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在路上——通过研学旅行有效拓展小学语文教学

2020-06-23张良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意义小学语文

张良军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育部倡导将研学旅行引入到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南阳市第三十一小学为深化研学思想,培养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认知能力,启动了2019年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本文就本次研学旅行的活动方案进行研究,探讨研学旅行对有效拓展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对今后的研学旅行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方法。

关键词:研学旅行 小学语文 有效拓展 意义 方法

自2016年教育部颁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始统筹规划中小学的研学旅行,将语文教学课堂由学校拓展至社会及自然。研学旅行的实施不能是盲目性的,需要真切地了解研学旅行的内涵和意义,并在研学旅行中做到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拓展。

一、研学旅行的内涵和意义

研学旅行是一场师生旅行,在旅行中完成语文课标要求提出的研究学习计划。研学旅行不同于普通的旅行,普通的旅行主要是用来欣赏美景或者参与社会活动,其旅行后的感悟也是零散自由的。但是研学旅行不管是在旅行地点选择上,还是在旅行主题上都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所决定的,研学旅行的目的是深化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寻找教材中所描述的地点或者有着相似风土人情的地点进行研学旅行,以达到帮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小学语文教材知识的目的。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知教材内容的画面,从而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且在亲身体验中培养感性思维,积累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

二、研学旅行有效拓展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南阳市第三十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组认真规划了此次研学旅行活动方案,将南阳市本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与语文教材内容有效融合,将小学1——6年级分时间段在月季园、红泥湾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规划馆、医圣祠、彭雪峰纪念馆、花洲书院、雷锋编外团以及三色鸽有机牧场地方设置了研学旅行地点,由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走进自然,感知社会,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拓展。本文就本次研学旅行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内容的拓展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1]

1.在研学旅行中深化阅读感悟

小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时,由于人生阅历尚浅,并不能真正地体会到文章的内涵和作者抒发的感情。尤其是从小在城市环境里长大的小学生,对于描写大自然的散文只知其景,不懂其境。5月15日,我校一、二、三年级部分学生参观了南阳市月季园,6月3日——6月7日,五年级全体学生参观了红泥湾中小学实践教育基地,学生通过去感受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去真实地体味红泥的味道,通过自身的感官去感知自然,才能真实地体会作者笔下的形容词和句子的真实意境。研学旅行是根据阅读教材内容选择的旅行地点,将阅读教材中描绘的内容转化为小学生看得到、听得到的实景,更能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强化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

2.在研学旅行中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最重要的两个模块就是阅读和写作,而写作讲究的是借助事物抒发真实的情感。因为小学生阅历以及生活经历较少,小学生在写作时通常因为找不到写作素材,而导致无从下笔。每天的写作内容由奶奶家换到姥姥家,翻来覆去,换汤不换药。所以通过研学旅行可以开拓小学生的视野与交际圈,将小学生的生活圈子由家和学校扩大到社会和自然。9月20日,我校四五六年级部分学生参观了花洲书苑、彭雪峰纪念馆,小学生在近距离接触这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文物时,就会感慨万千,赞叹历史文明的伟大。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在旅行中研学,在研学中又享受了旅行的乐趣,学生在其中的感情变化都会成为写作素材。小学生受其熏陶,都会逐渐累积成小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

三、小学语文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方法

本次南阳市第三十一小學的研学旅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帮助小学生深化阅读理解,也积累的大量的写作素材,但仍存在两点需要改进的方面,这两点加以完善,将更加促进研学旅行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拓。

1.研学旅行应以语文教材为依托

研学旅行的开展应该依托于语文教材,是由语文教材为立足点开拓出的新的课堂体验。研学旅行地点和主题的选定要综合考虑小学生的教材内容,最好是小学生不易接触到的实际生活体验,借助研学旅行活动和同学们一起感受生活,感知语文。例如在学习《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时,介于本校大部分学生都是汉族人,对于少数民族不甚了解。研学旅行就可以利用暑假一起去新疆或者西藏等地区进行社会实践,通过近距离接触少数民族的小学生,体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来真实地感知《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材里的内涵。相反,如果盲目地选择研学旅行地点,小学语文老师也不告知此次研学旅行的意义和立足教材的地方,以小学生现有的思维意识,会自然地认为老师在带自己出去旅行,这样的以旅行的心态进行研学,就丧失了研学旅行的意义。

2.研学旅行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

研学旅行对于习惯了传统课堂的小学生来说肯定是新鲜的,小学生容易怀揣着一颗玩耍的心态进行研学旅行,小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拍照留念和发朋友圈,而忽略了研学旅行的真正意义。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即本次研学旅行的策划人,一定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让学生的活动回归到研学旅行的正确的主题,语文老师可以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给小学生提示关注点,或以提问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学生能投入研学的目的。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细腻的情感,而且细节的描述更能打动人心,也为小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从而开拓了小学语文的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研学旅行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南阳市第三十一小学的研学旅行活动深化了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为小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如果在研学旅行中能够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并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将更加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拓,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会对今后的文学素养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春花.品泉州风土人情体验别样语文学习——基于地方资源开展的小学语文研学旅行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19(16):5-6.

[2]研学旅行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J].学周刊,2018(28):115-116.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意义小学语文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