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创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06-24米哈热班吐尔洪

关键词:心衰通气机械

米哈热班·吐尔洪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新疆 昌吉 8311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116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58)和研究组(n=58)。研究组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45~79岁,平均(60.45±5.78)岁;对照组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47~80岁,平均(62.15±5.9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检查并做好抗感染准备。研究组行有创机械通气对患者进行治疗,用顺阿曲库铵抑制自主呼吸,连接BP840呼吸机,经口给予气管插管,控制3分钟的氧气通入。辅助机械通气,其中参数调节为:呼吸频率为13~17次/min,静脉注射0.5~1.0 mg/(kg·h)丙泊酚,半小时调整其吸氧浓度85%~95%,吸呼比为1:1.8~1:2。观察患者自主呼吸稳定情况,中途持续静脉注射药物,待稳定立即停止使用。如若病情出现好转现象,观察患者呼吸功能、血气分析、心率、自主吸气压及血压稳定情况,即可撤机。对患者机体进行1~2天的相关指标观察,明显好转之后再拔管。

对照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其为呼吸频率在14~16次/分的伟康BiPAP Vision型呼吸机,气压力控制在5 cmH2O,模式为S/T。根据患者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做出相应调整,避免患者出现不良情绪,不利患者康复。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率(HR)、血气分析指标(PaCO2、pH、PaO2)、无创氧饱和度(SaO2)及呼吸频率(RR)指标,分析其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相关指标的比较

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相关指标的比较( ±s,pg/mL)

表1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相关指标的比较( ±s,pg/mL)

指标 研究组(n=58) 对照组(n=5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PaCO2(mmHg) 59.12±4.78 40.46±3.45 60.12±5.43 50.34±4.72 SaO2 40.13±6.37 26.05±5.79 38.12±6.52 30.16±5.24 HR(次/min) 139.07±25.13 98.12±15.76 140.78±25.63 109.54±18.69 RR(%) 78.32±4.10 95.01±1.32 79.12±4.05 90.21±2.34 pH 7.20±0.19 7.40±0.07 7.21±0.16 7.30±0.09 PaO2(mmHg) 43.19±7.01 80.52±5.13 43.18±6.75 73.10±5.18

3 讨 论

急性左心衰的全称为急性左心心功能不全,具有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征,该疾病属于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因在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负荷增加,进而导致肺循环力上升加快,较短的时间内心排血量显著下降[1]。该病具有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征,如果不及时进行救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随着医疗科技飞跃发展,临床上对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治疗越发重视,有创机械通气作为首选治疗方式,有效纠正缺氧患者低氧状态,安全性高,降低患者死亡率。其作用机制为①扩张呼吸道和减少肺泡萎陷;②缓解肾上腺素的刺激;③降低呼吸肌的耗氧量等,短时间内控制病情恶化,更好的挽救患者生命[2]。

综上,,研究组行有创机械通气,对照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前者的血气分析指标(PaCO2、pH、PaO2)、心率(HR)、无创氧饱和度(SaO2)及呼吸频率(RR)显著优于后者,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此采用有创机械通气,其疗效更佳,改善低氧状态、心力衰竭症状及改善患者临床的相关指标,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心衰通气机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调试机械臂
不通气的鼻孔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