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2020-06-23时晓张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时晓 张媛

摘 要:俗语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的影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充分的把握这一点,将生活实例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身边蕴藏的大量数学信息,进而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生活化 有效途径

引言

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数学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社会,任何一个领域都离不开数学,学好数学对每个个体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学生应该好好学习数学,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应该改变以往刻板“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对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1.是落实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这样的标准无疑对数学生活化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具体的要求,强调数学教学要以生活化为准绳,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空间之中探究数学知识,而不是整天反复计算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这种数学生活化的实际要求,对开阔学生视野,积累生活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全方面的意义,为学生向更高层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2.是激发数学兴趣的实际动力

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学生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数学知识的熏陶,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下时间可以有机会的学习数学知识,而数学生活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之中探究数学的魅力,感悟到数学的真谛,在运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困难中提升成就感。

3.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方法

由于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发育阶段,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非常困难。通过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经常联想生活中的例子,如在讲到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联想到家里用的学习书桌、吃饭的餐桌等形状是什么样的?家里面还有没有类似的形状,通过这样的生活导入,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使教学变得容易,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2]。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1.结合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数学知识,需要在具体的运用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新课标提出,学校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老师在教学中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和应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关三角形的知识的时候,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并且它的这种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三脚架或者衣架这些都是三角形的,他们设计成三角形是为了更加的稳定。而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但是它的这种不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一些运用,老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去观察日常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运用。这样能够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

2.创建生活化的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基于此,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设计和开展生活化教学。例如,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3]。

3.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对于这些内容,如果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因此,教学内容生活化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将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实际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小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理论知识。例如,在讲解《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节时,教师可以将课本知识进行生活化的处理,通过问题的引导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如让学习回答“5斤米和4斤米哪个更重一些呢?”“1米和1.2米哪个更高一些呢?”等问题。运用这种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4]。

4.转变教学观念,探寻数学生活化方法

数学生活化在小学教学中经常遇到,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数学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提出生活化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以此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5]。因此,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无论在备课、上课,还是作业等环节,都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化紧密结合起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生活中寻找教学的例子,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到解决问题入手。如在讲到余数课程时,教师可以改编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孔融有10个梨,他应该如何分给他的哥哥、弟弟、妹妹?这时候学生发现不能完全整除,由此对于余数产生了初步的认识,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结语

总之,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它是生动有趣的生活例子,将生活与数学课本知识有效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阳华敏.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數码设计(下),2019,(9):68.

[2]李慧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对策研究[J].数码设计(上),2019,(8):71-72.

[3]李萍.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9):51.

[4]卜凤琼.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J].学周刊,2019,(23):29.

[5]巩志芳.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的有效设计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5(05):70.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