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药用氯化钙中氯化钙含量分析方法

2020-06-24李庆会张君唐钦鑫王霜

天津化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氯化钙药用研磨

李庆会,张君,唐钦鑫,王霜

(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450)

药用氯化钙是医药化工行业的重要品种之一,主要供医药工业用于补钙,也用作抗过敏性和消炎药、电解质平衡剂,属氯化钙中的高端产品。在药用氯化钙产品质量标准中,氯化钙含量是评价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检测方法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配位滴定法,样品的粒径大小以及检测过程中的滴定速度对检测结果都有影响。因此选择最佳的测定条件、提高测定准确度,对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有重大意义。

1 实验方法

1.1 检测方法

1.1.1 检测原理

利用Ca2+在碱性溶液中与乙二胺四醋酸二钠生成稳定的配合物,以钙紫红素为指示剂,采用配位滴定法测定药用氯化钙中氯化钙含量。

1.1.2 试剂

氢氧化钠试液:取氢氧化钠4.3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钙紫红素指示剂(1%):取钙紫红素0.1g,加无水硫酸钠10g,研磨均匀,即得。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9g,加适量的水,使溶解成1000mL,摇匀。

1.1.3 分析步骤

取本品约1.5g,置贮有水约10mL 并称定重量的称量瓶中,精密称定,移置100mL 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锥形瓶中,加水90mL、氢氧化钠试液15mL 与钙紫红素指示剂约0.1g,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转变为纯蓝色。每lmL 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 7.351mg 的 CaCl2·2H2O[1]。

1.1.4 含量计算

氯化钙含量以氯化钙(CaCl2·2H2O)的质量分数计,数值以%表示。

式中:V—消耗 EDTA 的量,mL;c—EDTA 的摩尔浓度,mol·L-1;m1—称量瓶、水总质量,g;m2—称量瓶、水、供试品总质量,g;147.02—氯化钙的摩尔质量,[CaCl2·2H2O],g·mol-1。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2]。

1.2 实验方案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样品粒度、滴定速度对氯化钙含量的影响,并对精密度进行检验。

1.2.1 样品粒度对氯化钙含量的影响

取一定质量的成品药用氯化钙,充分混匀后分为三份,一份用于直接测定氯化钙的含量,一份进行筛分后测定氯化钙的含量,一份经研磨后进行测定。按照分析步骤1.1.3,每个水平取三个样品进行测定。样品粒度对氯化钙含量影响实验方案如表1。

表1 样品粒度对氯化钙含量影响实验方案

1.2.2 滴定速度对氯化钙含量的影响

对研磨后的药用氯化钙(C)进行含量测试,考察不同滴定速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案见表2。

表2 滴定速度对氯化钙含量影响实验方案

1.2.3 精密度检验

在最佳的滴定速度下,对成品药用氯化钙(A)与研磨后的药用氯化钙(C)进行含量测试,将样品A-1 与C-1 按照分析步骤1.1.3 平行测定5次,检验精密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样品粒度对氯化钙含量的影响

不同样品粒度下氯化钙含量测定结果如表3 所示。

由表3 可知,同样混合均匀的样品在进行粒度筛分与研磨后得到了不同的钙含量。未进行处理的成品氯化钙含量高于不同粒径的,而研磨后的高于未处理的。研磨后的氯化钙三个平行样所测得结果标准偏差较小。

表3 样品粒度对氯化钙含量影响实验结果

对样品粒度因素对氯化钙含量的影响进行方差分析。表4 为方差分析结果。

若F>F0.01(df1,df2),则该因素对试验结果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用两个“*”号表示;若F0.05(df1,df2)<F<F0.01(df1,df2),则该因素对试验结果有显著的影响,用一个“*”号表示;若F<F0.01(df1,df2)时,则该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显著,不用“*”号。

表4 方差分析表

F0.05(df1,df2)=F0.05(6,14)=2.85,F0.01(6,14)=4.46。由表4,F=17.51>F0.01(6,14),故,样品的粒度对氯化钙含量的测定有非常显著影响。

因此,将成品氯化钙研磨后进行含量测定可使测定结果较为均一。

2.2 滴定速度对氯化钙含量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的乙二胺四乙酸配位滴定法,在滴定过程中钙离子与EDTA 发生配位反应。不同滴定速度下,配位反应速度的不同易导致滴定终点出现偏差。为减小滴定速度造成的偏差,对不同滴定速度下氯化钙的含量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表5 所示。

表5 滴定速度对氯化钙含量影响实验结果

由表5 可知,随着滴定速度的增大,氯化钙含量减小。这是由于较快的滴定速度使EDTA 不能均匀分散而致局部浓度较高,夺取了溶液中与钙紫红素形成的配合物中的钙离子,使滴定终点提前出现,导致了偏差的形成。

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 所示。

表6 方差分析表

F0.05(df1,df2)=F0.05(2,6)=5.14,F0.01(2,6)=10.92。由表4,F0.05(2,6)<F=7.77<F0.01(2,6),故,滴定速度对氯化钙含量的测定有显著影响。

综合考虑滴定结果与滴定效率,选取6~8 mL/min 为最佳滴定速度。

2.3 精密度检验

在6~8 mL/min 的滴定速度下,对成品氯化钙及研磨后的氯化钙进行精密度检验,结果如表7。

由表7 可知,研磨后的氯化钙在6~8 mL/min的滴定速度下的测定结果精密度较高,既满足了药用氯化钙质量标准中氯化钙含量的控制,也为药品生产的均一性检验做好了分析方法的准备。

表7 精密度测定结果

3 结语

药用氯化钙的含量作为质量标准的重要指标,对其分析方法进行探讨具有较大意义。通过对不同粒径的氯化钙进行含量分析,以及考察不用滴定速度对含量的影响,获得了最佳样品处理方式及滴定速度,即:将成品氯化钙进行研磨、滴定速度控制在6~8 mL/min,所测得的氯化钙含量较为精确,具有较高的精密度。

猜你喜欢

氯化钙药用研磨
氯化钙抑尘技术在司家营露天采场道路的研究与应用
煤泥研磨脱泥浮选试验研究
石材板材研磨与抛光的准备与实操
药用矿物及其在河北省分布概况
制作奇幻的“水晶球”
制作奇幻的“水晶球”
研磨式谷物加工农具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切石研磨系统的创新设计
中国将拉开药用辅料行业的整合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