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东北方言的特点及在民歌中的应用

2020-06-22李海燕

艺术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声调韵母声母

李海燕

摘 要: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环境、不同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使各地产生不同的文化特点,其语言中声母、韵母和声调彰显着独自的特点。东北方言和其他地域的方言一样,相对单一和独立,本文将通过分析东北方言的特点和在东北民歌中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挖掘蕴含在东北民歌中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东北方言 声母 韵母 声调 民歌文化

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方言的形成由来已久,远在周代就有“殊方异语”之说。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其各种分支,尤其我国语言的分支更多。我国作为一个多语言、多民族的国家,语言的丰富使得各民族文化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方言作为一种语言在一定的区域内相互交流,形成了区域语言的特色化标志之一。方言作为划分民歌分布区的重要背景依据之一,往往地方方言越“纯”,民歌的特点越鲜明。东北方言作为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北民歌的创作和演唱过程中被充分运用,十分鲜明和形象地表达了东北地区的民歌作品特征。

一、东北方言的特点

关于汉族方言区的划分,我国语言学家想法不一,主要体现为章炳麟分成九个语言区域,黎锦熙分成十二个音系,王力分成五大音系。但现代语言学家们多数比较倾向于将汉族方言分为七大区,即:北方话区、吴语区、闽语区、粤语区、客家话区、湘语区、赣语区。其中北方话区中又分四个次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区、西北方言区、西南方言区和江淮方言区。其中东北方言隶属于北方方言区。

东北方言的形成跟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东北方言又深受俄、日、韩等周边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影响。自明代以来,大量山东、河北、山西的汉人流入辽南;清代以来,山东、河北的人口移入关东;以至于现在的东北大多数人往上三代追本溯源,大多是来自山东、河北的。除此之外,又因黑龙江毗邻俄罗斯,两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使得东北方言也保存了俄语中的一部分词汇。因黑龙江远离中原腹地,位于东北边陲,又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如满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和鄂伦春族等,东北方言还存在吸收外来词语的现象,融入了满族等少数民族、日语及俄语的词汇,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语言方面交流频繁,使得东北方言中融入了一定的满族少数民族的词汇,从而丰富了东北方言的词汇系统。东北方言和现代汉语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在词汇上相对更加丰富多彩。但东北语言中平直并伴有一定的波澜,腔调较为诙谐、幽默,在声母、韵母、声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 东北方言在民歌中的应用

1.歌者改变声调体现方言文化

东北方言中有四个调,分别为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从平仄角度分,一声和二声为平,三声和四声为仄,其中平又分阴平和阳平。东北方言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较,他们的声调区别不明显,较为平淡含混,缺乏起伏,缺少抑扬顿挫,而且不分平仄的现象较为普遍。如作品《正对花》中“小(得儿)妹妹头上一心要戴花”里的“要”字,普通话里本是去声,在东北方言中,被唱成阳平“yáo”。作品《反对花》中“七不隆咚一呀嗨”中“隆”字,普通话里本是阳平,被唱成上声“lǒng”;还有“一(呀)一对莲花”中“莲”字,普通话里本是阳平,被唱成去声“liàn”。作品《回娘家》中“打开箱子柜儿(呀),拿出来,新上衣儿,裤子本是涤纶的儿,没有挂灰儿,没人沾泥儿”中“裤、挂”字,普通话里本是去声,分别被唱成阳平的“kú、guá”;其中“新、沾”字,普通话里本是阴平,分别被唱成上声的“xín、zhán”;还有“娶你那年我又新买的(呀),这回我穿上试试,还是那么正合身儿”中的“娶、买”字,普通话里本是上声,分别被唱成阳平的“qú、mái”; 其中“年、合”,普通话里本是阳平,分别被唱成了“niān、hè”; 其中“正” 普通话里本是去声,被唱成上声“zhěng”。

2.歌者改变韵母体现方言文化

东北民歌演唱存在通过改变韵母来体现地域文化。如作品《回娘家》“娶你那年我又新买的(呀),这回我穿上试试,还是那么正合身儿“中”、“这”字在普通话里本属于十三辙中的坡梭辙(韵母为o、uo、e)的“zhè”,但在东北方言中常被改成灰堆辙(韵母为ei、uei、ui),发成“zhèi”;其中的“那”字在普通话里本属于十三辙中的发花辙(韵母为a、ia、ua)的“nà”,被唱成灰堆辙“nèi”。作品《串門》中旁白部分“她还说呢”其中的“呢”字,在普通话里属于十三辙中的坡梭辙,本来是一个开口呼元音e构成的单元音韵母,口型始终保持不变,舌位不动的“ne”,在东北方言中,常被唱成灰堆辙,由元音ei构成的前响复韵母,发音时口腔肌肉相对紧张,开头元音【e】清晰,舌头抵下齿背,舌面前部隆起顶住硬腭,然后向【i】音上往前方滑动,【i】只是舌位移动的方向,发音时含混些即可,发成“niē”音;旁白里“得啦”中“啦”字,在普通话里属于十三辙中的发花辙“la”,被唱成灰堆辙“lēi”;旁白里“一见到那小玉兰,他就没有词儿了”中的“了”本属于十三辙中的坡梭辙“le”,在东北方言中,被唱成发花辙,从前高元音i开始,舌位向央低元音a至结束,中间的介母i发音较短,之后的元音a发音响亮而且时值较长,发成“liā”音。

3.歌者改变声母体现方言文化

东北民歌演唱同样存在通过改变声母来体现地域文化。在说唱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将翘舌音sh、ch、zh,读成平舌音s、c、z;有时也会将平舌音s、c、z,读成翘舌音sh、ch、zh。在新时代创作的东北特色的声乐作品中,吸收了东北小调的味道和精髓,如《大辽河》、《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过河》、《家在东北》。其中雪村2001年出版发行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因为歌曲朗朗上口的旋律和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当年红遍了大江南北。作品中“俺们那旮都是东北人,俺们这旮特产高丽参,俺们这旮猪肉炖粉条,俺们那这旮都是活雷锋,俺们这旮还有这种人,撞了人家哪能不救人,俺们这旮身上有正根,那个人他不是东北人,翠花,上酸菜!”其中“高丽参”的“参”字,在普通话中本是舌尖翘起,接近硬腭而发出的舌尖后音,即翘舌音shēn,在此处被唱成“sēn”,上下齿轻轻咬合,从而发出舌尖前音s。这种把翘舌音,读成平舌音的,还有“猪肉”的“猪”字被唱成“zū”,“都是”的“是”字被唱成“sì”。在东北方言中,有时也会将原本的平舌音,误读成翘舌音。如“翠花”的“翠”字被唱成“chuì”,“酸菜”的“酸”字被唱成“shuān”、其中的“菜”字被唱成“chài”。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中“俺们那旮都是东北人”,其中的“人”字,在普通话中,声母部分本是由舌尖翘起接近硬腭前部,通过气流振动声带,从窄缝中摩擦而发出的后浊擦音r构成的“rén”,被唱成口型扁平,牙齿对齐,舌尖接触下齿背,舌面前部稍稍隆起,由声音相对来说较为轻快些的y而构成的“yín”。“俺们这旮猪肉炖粉条”中的“肉”字,普通话里本应是“ròu”,却被唱成“yòu”。

4.创作运用方言表达地域特有的含义

东北方言中有的词语很难找到来历和出处,方言所表达的含义只有东北人明白和熟悉,其他区域很难理解。如作品《串门》中“干啥去”的“干啥”字,普通话里本是读“gàn shá”,被唱成了“gàn há”,表示你要去做什么啊的意思。作品《小看戏》中“女婿把她搀,大伙赶车一溜烟”中“一溜烟”,形容大家伙急于赶去看戏,而快速赶车前往。营口民歌《卖饺子》中“梳洗打扮去赶集儿(啊),捎代卖饺子儿”中“捎代”指的是梳洗打扮之后,去到市场上赶集,额外带着卖些饺子。《小拜年》中“姑爷长的俊(哪)”中“俊”指的是姑爷长的精神帅气。作品《放风筝》中“小妹妹放的是蜈蚣(啊),稀里哗啦九莲灯”中“稀里哗啦”是象声词,形容九莲灯制作工艺的复杂,发出这种响声。作品《生产忙》中“二流子把活儿干(哪),一心为生产”中“二流子”指的是社会上的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爱说胡话、没有正事的人。在歌曲中把它变成褒义的词语,表示大家都积极参与搞生产,干农活,创建设的环境中。作品《瞧情郎》中“情郎哥捎来信,让我去瞧瞧他(呀),倒叫我(呀)没有啥拿(呀哎嗨哎哎哎呀)”中“瞧瞧”表示女子因情郎哥的邀请,要去探望情郎哥的情景;其中“啥”表示“什么”的意思,女子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地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合适;“一不小心就摔了一个哧溜滑(呀),两只手儿一扎撒(呀哎嗨哎哎哎呀)”中“哧溜滑”表示雨天路滑,不小心滑倒了;“一扎撒”指的是,因滑倒而无法顾忌手中的礼物,两手全松开了。作品《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里“俺们那旮都是东北人,俺们这旮特产高丽参”中的“俺们”、“那旮”和“這旮”指的是我们、那个地方和这个地方的意思,句意要表达的是我们那个地方都是东北人,我们这个地方特产是高丽参。

结语

东北民歌保持着流畅通俗性的旋律,内涵丰富的规整性结构,其传播和交流,适应地域的唱腔、唱词、衬词及方言特色;东北方言在民歌中的大量运用,使地域声乐艺术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彰显出地域风格、自然风貌、人文景观、风土人情,语言特点的密切关系;呈现出东北民歌中活、浪、俏、逗等风格特点,这种具有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民歌,展示了东北人直率、豪放、纯朴的性格,使听众充分感受到东北民歌中朴实、爽朗、明快、粗旷的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于会泳.腔词关系研究[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声调韵母声母
声母韵母
声调符号位置歌
声调歌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声母歌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单韵母读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