家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来推进数字化转型。例如,支持各部门增加在数据处理方面的投入,长期培训数字化转型所需的专业人才,打造服务创新场景或业态,引导符合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的就业模式。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壮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数字技术也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取得颠覆性突破,数字经济的实施路线图也会受到数字技术前沿的动态变化而不斷优化升级。

4  结  论

综合前文所述,全球范围内数字技术快速进步,数字经济规模蓬勃发展,世界各国对发展数字经济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别是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转型,推动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步伐。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将极大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数字产业化也将不断催生新的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我国在5G、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已取得了全球领先的优势和基础,在“十四五”及面向2030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需要注重考虑以下几点:第一,要着重强化对发展数字经济的支持力度,出台相适应的支持政策,持续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布局6G等未来核心技术,依托数字技术优势维系和持续融入全球化。第二,要制定紧跟技术前沿、灵活适用的数字经济发展路线图,确保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和方向的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第三,支持从事数字技术研发的科研院所和企业,特别是高科技领军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技术最前沿与国际同行领军企业展开巅峰较量,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型企业,形成我国未来一定时期内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坚力量。第四,持续培养和吸引数字技术人才,包括领军人才、基础研究人才、技术研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等。

参考文献:

[1] Business jargons. Digital Economy [EB/OL].[2020-09-30].https://businessjargons.com/digital-economy.html.

[2]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J].大数据时代,2020(12):26-37.

[3] UNCTAD. Digital Economy Report 2019 [R/OL].[2020-10-01].https://unctad.org/webflyer/digital-economy-report-2019.

[4] 陈云伟,曹玲静,陶诚,等.科技强国面向未来的科技战略布局特点分析 [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0,42(1):5-37.

[5] Holon IQ. The Global AI Strategy Landscape [EB/OL].(2019-04-26).https://www.holoniq.com/notes/the-global-ai-strategy-landscape/.

[6] HERNANDEZ D,BROWN T B.Measuring the Algorithmic Efficiency of Neural Networks [EO/OL].(2020-05-08).https://arxiv.org/abs/2005.04305?context=cs.CV.

[7] 唐川,秦小林,李若男,等.国际人工智能研究前沿及演进趋势——基于对人工智能期刊论文的突变术语探测分析 [J].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2019,1(6):121-134.

[8] SENIOR A W,EVANS R,JUMPER J,et al. Improved 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 using potentials from deep learning [J].Nature,2020,577(7792):706-710.

[9] YIN J,LI Y H,LIAO S K,et al. Entanglement-based secure quantum cryptography over 1,120 kilometres [J].Nature,2020,582(7813):501-505.

[10] Top500. TOP500 Event at ISC High Performance 2020 Digital [EB/OL].(2020-06-23).https://www.top500.org/news/top500-event-isc-high-performance-2020-digital/.

[11] DEETER B,ROBINSON E,CATLETT H,et al. State of the Cloud 2020 [R/OL].[2020-10-10].https://www.bvp.com/atlas/state-of-the-cloud-2020.

[12] 郭滕达.美国推动区块链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0,42(5):558-566.

[13] OECD. OECD Employment Outlook 2019 [R/OL].[2020-10-08].http://www.oecd.org/employment-outlook/2019/.

[14] MIKALEF P,PAPPAS I O,KROGSTIE J,et al. Big data analytics capabilities: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Information Systems and e-Business Management,2018,16(3):547-578.

[15] SHIRAN T. Predictions 2021:Five Big Data Trends You Should Know [EB/OL].(2020-12-03).https://www.dremio.com/predictions-2021-five-big-data-trends-you-should-know/.

[16] DAS P. Top Trends In Big Data Analytics That Will Dominate In 2021 [EB/OL].[2020-11-10].https://www.analyticsinsight.net/top-trends-in-big-data-analytics-that-will-dominate-in-2021/.

[17] OECD iLibrary. ICT:A new taxonomy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 [R/OL].[2020-10-03].https://www.oecd-ilibrary.org/science-and-technology/ict-a-new-taxonomy-based-on-the-international-patent-classification_ab16c396-en.

[18] BUKHT R,HEEKS R. Defining,Conceptualising and Measuring the Digital Economy [J].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s Research Journal,2018,13(2):143-172.

[19] ESCP Business School. Digital Riser Report 2020 [R/OL].[2020-10-03].https://digital-competitiveness.eu/wp-content/uploads/ESCP_Digital-Riser-Report_2020-1.pdf.

[20]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orld Trade Report 2018——The future of world trade:How digital technologies are transforming global commerce [R/OL].[2020-10-03].https://www.wto.org/english/res_e/publications_e/world_trade_report18_e.pdf.

[21] Ericsson. Ericsson Mobility Report November 2018 [R/OL].[2020-10-03].https://www.ericsson.com/assets/local/mobility-report/documents/2018/ericsson-mobility-report-november-2018.pdf.

[22] ITU.Assess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L].[2020-10-05].https://www.itu.int/dms_pub/itu-s/opb/gen/S-GEN-ISSUEPAPER-2018-1-PDF-E.pdf.

[23] Grand View Research. 5G Services Market Size,Share & Trends Analysis Report By Communication Type (FWA,eMBB,uRLLC,mMTC),By Vertical (Manufacturing,IT & Telecom,Healthcare),By Region,And Segment Forecasts,2021-2027 [R/OL].[2020-10-01].https://www.grandviewresearch.com/industry-analysis/5g-services-market.

[24] OECD. OECD Digital Economy Outlook 2020 [R/OL].[2020-10-01].https://www.oecd.org/industry/oecd-digital-economy-outlook-2020-bb167041-en.htm.

作者簡介:黄百灵(1979—),女,汉族,云南个旧人,讲师,办公室主任,硕士,研究方向:综合管理。

猜你喜欢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