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对策探析

2020-06-24杜敏

记者摇篮 2020年6期
关键词:融合对策新媒体

杜敏

【摘要】电视民生新闻属于我国传统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形式之一,其本质上带有一定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各种网络化新闻传播形式的出现,民生新闻的传播力受到了明显挤压,收视份额不断缩减。本文简要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 民生新闻采编 融合对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公众获取信息动态的便捷性有明显提升。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采编工作是体现广播电视节目价值的关键,促进采编方式的多样化才能满足公众不同需求,从根本上提高民生新闻节目质量水平。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电视节目种类的增长使民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行业茁壮成长,并对传统媒体发起了冲击。对此,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采编工作的多样化具备显著价值。

一、民生新闻在新媒体技术时代下的发展困境

1.收视率明显下降。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虽然积累了许多用户,但是大多数用户都属于中老年人,年轻人普遍采用互联网方式实现信息的获取,所以年轻人的信息获取途径并不单一,电视只是其中占比不高的一种。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原本主要借助电视进行传播的民生新闻在受众数量方面不断减少,这种分流必然会导致用户数量的减少以及收视率的下降,在大量终端设备、信息传播网站及传播个体的影响下,电视民生新闻的收视率必然会不断下降。

2.传播时效性较差。互联网本身属于一个开放、公开的平台,在互联网中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主体,再加上互联网中的信息传播不受地点与时间的约束,在这些条件下新闻在互联网中可以快速且及时地传播,时效性较强,尤其是部分博人眼球的新闻在短时间内成为爆炸性新闻,传播速度呈几何级增长。

对电视民生新闻而言,因为电视播放有固定的时间,再加上素材的加工与处理需要时间,导致许多早上发生的新闻晚上才能播出甚至是隔天播出,时效性较差必然会导致电视民生新闻在传播信息时存在传播范围小与效率低的问题,在新媒体时代下也不具备信息传播竞争力。

3.缺少互动性。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特征在于观众被动接收信息,很难实现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在电视新闻模式下,用户很难实现对新闻事件的点评或讨论,也就是用户只能机械性地接收相关信息。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在网络中可以随时浏览新闻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中的留言等功能实现对新闻信息的及时评论,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的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沟通交流。

二、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对策

1.优化民生新闻采编方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传统媒体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电视媒体的持续发展,工作人员在民生新闻采编中应该引人新型的采编方式。对当前实际情况分析可知,电视台在民生新闻内容及制作方式等方面都较为固定。电视节目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制作不同的方案,充分考虑到观众的需求,提升节目的收视率。

2.提升节目策划水平。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策划方面也必须有所创新。要遵循新闻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原则。在选题上要选取那些具有广泛社会意义,具有局部指导意义,能从宏观和微观上解读政策,解疑释惑,引导舆论。要从贴近百姓,关注民生人手,真正架起党、政府和人民群众间的桥梁和纽带。民生新闻应当遵循“三贴近”原则,拓宽题材选择的广度,将关注点放在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事件,展现社会现实和人的生存状态,揭示人类普遍的生存价值和道德意义,引起人们普遍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策划中一定要吃透“两头”,兼顾“上下”,既要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更要反映百姓的所思所想。既当好党和政府喉舌,又要不断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制作团队要有意识强化节目策划的创新力度,提升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借助热线电话、观众现场提问及微信微博平台等方式实现与观众的互动。按照节目主题对节目场景进行创新布置,借助环境的真实性更好地激发观众的参与度。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阔采访报道思路,发掘新的触发点。内容要靠形式体现,没有一个好的形式,选题再高明也会被平常的形式所掩盖,是选择现场报道,还是新闻特写、新闻述评,还是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都要通盘考虑。同时还要注意选择独特新颖的报道角度作为切入点,力求以新引人人胜,真正体现出策划的魅力。

3.提高采编的艺术性。采编人员应掌握高超的采编艺术,在民生新闻的创作中,要增强画面思维,用自然、朴实的纪实手法来拍摄,提倡更多地运用现场同期声、跟拍、抓拍等纪实手法,注重画面思维的新闻作品将更加生动、现场感更强,能够有效拉近节目与观众的距离。一个好的电视民生新闻应该既有对现实的观察和描述,又有對根源的探讨和思考,将新闻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叠加、推进,引发观众的共鸣。

为了充分调动受访者参与话题的积极性,在采访前,要掌握受访者的个人信息,做好提前规划,从受访者的角度出发设计问题,注意语言组织的合理性和逻辑性。良好的采编状态是记者的基本职业素养。采编状态的调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是采访前就对采编内容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出现失误。二是明确主题,便于访谈中合理把握情感,和观众产生强烈共鸣。在策划主题上要把握新闻的真实性,策划以事实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以达到最佳报道效果为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台民生新闻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是必然趋势。民生节目在新媒体时代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形态,新闻采编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的采编能力,创新节目的形式,使节目更有特色,满足受众需求。

(作者单位:德阳市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徐艺.新媒体背景下少儿电视节目实现寓教于乐的对策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113-114;[2]高川.嫌介融合与电视新闻编导的思维创新对策研究[J].科技传播,2019,15(15):144-145:[3]王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困境与对策探讨[J].记者观察:下,2018,31(10):155-155.

猜你喜欢

融合对策新媒体
农机和农艺技术融合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对策
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对策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对策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