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一线四点”校本研修模式 提升农村教师素质

2020-06-23郭文良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研修提升校本

郭文良

摘 要:1.激发兴趣,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2.构建“一线四点”研修模式,提升教师素质。以“教研论坛”为主线 以艺术鉴赏、信息传递、品味书香、“红杉”结语为补充。

关键词:校本 研修 提升 教师 素质

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诸多,主要表现:一是教师安于现状,自我发展内驱力不足。认为自己在农村小学工作,只要完成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就可以了。二是在专业发展上没有明确的追求目标。整天忙碌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中,对于教学中的问题采取经验式的老办法来解决,认为教学任务这么重,哪里有时间去参加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只是学校给他们施加了更大的工作压力罢了。三是教师教育观念滞后,研究意识不强。他们不愿参加研修活动,把撰写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等教当作一种负担。基于这些制约着农村小学教师发展的因素,我们确立了以“立足农村教师实际,提升农村教师素质”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以实现提高教师群体素质,逐步完成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创新型转变,从而适应课堂教学改革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激发兴趣,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

我们以红杉树“团结、向上、奉献、坚强与不屈”的这种品格为载体,逐渐形成了学校主流价值文化——红杉文化,以此构建了我们的“红杉之家”, 将“家”的理念引入校园。使得学校成为师生团结合作的“家”、努力向上的“家”、互相给予温馨的“家”,让每个老师都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关爱与温暖,彼此互助共进,我们的校本研修就是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中逐渐展开。

二、构建“一线四点”研修模式,提升教师素质

坚持从学校实際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立足点,从课堂教学切入,以教师参与为主要方式,以转变教师教育理念为目标,满足教师成长的需求,构建了“一线四点”校本研修模式,点线结合,让教师的素质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获得提升。

所谓一线,是以“教育论坛”为主线:

1.专业引领。融优秀成果的推广应用与教师的业务提高培训于一体。如观看钱志亮教授的《有效课堂哪里来》专题讲座,高万祥《做一个幸福的优秀教师》专题报告,对话朱永新 ——《心灵的教育》等视频录像,邀请郑重、贺敬宇等省市内教育专家做专题讲座。

2.专题培训。增强教师教学科学性,以理性的目光、宽泛的学科知识审视教与学的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每学期根据教师实际需要,选定一个专题,进行专题培训研讨。如“寻根之旅”“实物展台操作”“注重双基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引领有效学习,构建有效课堂”“对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等。

3.主题研讨。结合教师专业成果记录簿进行主题性研讨活动,变“随意性的评课”为“主题性的研讨”,包括“教材解读或分析、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案例的分析、教育叙事、名师教育思想分析、听课心得、教学反思”等主题,拓展了集体教研内容的广度与宽度,增强了教研的实效性。同时在主题研讨中,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感悟,展示自己的风采。以“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创意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为载体的研讨活动,夯实教师一般基本功和学科基本功。校长、业务校长与教师同备课、同上课、同研讨,促进教师群体发展。如《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研讨,《草房子》的导读课教学模式研讨,《“学生作业高效”探究》。

4.科研课题。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丰富校本研修内涵。如:国家级实验课题“小学数学课题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与实验”、省级课题“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省级课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育”研究、校本课题“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及“语文数学分科教学模式研究”。

5.校际研训。与省市内的一些学校结成了兄弟校、姊妹校,开展校际研修交流活动,教学相长、同研共赢。

6.校本课程。研发了诸如《满族风情》《红杉树》《每月一事》《愉快半日》《农历的天空下》《开学第一天》等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

所谓四点,是以艺术鉴赏、信息传递、品味书香、“红杉”结语四个板块为补充:

1.艺术鉴赏。通过课堂教学艺术赏析、诗词鉴赏、音乐美术鉴赏、文学艺术作品赏析、影视作品、名人、佳篇佳句赏析等形式,使教师在活动中产生审美享受和审美评价,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如《窦桂梅教学艺术》赏析、《诗词之美》《合欢树》等佳篇佳句赏析,观看电影《热血教师》克拉克教育教学策略赏析等。

2.信息传递。聆听窗外的声音,邀请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收看教育名家视频录像;组织外出学习人员传递教育教学信息;教师间相互传递教育信息。通过这一平台,增大教师信息量,扩大视野,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如“温暖教育与红杉文化”——大连考察学习汇报等信息传递活动。

3.品味书香。个人研读——读深读透写心得;集体阅读——佳篇有约谈收获;小组阅读——教研组内说感受;活动阅读——读书交流讲体会。这一模式旨在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丰富知识,提升教师内涵。在阅读《草房子》《一百条裙子》《秘密花园》《兔之眼》等文学名著中,让教师领略那厚重、质朴,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的文字。从李镇西的《做最好的教师》,到苏明进的《希望教室》,再到美国名师雷夫的《56号教室的奇迹》,从《教学智慧:从平凡到不凡》到常丽华老师的《教室在书信中飞翔》使老师们感悟到教育经典带来的启示。

4.“红杉”结语。这是一种特有的校本研修形式。每期一个主题,通过富有创意特色的活动,将教师的研训成果、教师特长等有机地融入活动中。诸如“温馨2012”“幸福2013”“心灵之约”“穿越文化之旅”“教师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童年的记忆”等活动,让教师在一种感动和温情中得到一种心灵的洗礼、职业的幸福感以及能力的提升。

“一线四点”校本研修模式,激发了教师参与热情,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由于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比较低,因此教师的研究能力、校本研修的质量、效果还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因此要不断地吸取教训,学习先进经验,把校本研修工作做得更好。

猜你喜欢

研修提升校本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