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空调维修》教学模式实践

2020-06-23倪海腾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汽车空调职业能力

倪海腾

摘 要: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是我国职业教育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本文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教学理念,根据汽车维修岗位的职业标准,介绍了《汽车空调维修》的“问题式”“项目技能训练”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三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 职业能力 汽车空调 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是我国职业教育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它由德国的职业课程理论发展而来,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姜大源教授和赵志群教授。姜大源教授认为“一个职业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赵志群教授認为“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学结合”,“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由此可见,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对于提升职业能力非常重要。[1]

一、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

1.职业能力的概念

不同国家对于职业能力有不同的理解。英美国家职业能力的概念主要来源于职业培训,认为职业能力是通过考核可确定的、针对具体职责的技能与绩效。德国按照行动导向的学习理念,将职业能力定义为职业行动能力,即个体在职业工作、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的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我国杨学为主编的《中国考试大辞典》对职业能力的定义是“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包括一定的技术水平、社会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协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对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职业教育观与课程观。目前我国职业课程主要受德国及美国的影响,以行动导向的职业课程体系为主。[2]

2.工作过程的特点

何为工作过程?姜大源教授认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它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出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包含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工作手段、工作组织、工作产品、工作环境与工作结果等要素。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工作过程的各个要素,并把他们有机结合。[3]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空调维修》教学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是行动导向教学,其特点是课程目标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目标与职业能力对接,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以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汽车空调维修》的教学是汽车维修岗位的空调维修项目,因此,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主要以汽车4S店及维修工厂的实际维修流程来开展。因此,在教学前笔者对周边的4S店及维修工厂的工作流程及常见的汽车空调故障及其诊断维修的实操知识进行调查研究,确定典型的维修任务与教学计划,采用分组模拟工厂的形式,教学过程参照行动导向的“明确任务—计划—决策—实施—检查控制—评估”六步法来开展。

三、基于工作过程《汽车空调维修》教学模式

1.“问题式”教学模式

问题式教学是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马丘什金、马赫穆托夫等提出的一种发展性教学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概念是问题情境,教学的关键在于刨设问题情境,主要特点是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关思维过程的心理学规律,达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问题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线索,教师首先给出一个学生无法运用原有知识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原有知识与问题的矛盾与冲突,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新知识与新方法。因此它需要学生应用已习得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水平,并要贴近学生思维力的最近发展区。图1 是笔者根据“问题式”教学方法设计的教学流程图,根据这一流程图(   代表教师的活动,   代表学生的活动),按照这一流程,在上课时,教师首先给出了汽车低速行驶空调制冷效果差的现象,学生根据现象产生问题情境,然后教师根据这些问题情境布置问题作业让学生思考,学生根据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可能存在的制冷剂不足或过多、循环系统密封性差及继电器或温度传感器损坏等问题假设, 然后对假设进行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单从原来制冷剂及系统密封性等知识根本解决不了目前汽车空调存在的故障,因此就激起了他们探究新知的兴趣与欲望。教师正好抓住这一机会与学生一起分析汽车空调冷凝器散热能力变差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在推理及假设过程中的错误,然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空调散热器风扇的检修新知识。

2.项目技能训练模式

这里的技能训练是指职业技能训练,《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谢新观,1999)认为职业技能训练“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使受训人员通过反复练习,形成熟练的技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职业技能训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职业技术学校与普通学校的主要区别。项目教学最早见于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合著的《项目教学法》。它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项目技能教学模式以职业技能为目标,主要针对某一个项目如更换滤清器、清洗空调格、更换雪种等进行反复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某个专项技能,通过一个个技能的掌握,掌握汽车维修项目的所有技能。在项目技能训练模式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进行项目分析、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评价,学生在项目技能训练过程中,不仅完成了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提升了各方面技能,实现了综合能力的发展。图2 是笔者根据项目技能训练模式设计的教学流程图,按照这一流程,在教授一个维修单项技能时,教师首先确定维修项目,制定了相关要求,然后将任务书发给已经分好组的学生。学生在接到任务后进行资料的查找、讨论及制定维修方案,然后进行方案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及教师对方案提出点拨式建议或者评价。然后小组对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后进行实操,最后分小组进行汇报,由其他小组成员及教师实施评价。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维修方案由小组共同讨论制定,但是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单独完成实操,以达到全体学生均掌握实操技能的目的。

3.混合式教学模式

学校与企业合作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了更好地将汽车空调维修工作过程在教学上呈现,除了建立模拟维修工厂、运用汽车维修实训室进行教学外,还可以采用校企联合教学的模式,将汽车维修企业的实战经验与师资引入教学。当前互联网技术比较发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解决企业专家无法抽身到校实施现场教学的困难。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将线上资源及线下活动有效整合,还可以通过网络连线企业专家,进行在线实战教学,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及师资。混合教学要做到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线上资源包括与空调维修相关的专业知识电子资料、教学微课及企业维修案例等资源,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然后在课堂上根据教师设计的任务进行解决问题方案的设计及实操。在教学过程中则以企业专家参与课堂的教学为主,企业专家可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或者其中的问题情境设计、专业技能示范及综合评价等某个环节,常用的模式如图3。[4]

结语

笔者《汽车空调维修》的教学中根据汽车维修岗位的工作标准及课程的特点采用了以上三种模式进行教学。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目标都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基于实际工作标准的,教学则是以工作领域中典型的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情境,以学生完成一件产品或是完成一项服务为目标。因此,《汽车空调维修》课程的教学也必然以汽车维修岗位的典型任务为教学内容,以维修岗位的职业标准为课程标准,以实际的工作过程为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汽车空调维修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技能。[5]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 与实践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杨学为.中国考试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2006

[3]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下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杨承印,宁红民.对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1)

[5]谢新观.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基于工作过程汽车空调职业能力
汽车空调三蒸发器制冷回路的充注量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类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在PROTEL教学中的实践
深度校企合作下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研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港口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课程实施案例
AMESim仿真技术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汽车空调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