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沂蒙民歌在沂蒙精神传承与弘扬中的作用与优势

2020-06-22李林

艺术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沂蒙精神

李林

摘 要:沂蒙民歌与沂蒙精神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基础,沂蒙民歌尤其是沂蒙红色民歌在沂蒙精神的形成、发展、完善的三个阶段中一直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沂蒙民歌在传承弘扬沂蒙精神过程中的作用与优势分析,阐明了沂蒙民歌为传承与弘扬沂蒙精神所提供的几个重要条件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沂蒙民歌 红色民歌 沂蒙精神 传承弘扬

沂蒙民歌与沂蒙精神一样,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历史内涵。人民群众在蒙山沂水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沂蒙民歌、也铸就了当今的沂蒙精神,可以这样说,它们无不与临沂这片红色热土息息相关。当前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一系列改革和建设的巨大成就,无不受到沂蒙精神的指引,无不伴随着沂蒙民歌的优美旋律。众所周知,民歌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长期流传在沂蒙当地的民间歌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沂蒙地区作为革命老区受革命形势的影响,在原有小调的基础上创作产生的大量红色革命歌曲成为沂蒙民歌的主流,在当前传承与弘扬沂蒙精神中的价值更是举足轻重。

一、沂蒙民歌对三个发展阶段的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核心内容是“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無私奉献”。这是一种精神集合体,最早见于1989年12月的《临沂大众报》,在《发挥老区优势,弘扬沂蒙精神》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沂蒙精神”这个概念,沂蒙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革命老区的斗争传统均为沂蒙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更离不开党的关怀和培育。在长期的革命战争时期,临沂是山东解放区的首府,正是沂蒙精神激励着沂蒙人民艰苦奋斗,爱党拥军的传统,更使沂蒙人民为夺取民族独立和全国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沂蒙精神的发展基本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形成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沂蒙人民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是完善阶段,在这一阶段,沂蒙人民与时俱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1.历史流传下来的民歌小调为沂蒙精神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

沂蒙民歌归属于山东民歌体系,一般分为劳动号子类、花鼓、秧歌类;还包括一些说唱性的民歌;吆山歌和吆牛歌;民间儿歌与套曲性民歌和小调更为常见。这些民歌类型的产生主要是源于沂蒙民歌的创作体裁多样化,不同的体裁还可能会演变出更多的类型。小调是最具代表性的沂蒙民歌体裁,也是数量最多的。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小调反映了沂蒙地区人民的各个生活场景,刻画出了沂蒙人民“仁义、直爽、真诚、勇敢”的性格特征与人物形象,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沂蒙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积极向上的美好追求。广义的沂蒙小调,是指流行于沂蒙山区民间的所有小调类的民歌,像已成为山东民歌精髓的《绣荷包》、《放风筝》、《跑四川》等,这些感情丰富、贴近群众日常生活的民歌不但极具地域特色,也构成了山东民歌体系的主体。从旋律上来说,沂蒙小调的曲调动听,感情真挚;从内容上来说,地方气息浓郁,因此,不论是从曲调唱法还是体裁种类看,都显示出与我国其它地方民歌不同的地域特点。

2.新中国成立前后产生的红色民歌作为艺术载体直接传承了沂蒙精神。

沂蒙地区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均是重要战场,此时期的创作民歌受革命形势、斗争需要的因素影响,不仅创作量大,还存在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在创作素材上大量借鉴本地小调的旋律,在民间流传的、群众耳熟能详的旋律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并融入时代鲜明的歌词。即红色革命歌曲成为这一时期沂蒙民歌创作的主流,歌词往往以革命和战争背景为主体,对当时革命斗争的艰苦性、复杂性及火热场景进行描绘,如《八路军攻打沂水城》、《抗日小唱》、《八路军拉大栓》等。这些反映时代生活,歌颂我党革命斗争的歌曲,极大地鼓舞了老区军民的革命意志,对抗击日寇,夺取抗战胜利、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革命民歌作品激励了千千万万的沂蒙儿女,表现了他们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这一时期产生的民歌作品《沂蒙山小调》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据考证最早出现于1940年,歌曲描绘了沂蒙山区人民洋溢着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热情歌颂党和毛主席,许多人就是因为这首民歌才知道了它的发源地——沂蒙山区,《沂蒙山小调》甚至已成为山东的一个标志性音乐文化符号。它舒展豪放,旋律优美,体现了沂蒙民歌的总体特色,传唱至今,经久不衰,也就有了“北有沂蒙山小调,南有茉莉花”这种说法。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临沂民歌的创作同样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大量描写社会主义建设新民歌层出不穷。沂蒙新民歌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还更独具临沂地方特色,培养出了以王世慧为代表的歌唱家和诸多歌手。新民歌的传唱与普及,丰富了沂蒙民歌的内涵,赋予了临沂音乐文化以新的色彩和内涵。

3.改革开放以来沂蒙新民歌创作对弘扬沂蒙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沂蒙地区人民生活安定,在党的领导下社会经济各项事业飞速发展,为沂蒙人民创作歌颂家乡美好生活的民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时期的作品继承和发扬了沂蒙民歌的固有特色,彰显了时代精神。电影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喊一声红嫂泪花流》、《沂蒙山、我的娘亲亲》是这一时期新民歌的典范。山东著名作曲家金西的代表作就是《我的家乡沂蒙山》,他把沂蒙山视为第二故乡,写下了大量讴歌沂蒙山区的歌曲,《请到沂蒙看金秋》、《沂蒙山里果树多》、《我到沂蒙来拜年》等等这些歌曲就是他从文化背景、文化内涵方面深层次了解山东民歌的结果,充分体现了沂蒙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气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经久不衰。新时期的创作民歌在题材、技巧、形式、艺术性上有了更大的丰富和提升,词曲上保留了诸多民歌元素,山东方言语调的融入使歌曲更显质朴、亲切,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此外,老歌新唱、旧曲改编也成为民歌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二、沂蒙民歌传承与弘扬沂蒙精神的优势

1.沂蒙民歌与沂蒙精神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基础,为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历史条件。

临沂地区处于山东省的南部,中原文化区的扩大东移形成的东夷文化成为沂蒙文化的源头,也吸取了多方位、多层次的齐鲁文化精华。深厚的沂蒙音乐文化底蕴就是在多种文化交融互通的背景下形成并不断发展。因此,沂蒙民歌与沂蒙精神具有共同的文化关联,沂蒙民歌中对沂蒙地区人民生活场景的刻画与反映,充分凸显了沂蒙地区人民真诚、勇敢、正直的性格特征。沂蒙民歌民族特色浓郁,感情真挚,曲调优美,思想内涵与感情抒发完美结合。沂蒙人民对文化传统和民歌传统不断完善发展、升华提高,从而在这种历史文化氛围下,逐步形成了道义至上、推崇气节、追求真理、吃苦贡献的精神风貌,山东人的性格特征得以淋漓体现。深厚的历史底蕴、浓厚的文化基础成为沂蒙精神形成的先决条件。因此,沂蒙民歌与沂蒙精神这种历史渊源、文化基础的高度契合,为沂蒙民歌对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历史条件。

2.沂蒙民歌作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技术条件。

沂蒙精神作为一种宝贵精神财富,由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凝结升华而来。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特点。传承弘扬沂蒙精神,固然可以采用加強理论宣传和意识形态教育的形式,巩固扩大沂蒙精神的地位及影响,发挥其在新时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各项事业顺利进行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作用,但是这种形式总会给人以枯燥说教的感觉,实际效果也不明显。而沂蒙民歌作为音乐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致力于美的创造,使抽象的理性的沂蒙精神以具体的感性的音乐形象的塑造展示出来,以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歌词、优美动听的旋律使广大民众在得到的美的熏陶和享受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沂蒙精神的感受和理解。随着沂蒙民歌的广为传唱,沂蒙精神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成为广大民众思想认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这是沂蒙民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方面所具有的独到优势。

3.沂蒙民歌与沂蒙精神产生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在价值观方面的高度吻合为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思想条件。

沂蒙民歌和沂蒙精神各自作为完整的体系,其发展都经历了从分散到系统、从肤浅到深刻、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可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二者在产生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价值观都保持了高度的吻合。从理论上看,民歌相对艺术创作歌曲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基础,很多民歌没有具体作者,有具体作者的民歌也多是通过采风对民间流传的歌曲予以加工整理而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歌多是广大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歌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植根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民众生产生活的实践,体现了特定的时代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展示、体现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不怕困难、坚定信念、不屈不挠、争取胜利的沂蒙精神事实上构成了同时期沂蒙民歌的思想精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广大民众对家乡美丽风光、壮丽山水的无限热爱之情以及大干快上、力争上游、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为建国后沂蒙民歌创作提供了有力精神支柱,一首首沂蒙民歌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一幅幅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画卷。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沂蒙人民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发扬爱党、爱国、爱军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改革洪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使沂蒙精神在继承传统思想精髓的同时,紧扣时代脉搏,展示新的时代风貌。同时期的沂蒙民歌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这不仅体现为创作歌曲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在歌曲质量、技术手法运用,特别是在思想内容方面对沂蒙精神的新发展有了更为充分和完美的体现。总之,沂蒙民歌与沂蒙精神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在价值观方面的高度吻合为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思想认识条件。

4.沂蒙民歌始终在党的领导下与时俱进,为新时期沂蒙精神的传承弘扬提供了政治条件。

沂蒙民歌作为山东地域民歌的代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集中体现为沂蒙民歌所具有的革命性、先进性和政治性。我国其他地区的民歌,虽然也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但就其歌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看,多是以描绘自然风光、反映生产生活场景、歌颂男女爱情为基调,虽然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但所谓的革命性、先进性和政治性通常无从谈起。而沂蒙民歌则不同,其诞生发祥地沂蒙山区是我国的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临沂都是党领导的老革命根据地,因此解放前的沂蒙民歌借助富有山东地方特色的曲调旋律通过通俗易懂的歌词,明确表达和体现了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在思想内容上始终与党保持一致,反映了广大民众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不怕牺牲、消灭日寇、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坚定信念以及积极支持解放战争、争取胜利、实现翻身当家做主人的豪迈情怀。“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你走,人类一定解放”《跟着共产党走》这首民歌产生于抗战中的1941年,充分反映出沂蒙根据地人民热爱党,拥护党的领导的迫切心声、唱出了坚决跟党走的坚定政治立场。同样,在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20世纪八十年代后的改革开放时期,沂蒙民歌在思想内容上始终与党领导的各项事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其所展示和体现的革命性、先进性、政治性特征是我国其他地区民歌所无法比拟的。而沂蒙精神作为沂蒙地区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其革命性、先进性和政治性无需多言,二者在基本特征方面的高度统一,为新时期借助沂蒙民歌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提供了坚实的政治条件。沂蒙民歌尤其是沂蒙红色民歌在沂蒙精神的形成、发展、完善的三个阶段中一直发挥了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这种艺术形式更是在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的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先天优势。

三、发挥沂蒙民歌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作用的具体对策

1.充分发挥沂蒙民歌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的比较优势。

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有多种手段可以选择,各种手段各有利弊得失,而沂蒙民歌具有独到优势。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弘扬沂蒙精神,发挥沂蒙民歌的比较优势符合效率原则,如前所述,需要在制度、组织、激励、投入四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2.强化民歌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地位。

为此,首先需要强化民歌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对从事民歌教学工作的师资在科研成果级次认定、职称晋升方面给予照顾,鼓励更多的教师从事民歌教学工作;适当增加声乐专业民歌方向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数量,在学费收取、奖学金发放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提高学生学习民族声乐的积极性;加大对民歌科研的支持力度,在确定国家社科、国家艺术基金课题、省社科规划课题申请指南、分配项目指标时,设立民歌专项,并在课题经费支持力度上适当倾斜,尽可能创办民歌研究专门期刊,为民歌科研成果的发表交流提供合适平台。

3.综合运用借助沂蒙民歌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的各种实现方式和手段。

积极鼓励沂蒙民歌创作,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民歌创作大赛,对优秀作品加大奖励力度,必要时可由文化部门设立沂蒙民歌创作基金,对优秀作者给予经费支持,发放专项补助和津贴;由财政部门安排专项经费,对国有文艺演出团体给予补助,提高其借助沂蒙民歌形式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的积极性;在科研奖励方面,沂蒙民歌类的研究成果可设立专项,为该类成果留出一定比例的获奖指标,以奖励沂蒙民歌类成果在傳承弘扬沂蒙精神方面所做出的特殊贡献。

参考文献:

[1]曲筱鸥.“沂蒙精神”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对策[J].临沂大学学报,2015(5).

[2]胡晓青.沂蒙精神的形成及发展[J].人民政协报,2017.

[3]郝亚莉;李岩.山东民歌的音乐社会学视角研究—以《沂蒙山小调》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5(S1).

[4]陈树林.《小白菜》与《沂蒙山小调》[J].中国音乐,2007(4).

[5]王音璇.金西创作歌曲集[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7.

[6]苗晶.山东民歌与外省民歌的交流[J].齐鲁艺苑,1982(s2).

[7]董凤基.弘扬沂蒙精神[J].发展论坛,1997(9).

注:本文系2018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沂蒙精神研究专项《沂蒙民歌在沂蒙精神传承与弘扬中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18CYMJ3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
构建沂蒙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领导体制
对沂蒙精神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探讨
同根同源: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沂蒙精神艰苦创业思想研究
沂蒙精神艰苦创业思想研究
沂蒙精神在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儒家思想与沂蒙精神:大学生地域文化特质的培养策略研究
沂蒙精神的形成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