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生态技术的教育农园设计思考

2020-06-22马锡栋

艺术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竹木夯土天井

马锡栋

摘 要:本文阐述了“台达杯”竟赛作品基于地区生态技术的设计思考。在结合教育农园的建设需求的基础上,本方案巧妙运用浙江民居特有的架空“干阑式”、“天井”、“竹木夯土”等地区生态技术设计原理,与现代节能技术结合,同时融入人性化的体验空间设计。创造出适合家庭出游的绿色、可持续的生态教育农园。传承、创新地区生态技术的同时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化。

关键词:地区生态技术 体验空间 传承 创新

2019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以“阳光·文化之旅”为主题,提出了如何让通过研学基地等载体提升乡村附加值的问题,旨在将被动式技术与乡村建筑结合起来,使文化之旅更具可持续性。本方案选择的是凤溪地块,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凤川街道的凤溪玫瑰教育研学基地。据调研,场地位于小河谷平原,中心有一水渠,将场地分为南北两片。北面为农耕用地,常年被水浸没,土质松软潮湿;南面杂草丛生,土堆遍布,交通紊乱。

一、地区生态技术分析

1.气候分析

桐庐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光、温、水基本同步增减。年平均气温约16℃,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552mm,6月为梅雨期,降水集中。夏季较为炎热,盛行东南风,冬季破坏性低温较少,盛行北风,仍需采暖措施。本方案在教育农园的建筑设计中需要解决防潮、排水、保温隔热等问题。

2.地区生态技术

经过对场地周围村落的实地调研,发现传统的浙江民居已能够适应当地气候,通过架空“干阑式”、“天井”、“竹木夯土”等技术,良好地解决了建筑防潮、通风等问题。

(1)架空“干阑式”

当地居民建筑布局紧密,以联排为主,傍山而建,有效解决了夏日遮阳问题;其次,为解决建筑防潮的问题,当地居民采用架空“干阑式”处理?譹?訛,将建筑整体架高1m左右,架空空间不仅解决了防潮问题,还可用于储藏。

(2)天井

天井作为当地传统民居的基本元素,使建筑内部的物理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譺?訛。其较远的出檐,起到了良好的排水、遮阳作用。由于天井内空气受阳光直射温度高,而内侧四周及地面由于接近地表,温度低,天井上下形成温差,使空气流动,形成热压通风。

(3)竹木夯土

当地居民擅于将竹子与溪石共同使用。溪石为建筑底部承重结构,竹排与夯土粘结形成墙体,这样的建造方式,生态环保,且夯土墙本身还具有良好的湿度调节功能,其平衡湿容量远远大于实心砖与空心砖,使建筑室内冬暖夏凉,同时借助竹子良好的韧性达到抗震的效果。

3.设计构思来源

当地民居采用以上生态技术,有效解决了夏季湿热的恶劣环境,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态技术改善原本的生活环境,实现建筑的低能耗。方案的设计构思正是来源于这些生态技术理念,将现代被动式技术与地区生态技术结合,在完成建筑空间设计的基础上,传承优秀的地区生态技术。

二、被动式生态技术设计构思

通过架空建筑、廊桥的方式,保留原有农田,避免土地硬化,延续以人工耕种为主题的产业形式,并采用建筑掩藏于自然的传统布局。建筑风格上,沿用江浙一带传统民居特征。在巧妙结合地区生态技术、融合现代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同时,通过积极经营农田景观资源、营造人性化体验空间,强调并创造以自然共生为主题的生态教育农园(如图1)。

1.地区生态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在设计中,积极结合架空“干阑式”、“天井”、“竹木夯土”等传统地区生态技术原理,融入现代节能技术,在有效解决建筑通风、遮阳、保温隔热等问题的基础上,营造丰富有趣的空间体验。

(1)架空风道——“干阑式”的延续

因场地土壤常年被水浸没而潮湿松软,若直接建造,将破坏原有土壤结构与生态系统,并带来房屋潮湿问题。在设计中,巧妙地与传统地架空“干阑式”地区生态技术结合,将建筑架高2m至4m不等,避免土地硬化,保留原有耕地,用于农作物种植,并解决建筑防潮问题。此外在架空层的相应位置设计挡风墙,结合文丘里效应,形成自然风道,东偏南朝向使夏季主导风较容易进入风道,形成顺应风道方向的穿堂风,在冬季,挡风墙阻挡北风进入风道,实现夏季导风、冬季挡风的效果(如图2)。

在满足建筑生态节能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对象进行人性化的空间设计,通过人群的参与行为形成闭环效应,在学习自然的同时培养家庭关系。利用架空空间,梳理农田格局,四季农作物的变化,从视觉、嗅觉、味觉上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植物的相互搭配,能够形成时间维度上的连续景观。通过线性的交通空间将各个种植田串联起来,实现农田、景观一体化,在空间节点上设计观景平台,塑造人群驻留视点。保留的农田不仅成为孩童了解自然的课堂,同时也是长辈乘凉闲谈的场所,以此实现家庭内部交流与感情升华,形成闭环效应。

(2)建筑遮阳——“天井”的创新

在方案中,沿用并创新了“天井”技术中“出檐长”的设计。结合当地太阳高度角,巧妙地设计建筑物檐口坡度与出檐长度。在夏季,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屋檐的出挑恰能够阻挡直射阳光进入室内,减少热辐射;而在冬季,太阳高度角减小,屋檐坡度又能够将直射阳光引入室内,增强房间亮度与温度。

(3)保温隔热——“竹木夯土”的改良

当地夏季炎热,需做好隔热措施,冬季虽无破坏性低温,但仍需保暖,在设计中,对当地“竹木夯土”的生土材料进行重新利用。采用现代的铁电锤夯锤技术突破传统夯土技术局限性,填压出密实度更高的夯土墙,并且在填压过程中,加入不同颜色的土壤、砖块、植物,增强墙体的纹理效果,在提高墙体耐久度、力学性能的同时,也增强美观效果。

2.现代节能技术的融入

(1)特朗勃原理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结合特朗勃原理(如图3),实现建筑内夏季降温、冬季保暖效果。在距离玻璃窗1m处设计一排穿孔板,形成一个夹空层。在夏季白天,夹空层兼做绝热层,反射太阳辐射,阻隔热量进入室内,但在夜晚,需要同时打开窗户与墙体底部风口,将室内热量不断向室外排放,以此实现降温效果;在冬季白天,太阳直接辐射加热穿孔板与墙体间的夹空层,加热后的空气通过墙体底部风口进入室内,实现供暖效果。

(2)太阳能的利用

本方案选择太阳能集热板与光伏电板两种太阳能板,前者主要用于各个房间热水器加热,后者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灯具的照明与机械灌溉。经过模拟,将太阳能板的安放角度定为15°左右,实现太阳能的利用率最大化。

结语

现代乡村建设常常以短期盈利为目标,而忽视建筑物本身的可持续性。“干阑式”、“天井”、“竹木夯土”等传统地区生态技术,已经融入当地民居建设中,并有效降低了建筑能耗。竞赛作品(如图4)将浙江传统生态技术与现代被动式节能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建筑可持续化。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关注本土优秀的生态技术,并将其传承、创新,使其在新时代继续发挥作用。

注释:

牟永抗.河姆渡干栏式建筑的思考和探索[J].史前研究,2006(0):23-40.

刘舒.乡村旅游背景下徽州民居再利用改造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

李涛 等.传统与现代的和谐——浙江安吉农宅的生态实践[C].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2007.

欧阳焕英、周文和、王蕴芝.太阳能建筑特朗勃墙结构特性数值分析[J].绿色科技,2018(11).

刘翠琳.江浙民间传统建筑瓦屋面营造工艺研究[D].东南大学,2016.

李茹冰,陳冠天,黄涵欣.一个“失田村”的绝处逢生——以浙江省台州市白鹤岭下村规划为例[C].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2018.

猜你喜欢

竹木夯土天井
现代夯土建筑材料特性及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浅析健康化设计理念之下的竹木家居设计之美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浙江九川竹木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全竹办公系列定制家具
故园
筷子
雨天
郑州商城遗址出土夯土材料的分析研究
校园的天井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