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学情分析与教学对策

2020-06-23谢新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估算教学学情分析小学

摘 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中一门主要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此学科的应用也相当广泛,除了计算能力,学生最常运用的就是自身的估算水平来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的问题。估算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直都受到教师的普遍重视,本文则是就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学情分析与教学对策为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估算教学 小学 学情分析

引言

提高小学生的估算水平,不但可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可以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加强。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估算教学,为其之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估算能力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较强的估算能力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期望,更是将来学生踏入社会的一项必备技能,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比如外出购物时可以对自己大概需要携带的现金有个整体的估算,或者是生活中对一些事物重量的估计,都需要利用估算的知识来进行有效的判断。学生在数学计算的过程里,如果能够具备较强的估算能力可以有利于对有关的计算结果进行一个大概范围的估计,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降低计算的难度,学生的计算效率也能够得到提高,相关知识的学习也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有效的运用[1],这对学生感知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值的估算,学生的估算意识也能够进一步加强。

二、估算的价值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认识事物的整体感

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需要一个过程,教师也要时刻帮助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在实际的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例如,教室的高度,黑板的面积,大树的周长等,久而久之,对相关事物的了解就会成为学生常识性的问题,这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身边事物敏感性的加强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估算为口算及笔算结果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之所以不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其估算能力,首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利用已掌握的估算知识来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验算是检验计算结果准确性的一种方式,通常学生都是用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来进行验算,但是学习估算的有关知识后,就可以利用相关知识来对计算结果进行大致范围的判定,这对提高学生的检验意识有一定帮助,在之后的计算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减少很多失误,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率。

三、学情分析

1.无法判定何时运用估算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一直都不太灵活,尤其是在学习估算的有关知识时,学生只知道遇到题目要求时才会对估算进行运用,始终无法掌握主动权,自发的运用估算知识来解决一些数学题目。例如,学生在计算四千八百一十二除以十二时,很多学生在后续的计算中容易将所得结果中的零漏掉,但是如果能够运用估算的知识[2],先计算出四千八百除以十二等于四百后,那么很自然地就会明白四千八百一十二除以十二所得出的结果肯定会超出四百,这样就可以避免漏掉零的情况,增加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学生的估算意识也会逐渐变强,真正完成计算结果后,再利用估算结果做出相关的检验也是可以的。

2.习惯精算,不愿意估算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多数接触的知识都是要求其能够用精算解决有关的问题,涉及估算的知识除了特定的内容外,几乎为零,这很容易使得学生形成定性思维,在解决问题时自然更加不愿意加以运用。例如,在相关数学教材内容中有这样一个习题,一个房间长8.1米,宽5.2米,如果铺上边长为0.6米的正方形地砖,100块够不够?从题目来看,并不是一道难题,多数学生都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将其解答出来,而且很多学生都会选择用这样的解答方式,先将房间的面积求出来,之后将一块地砖的面积求出来,二者相除后,得出所用地砖的块数,用结果与一百进行比较,结果大于一百,所以学生最后的答案是不够,这种计算方式毫无瑕疵,但是比起估算的方式却略显烦琐,运用估算的话,同样将房间的面积求出来,所得结果证明房间面积大于四十,之后将一块地砖的面积求出来,最后将一百块地砖铺成房间的面积求出来后与四十做比较,结果很明显小于四十,所以,同样得出结果是不够,这样一比较,估算的方式确实相对简便些。

四、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增强估算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年龄和天性使得他们贪玩、好动,如果不能够选对正确的教学方法[3],一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要知道,数学知识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所以,最后学习的目的也是希望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得以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的情境来引出相关的估算内容,让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另一面,打破原有的枯燥教学模式,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其次,通过激励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不仅敏感,而且还非常脆弱,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变化的把控,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估算教学时,学生对最后结果不确定正误的时候,教师要鼓励他们勇于说出自己的答案,不要怕犯错,即使最终的结果不正确,也要学会勇于发言,这对学生的成长也是十分有益的。

结语

綜上所述,估算教学虽然只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其中一项内容,但同时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计算技能,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还能够助其拓展思维,教师如果能够将有关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纪婷.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2]陈思慧.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学情分析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陈智敏,刘美凤.学情分析的五个层级[J].学周刊,2016(04):56-57.

作者简介

谢新星(1981.8——),女,汉族,籍贯:福建省宁德市,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估算教学学情分析小学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探析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困惑及优化策略
新课标下数学估算教学探究
学情分析不准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例析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试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