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理论教学诊断与改进

2020-06-22石卉

艺术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音乐理论改进诊断

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需要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本文就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研讨与改进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在实践中解决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理论教学的困境。

关键词:学前教育 音乐理论 诊断 改进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既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反映,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反映。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发展幼儿教育,许多国家都把对幼儿教育的投资看作是国家对未来发展的投资,并根据这种观点来制定社会和教育政策。从音乐理论的角度,国内外学前教育专业在听与唱方面的基本要求侧重于幼儿歌曲中的模唱与弹唱,准确、高效、有针对性的音乐理论课程学习,会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音乐教学实践活动的质量。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培养过程中,不断对音乐理论课程的总结与完善,既是对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自检与提高,也是培养更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岗位人才的需要。

一、专业特殊性

学前教育专业重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实用性人才,学生进入就业岗位后大多面对幼儿群体进行教学。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本专业学生大多数来自于乡镇地区,学生没有接触过专业音乐理论知识,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和专业理解都不足,对于音乐理论的学习反应出复杂难懂、枯燥无味的情况。

另一方面,学生对表演及音乐律动、欣赏等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能够主动配合老师完成音乐欣赏的过程,结合这一特点及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殊性,对本专业进行教学实践探索与改进。

二、音乐理论实践要求

音乐理论课程可以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及音乐欣赏、身体律动等等,它们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现有教学中,通常只有乐理基础理论被作为教学主线,与其他学科分裂开来,这种学科间没有结合的情况,造成学习内容枯燥无味、乐理习题理解困难等问题,并且在实践中学生不懂得如何运用和贯通学习内容,没有达到教学提高音乐素养的本来目标。

把乐理基础理论与视唱练耳教学内容自然融合,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同能力,注重教学层次感和阶段性,例如:第一阶段进入节奏、音高的感受期,重点训练学生的模唱与模仿节奏型,激发学生的学习进取心;第二阶段配合阶段成果加入基本乐理知识内容,让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并仍然以感性的训练为主,伴随着学生逐渐学习,对音乐加深积累和了解,进入第三个阶段:分析和答辩乐理知识,在音高上找到所学的音程、和弦等,并结合就业需要,进行旋律的分析与简单编配伴奏型等,让学生可以用所学的乐理知识实践在各个学科中。

三、问卷调查

对在校学前教育专业17级、18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学生共计186人。(如圖1所示)

调查结果是:

1.目前你认识哪种乐谱?

简谱54%   五线谱44%   都不认识2%

2. 你觉得你唱歌跑掉吗?

不跑41%   有点跑47%   很跑12%

3. 你觉得你的节奏感好吗?

很好19%   一般67%   不好10%   不知道什么是节奏感4%

4. 钢琴课上,除了弹奏方面,你觉得还有哪些问题或者困惑?

识谱问题52%   节奏问题48%

5. 声乐课上,除了发声和演唱技巧等方面,你觉得还有哪些问题或者困惑?

识谱问题18%   节奏问题21%   音准问题61%

6. 你对乐理课中的哪方面内容比较有兴趣?

理论知识20%   视唱乐谱40%   节奏训练40%

7. 你觉得乐理课同钢琴、声乐、弹唱等课程有没有关联?

有98%   不知道2%

8. 你觉得乐理课程的学习,对你的钢琴、声乐、弹唱等课程有没有帮助?

有91%   没有2%   不知道7%

9. 以你对学前教育专业及未来岗位要求的了解,乐理课中是否存在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实用性音乐理论知识或训练内容,没有或较少出现在课程中?

学龄前儿童的音乐实践课程多运用一些体态律动的方式教学,那么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中的乐谱视唱以及节奏打读等授课内容极大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将来工作岗位中的授课要求。

10. 结合你对乐理课程及学前专业了解,如果请你设计乐理课程,你更希望它的教学内容或课程安排是什么?

多安排一些体态律动的教学实例讲解以及儿歌视唱。

通过对学生的实际调研,得到了相对准确的数据。结合音乐欣赏、身体律动、乐曲分析、旋律视唱、节奏打读等实践性的理论内容更适合学前专业的学生来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供给学生教学方式方法,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的自我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多媒体实践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更加直观的分析乐谱、欣赏音乐,更好提高扩大了学习范围。制作和应用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基础理论课件,由浅入深的引导音乐内涵,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结合理论基础、视唱练耳、音乐欣赏、作品分析等多学科内容,找到最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课程设置体系。

例如:以儿童歌曲《小红帽》为教学内容的音乐理论实践课中,就是以体验式视唱作为训练思路,逐步带入学习训练内容,进而完成了一次较完整的“单一内容、综合训练”模式下,音乐理论视唱部分课堂教学实践。

从视唱训练的角度,完成歌曲的识谱、音准、节奏等训练内容,并准确视唱曲目。在曲目学习过程中,融入音乐理论等特定相关内容。如:节奏节拍、音程关系、级进跳进、以及简单的乐句划分和曲式结构等相关音乐理论知识。在曲目视唱练习过程中,逐步加入简单的体态律动,最终完成带有体态律动的歌曲视唱。

整个教学活动以体验式视唱为基础构想,在教学顺序上,设置分为听-看-唱三个训练阶段。(如图2所示)

第一训练阶段以听为主,通过聆听歌曲音频,感知歌曲的节拍律动、乐曲风格、旋律线条等内容;第二训练阶段以看为主,通过视谱解决歌曲谱面存在的理论知识点和技术训练点,包括衍生出的一些相关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第三训练阶段以唱为主,结合前两个阶段所训练的内容,编排加入体态律动,并准确、完整的视唱歌曲。

为歌曲《小红帽》设计的体态律动的动作:踏步、拍手、掐腰、跺脚。动作难度不大,便于记忆和执行。而且动作安排也是配合旋律的结构特点进行设计的:歌曲开头旋律的级进进行,主题乐思出现五次,这五次设计的动作为均为踏步,踏步的动作既符合了旋律级进进行的听感,又配合了歌曲的主题风格的表达;歌曲第三、四小节的跳进高音内容,为拍手的动作,这种动作变化符合旋律进行特点的变化,用打大拍的律动,配合跳跃式的旋律进行方式。同样,在歌曲相同旋律要素的位置,使用相同的动作,只是在17—20小节里,拍手的同时加入跺脚,用相对强烈的动作力度配合歌曲乐句发展的一种强调式表达;掐腰的动作在歌曲的半终止和终止处,用无声站稳的动作形态,配合旋律终止式的一种稳定状态。

体态律动的带入练习,应该是逐步递进式的,这样既符合学生对于动作的记忆习惯,又能帮助学生对歌曲中不同的音乐特点和音乐形象进行揣摩并加深印象。

以这种形式进行的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学生反应非常好,真正做到“多快好省”的将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内容掌握,并让学生将所学、所练科学的转化成其自身潜在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达习惯。根据这种方法对音乐理论课程的内容、授课形式、授课流程、甚至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与改进,以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需求。

五、诊断与改进

通过分析、调研、实践、反馈等手段,取得了一些教学中的问题诊断及改进探索。

1.教师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不可以一味地强调理论而不结合音乐实践,音乐理论是可以结合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等多种学科进行教学实践的。在教学中缺少了音乐情感、技能方向、审美价值观的引导,是导致乐理课程教学困难的最直接因素。让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多门学科内容授课,学生接受更加直接简单,提高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沟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使音乐理论知识真正的可以扎根心中,活学活用。

2.改进教学模式

以学前教育专业对音乐理论课程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梳理现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流程、方式及评价结果,完善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实际需求的音乐理论课程体系。

分别从音高、节奏、音色、强弱等角度去吸引学生对乐曲进行自主分析与解析,说出对听到的音乐感受,再去看乐谱、旋律走向、打节奏、分析音乐结构等,理性思维再分析一遍,最后用直接的表达方式把乐曲唱出来,结合身体的律动,手、眼、口全部调动起来,达到良好的理论结合实践效果。

3.明确教学计划与目标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可行的教学周计划,明确教学目标,以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视唱练习选曲时,适当加入幼儿歌曲作为识谱、唱谱的训练内容;借鉴奥尔夫教学法的音乐感知训练,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借助音频、视频等教学辅助手段,丰富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注重音乐理论课程与声乐、钢琴、弹唱、舞蹈等相关音乐课程的配合与融合等。这种学科间的交叉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多种多样的课程内容,更侧重于实践应用教学,要求教师掌握多种学科能力,交叉融合学科间的有效知识点。

制作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多媒体教学,形成科学、有效、规范的学前教育專业的音乐理论课程体系。以此来扩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接触面,为乐理知识形成科学发展、良性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更直观的呈现多学科融会贯通,重新审视和完善音乐理论课程,对于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相关专业的教学活动的基础性与指导性作用。

结语

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理论课程视唱部分的教学设计,应更多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专业需求和音乐意识的培养。另外,还要注重学习内容和过程对学生的启发,同时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以便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对不同课程之间知识点的融合和吸收。加入体验式视唱的学习方式,就是对视唱训练的一种新的探索和设想。

结合多学科、多方面对音乐理论课程进行改革,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诊断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用提高学习兴趣法、多媒体扩展法、快乐识谱法等多种手法对课程进行改进,不断对音乐理论课程中的不足进行深刻反思,积极利用有效方法促使学前教育学生音乐理论教学迈向科学化、人性化、制度化、规范化转变,推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理论课程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卉,杜庆东.以三基调为基底的笛卡尔音乐空间的音乐创作[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4).

[2]石卉.浅谈新浪漫主义音乐作品中有调性与无调性的并存[J].艺术教育,2014(1).

[3]章婉.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堂趣味性教学初探[J].教育观察,2017(2).

[4]石卉.谈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的结合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2008(1).

[5]石卉,罗兆麟,张辉.20世纪音乐主题在二维谱中的绘景风格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2).

注:本文系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科研项目成果,项目名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理论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实践与研究,编号:CEFA2018065。

猜你喜欢

音乐理论改进诊断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论大、小调体系中特性音程的调式特征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试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理论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