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课堂无效教学行为及矫正策略的研究

2020-06-22魏明芳

读天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矫正策略小学英语

魏明芳

摘 要:小学英语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能够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启发多语言思维,促进其全面发展。但小学英语课堂上存在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活动组织不当等问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本文从无效教学行为的角度,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的表现,并提出相关的矫正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无效教学行为;矫正策略

一、 無效教学行为的概念

无效教学行为可拆分为两个概念来理解,无效教学和无效教学行为。无效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出现了脱节现象,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快但是教学质量低。无效教学行为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只顾自身教学,不规范学生课堂行为习惯,任由其插科打诨,不遵守教学规律,也没有科学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行为不能达到教学目的。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教学上要求遵循教学规律,明确教学计划,将教学质量作为重点,并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通过对我国小学教学实际的研究,很多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只一味地追求教学效率,忽略了教学质量,也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尤其是小学英语科目,目前并没有作为小升初的必考科目,部分英语老师教学更是漫不经心,不够负责,导致无效教学行为的出现。无效教学行为无法产生应有的教学效果,但同样消耗教学资源,造成了既严重损耗教育资源,又限制学生健康发展的不良影响。

二、 小学英语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的评判标准

(一)教学过程不符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明白教学行为主体。小学英语教师要清楚知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样都是教学目标,在撰写教学目标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并遵循准确性和可检测性两个原则。然后再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课堂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追求教学结果,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采用偏离教学目标的方法,如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等,这样即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技能,也违背了教学初衷,这样的无效教学行为使得教学目标无法达到。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混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知识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教什么”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当以教学目的为方向,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容,以更好地利用教材教授。但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关系,只是单纯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不注重对知识的引导和促进;机械的教授教材的内容,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不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在上课时会觉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过于宽泛,不够生动,不好理解。特别是英语科目,学生离开课堂后接触到英语的途径较少,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其学习效果。

(三)教学活动不够生动

教学活动的组织是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组织合适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若教学组织不合理,则教学过程会过于枯燥无味,学生对内容没有兴趣,教师教学也力不从心。无效的教学活动也当归属于无效教学行为。

(四)教师教学缺乏反思

教师应当对整体教学进行反思,对教学过程、方式及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总结教学上的优势和不足点,才能不断进步和完善。但是现在部分教师很少进行教学反思,也不注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学习,每次教学都是千篇一律,循环无效教学行为。久而久之,教师教学的能力和素质都会跟不上教育发展。

三、 小学英语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的矫正策略

(一)提高教师教学素质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素质高低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要避免出现无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很有必要。作为小学英语教师,首先应当明白自身的教学使命,具备教学情怀。其次,应当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课程开发建设能力、教学活动组织管理能力、终身学习意识。最后,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自我,总结经验与不足,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和思想。如此才能在教学中避免出现无效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二)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很多无效教学行为都是过于注重自身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因此避免无效教学行为的出现,教师要明确教学主体是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学生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拥有无限的潜力、阶段性认知能力和个体差异性。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并采取发展性评价,关注到孩子们的发展与成长。当教师与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达成了共同目标,能够显著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关注师生关系,创建良好教学氛围

小学英语教师面对的孩子年龄较小,从认知角度还不能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对他们的影响很深远,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非常重要,能帮助孩子建立对学习的信心。因此避免出现无效教学行为还需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建设,并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亲切自然、面对微笑,语言优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扬他们的课堂表现,尽量不要直接指出孩子的错误。其次,要注重和谐课堂氛围的建设,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学生会更加放松,思维活跃,能够大胆地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最后,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如此学生更愿意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环境及关系的构建,学习的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课堂的无效教学行为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学质量的下降。本文分析了无效教学行为的标准,并提出了相关的矫正策略,帮助小学英语课堂避免此行为的出现,将无效教学行为转变为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万霞,魏爱华.中小学语文课堂无效教学行为成因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36-37.

[2]王博.小学体育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矫正策略小学英语
谈学生学习不作为的正向引导
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及矫正策略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教学目标设计常见问题与矫正策略
调动自控意识,克服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