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孩子,提前成熟

2020-06-22谭山山

视野 2020年12期
关键词:起跑线儿童家长

谭山山

如今的中国人,比任何时代都更看重孩子和教育。

家长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赢在胎教、赢在择校、赢在才艺、赢在外语。中国的孩子很忙。他们忙着学习、上各种兴趣班,也忙着从心智上、行为上向成人社会靠拢。钢琴已经成为中国孩子兴趣班的基本课程。

他们是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的“早熟的果实”,而卢梭1762年在《爱弥儿:论教育》中写就的这段话,在今天看来也相当贴切: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批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这是被“催熟”的一代。香港无线电视(TVB)2016年播出的纪录片《没有起跑线?》,揭示了香港孩子成长的残酷真相: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要接受胎教——比如听英语故事,这样出生后就不会抗拒英语。

有些心急的家长,在孩子还没出生时就开始物色幼儿园,孩子6个月大就开始上游戏课,之后上早教班。而孩子上了幼儿园,早则K1,迟则K2(分别相当于小班、中班),家长就要谋划“幼升小”大事——会乐器成为必备才艺。

香港有些小一的申请表直接问孩子会几种乐器,学钢琴、小提琴已经拿不出手,甚至“八级已经没什么用了,进小学前就要取得表演级”。

上了小学,放学后的时间被各种兴趣班排得满满当当的,别人学10个兴趣班,自家孩子就要学20个,其中包括为“小升初”而上的面试课,由专人传授面试技巧和话术……

内地小朋友的“奋斗”轨迹,和香港小朋友大致相似。

2018年年底曝出的“5岁小盆友的豪华简历”,就是为“幼升小”准备的,其中的一些描述,就连大人都自愧不如:“英文(书)年阅读量超过500本”,“去过国内外30多个城市”,“4岁半开始学钢琴”,等等。

此外,家长动用各种资源帮助自家孩子在班干竞选中胜出;以某些指标来完成跟“鄙视链”下层的“区隔”(不让孩子跟没有英文名的小朋友做朋友);以及小学要求小学生填写职业规划(“让孩子们的自我认识和社会的大环境逐步地建立联系”“提升学生对整个社会行业职业的关注度”)等,也是按照成人世界的逻辑“催熟”孩子的典型例子。

1

让我们看一组数据,感受一下孩子有多累:

首先是平均每日在校时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调研显示,2015年,小学生平均每日在校时长为8.1小时,初中生则为11小时,比一般上班族的工作时间都要长。

其次是每周校外学习时间——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的数据显示,中国学生平均每周课外学习时间13.8小时,名列全球第一。

加上校外辅导和私人家教,每周校外学习时间达17小时左右,远高于OECD(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值7.8小时。

课外的学习对中国孩子来说,也是很大的负担。

再次是睡眠时间——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全国青少年睡眠状况平均分值为67.14分,刚刚过及格线。

在6—17岁的孩子中,有62.9%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其中13—17岁(初高中阶段)的孩子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的更高达81.2%。

睡得最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孩子,有64%的孩子22点以后才入睡;起得最早的则是江苏省的孩子,有3.7%的孩子起床时间早于清晨5点,有54.6%的孩子起床时间在5至6點。

其四是近视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近视患者人数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其中小学生近视率约40%,高中生、大学生近视率约70%。

从前两项数据来看,在校时长加上课外学习时间,中国孩子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间分别达到10.5小时(小学生)、13.4小时(初中生)。

在中国的校园里,随处可见近视的小孩。

德国《商业内幕》杂志2018年9月的一篇报道描述了重压之下的中国孩子的个案:

晚上9点,13岁的兰兰(音)坐在北京一家咖啡吧里。

来自美国的外教安娜正在进行40分钟的授课。兰兰在北京最好的中学之一上初二,她很少能在晚上11点之前睡觉,甚至周末还得补习语文、物理和数学。

像兰兰一样,大多数中国孩子必须在空闲时间继续学习。他们没有多少时间让自己成为“一个孩子”。

事实上,他们也没有多少时间睡个好觉。中国学生的“工作日”从一大早就开始,在深夜结束,甚至经常在午夜之后才结束。可是,许多父母认为,这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

中国孩子永远有做不完的作业。

2

“赢在××前!”

“加油!距离高考还有6574天!”

孩子刚刚出生,一位家长就给孩子写下了这样的寄语——显然,这位家长希望孩子“赢在出生后”。

出现在《没有起跑线?》中的二胎妈妈Irene则将起跑线的时间提前到孕期——希望自己的二胎女儿“赢在子宫里”。

Irene头胎是个儿子,最初她抱着不想做“怪兽家长”的念头,什么也不为儿子准备,直到他1岁半才开始联系Pre-Nursery(供2岁孩子就读的幼儿班)。

处处碰壁后,“才发觉儿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别人家14个月的妹妹能背26个英文字母,自家儿子21个月大,还只会说字母B,这还是天天听大人叫他“BB”才记住的。

怀上老二后,Irene挺着5个月的身孕提早物色幼儿班,“这次我一定要做足准备,因为我要妹妹赢在子宫里”。

而有些妈妈为了让孩子进只收1月出生的宝宝的名校,甚至把起跑线提前到备孕期——造人前算好时间,让孩子正好在1月出生。

尽管这句话已被证明是为了配合节目效果而提前预设的台词并引发极大争议,但它还是结结实实地刺痛了许多平凡父母。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可以说是中国家长的育儿焦虑最集中的反映。不知有多少家长以此为信条,让孩子和自己投入“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奋斗之路。

其实,这句口号并非出自教育专家之口,它最初是上世纪80年代一家企业为宣传自家产品(有说是奶粉,有说是“壮骨颗粒”)选用的广告语——“治疗儿童缺钙,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00年前后,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韦钰提出“中国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由此跟教育挂钩,并在商业力量的推动下(早教班、补习班等),被家长们奉为圭臬。

多年后,韦钰接受采访时澄清,自己当时提出这一说法,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各国紧急调整了儿童早期发展政策。

美国科学院院士福克斯发現,0到2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之一。早期在托儿机构成长的儿童,由于互动交流的机会少,脑的体积比受到正常照顾的儿童明显来得小。

2岁以前得到改善的,脑发育可以恢复;2岁以后再改善,脑的发育恢复就很难。因此,所谓“中国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指的是必须重视早期教育。

具体到个体家庭的教育,家长须在这个关键期言传身教,完成对孩子的教养,这才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真正含义,“(它)绝不是指让孩子早些认字、背诗、读英语,更不是把小学的课程提前教给幼儿,这绝对是个误区”。

3

在中国,早教往往跟“认字”挂上钩。

然而,这个提法以讹传讹,不断被演绎,将教育的标准直接与“输赢”画等号。

“‘起跑线理论将教育的功能简化为‘输赢之争,这恰恰是当下社会崇拜竞争和成功学的一种病征。

“如果成年人之间的严酷竞争无限度地转移到初等教育、学前教育,甚至胎教阶段,那么整个社会就可能变成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

“其次,就算可以将人生比作一场赛跑,那也不是百米短跑,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最初的一点得失可能完全无足轻重。

“刻意夸大起跑线上的输赢,主张斤斤计较、分秒必争,会给孩子造成过度的负担。而失去了童心的童年,也很难有未来充满自由和想象力的成年。”

这是学者刘擎的看法。

4

“儿童应当穿童装是非常新的想法。儿童的一举一动必须尽快学成大人的模样,太慢了不是父母而是教师要操心的事情。这是原罪的一部分,必须用教鞭把它打掉,腾出空间给有用的(也就是无用的)成人知识;这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容不得孩子们把时间消磨在玩耍上。”

安东尼·伯吉斯在《莎士比亚》一书中这样写道。

在莎士比亚的时代,作为一种文化建构的“童年”观念并不存在。

法国史学家菲利普·阿利埃斯指出,在14—15世纪的欧洲,儿童(enfant)一词与这些词汇同义:男仆、侍从、服务生、儿子、女婿等。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并未意识到童年有足以将儿童与成人甚至青年区隔开来的特殊性质。

到了18世纪,卢梭呼吁,应当尊重儿童期,因为它本身即具有价值,而不是对未来有价值。他说:

“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童年有童年的地位。我们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至此,童年的独立价值得到肯定。卢梭认为,它并不是作为成人期的准备,因此不应该用成人为儿童准备好的连篇累牍的现成知识技能武装儿童的头脑。

在《爱弥儿:论教育》中,卢梭指出儿童教育的误区:

“由于大家不愿意把孩子教育成孩子,而要把他教育成一个博士,所以做父亲和做教师的不论骂他、夸他、吓他、教他、改他的缺点、答应给他东西和对他讲道理,都操之过急,做得不是时候。”

换言之,教育儿童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至于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卢梭是这样回答的:

“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

北京某小学的学生都开始有毕业论文答辩了。在如今这个成功学盛行的时代,哪怕最与世无争的家长,在涉及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总是不能免俗。

艺评人鞠白玉有一个舞蹈家朋友,因为即将“小升初”的儿子没有报任何校外兴趣班,被老师叫去质问:“你怎么那么不像海淀区的家长?太不思进取。”

到底是随大流让孩子努力学学学,还是让孩子有个宽松愉快的童年?鞠白玉的看法是:

“把人还给人,把童年和自由还给这些早晚能做自我选择的孩子,别过早地规范什么是成功,什么是精英;不让那些没有温度的伪名词去影响孩子怎样接触真切的世界,怎样感受世间的情感;对事物的抉择不去功利地做判断,对理想和价值的追求发自天然,不过早地迈进那些世俗规则界定的残酷游戏,甚至不竞争,当你不主动跳进这个激流,多大的浪也伤害不了你。”

至于能不能做到如此通透,那就因人而异了。你会怎么选?

大白天自行车座没了

/唐欣

当我看到它时不禁愣住

我的自行车 没了车座

就像一个革命者

被砍掉了头颅

剩下的部分 成了怪物

朝我咧嘴讪笑

我的自行车 你招谁惹谁了

得到这样的报应 青天白日之下

凶手何在 我举头四顾

大街上照样熙熙攘攘

每个人的样子都那么可疑

可我却不能

扑向其中的任何一个

猜你喜欢

起跑线儿童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重归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