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应用实践研究

2020-06-23蓝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阅读教学

蓝苑

摘 要:小学语文大纲中,明确提出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利用此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文章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应用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如何在阅读学习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思维习惯,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思维能力

引言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進学生全面发展。

一、加强对语句分析,提高理解能力

文章,是由多个汉语文字构成。在阅读教学中,加强与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感受文字的魅力,体会学习的乐趣。学生对语句进行全面分析的过程中,会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会形成好的阅读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语句分析,体会段落、句子从中的意思,感受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字内容非常丰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基础内容入手,鼓励学生从中积累学习经验与阅读经验,学会用旧知识解决问题[1]。在文章阅读教学中,对其中涉及的语法进行专项教学,使学生学会并可以灵活应用。当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积累较多的经验后,学生会在后续阅读学习与写作学习中,发挥优势,展示自身的能力与素质,以此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教师应注意,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效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与自信心,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进行《落花生》教学时,教师可以就目前小学生状态进行有效教学。小学生经过前期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经验,语句分析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内容,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自我表达,可以了解其思维表达方式,能够发现学习中存在不足,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以第十自然段为讨论内容,思考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说花生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说到桃子、石榴、苹果呢?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呢?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展示思考过程,以此完成学习任务。

二、读思结合,培养思维习惯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很多有意义的文章,其不仅具有知识传递的作用,同时也具备培养学生品质与思维的责任。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品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出对文章的理解。阅读的过程,就是与课本、作者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情感得到升华,以此推动后续阅读活动进行[2]。读思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思维习惯,同时可以提升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形成。

以《半截蜡烛》为例,进行着该文章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文章为什么叫作“半截蜡烛”呢,有什么寓意?课文主要讲解什么内容,半截蜡烛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如何理解文章?基于此,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中获得问题答案。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写作意图,能够理解文章中心情感,可以提高理解能力与学习效果。

日常阅读中,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找到不足,并利用此提高学习能力与专业能力。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上的引路者,需要对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以此促进语文教育事业发展。

三、课外阅读,丰富阅读经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总结学习经验,掌握阅读方法。课堂作为学生学习主要阵地,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的书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读物阅读,使学生通过此丰富阅读面,提升阅读量[3]。若是仅仅依靠教材内容,不仅会影响学生阅读积极性,同时也会影响写作能力提升。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教材内容,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好的阅读习惯。进行寓言故事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尹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等。此外,《三字经》《西游记》《红楼梦》等都可以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阅读量,提升学生阅读思考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外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此推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进行。

四、培养学生质疑习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中,若想提升学生思维能力,需要传统的教学教学模式,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遇到的问题,并说出自己的疑问。质疑,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也是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质疑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说出问题,借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4]。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高,教师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中,希望学生综合素质与学习成绩可以得到提升。现代教学中,若想提升学生思维能力,需要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由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问题与疑问。

以《草船借箭》为例,进行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草船真的能借到箭吗?主人公真的非常聪明吗?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文章,进行质疑。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够提升对文章人物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利用此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奠定基础。通过阅读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思考意识,通过此提高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美子.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8):48.

[2]欧阳红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73-174.

[3]王立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9(02):20-21.

[4]李晓辉.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2):164-165.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学阅读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