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策略引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0-06-21殷晓艳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殷晓艳

摘 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改的核心内容,已被广大的教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改变自身的教学思想,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习状态变得积极主动,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自主学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利用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多途径地获取数学知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抓住问题关键,养成学习习惯

任何事情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都要有一个正确的习惯,对于学习来说也是一样。小学生的学习就像一张白纸,你想要它呈现什么样的结果,就需要用不同颜色的笔将它们描绘出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想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就要认真地思考,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关键点,促使学生在思想上能够进行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提问的好习惯,使他们真正地发现、体会数学知识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类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目:小王同学有一本书,共有300页,第一天,小王同学读了这本书的,第二天他又看了剩余部分的一半,请问小王同学没有阅读的部分占这本书的比例是多少?这道题目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抓住题目的关键,如:(1)小王同学第一天读完之后,没有阅读的部分占整本书的比例是多少?还有多少页?(2)小王同学第二天读了多少页?(3)小王同学还有多少页没有读?(4)没有阅读的部分占整本书的比例是多少?按着教师的问题,学生很快掌握了解题思路。学生会轻易地算出第一天阅读后剩余的比例为,页数为300×=150(页),继而计算出第二天读了150×=75(页),剩余的页数就是300-150-75=75(页),占比为75÷300=。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逐步解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意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探知活动当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意识

许多学生不会进行自主学习,关键是他们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多种教学方法,但并不是每一种方法都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寻找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知识的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以积极的状态进行学习,从而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8加几”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向学生出示例题8+9,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完成。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很多人开始按之前学过的方法进行计算,先将9分成了2和7,然后8+2=10,再用10加上7就可以算出结果为17。还有少部分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打破了这种传统计算方法的思维定势,并没有看到8就直接想到与2结合,而是考虑到9比8大,因此想到将8分开再计算,会让计算变得更加简单。因此,这部分学生将8分成了1和7,然后计算9+1=10,10再加上剩余的7,结果还是17。就这样,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数学活动平台,让学生动脑思考,从中获取了不同的认知经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案例中,学生的学习,在足够时间的思考之后,突破了原有教学观念的限制,释放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获取了知识和情感的发展,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激发了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意识。

三、营造教学氛围,呵护学生情感

自主学习活动的展开形式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教学形式相对比较固定,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探究,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但学习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总会有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智慧进行处理,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精心呵护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分地表达出他们的真实想法,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潜能,实现自我能力的有效发展,提升自身价值,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平方厘米的认识”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新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当中,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对物体进行仔细观察和认真比较:如教师可为学生准备一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从中发现它的秘密;让大家认真回想,从日常生活中找一找,有哪些物体的面积约为1平方厘米;借助多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让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并亲自动手摆一摆,看学生能够摆出什么图形。就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亲自感知和体验了数学知识,获得了感性的数学知识经验,完成了知识认知的内化过程。

由案例可知,教师为学生创建了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其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促进了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判断力,真正地领悟了所学内容,并享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是自身经验积累的过程,学习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由“学会了什么”发展为“我会学”。小学生的思维有着很大的随意性,认知活动比较盲目,因此,教师要设计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分数除法的应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下列两个条件:学校六年级有111名学生,相当于五年级学生人数的,问:(1)学校五年級有多少名学生?(2)五年级、六年级共有多少名学生?(3)假如四年级学生的人数是五年级的,那么四年级有多少名学生?对于这三个问题,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完美解答,教师可采用分层次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第一个问题,题目比较简单,可由学困生来完成;第二个问题,题目难度适中,可由中等生来完成;第三个问题,题目难度系数较大,学生不易完成,可让优等生来完成。就这样,一道题目,教师依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让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进行有效训练,做到了巧练,让不同的学生对知识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认知,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

案例当中,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加工,通过对知识的分层次练习,全班的学生都可获得不同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让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愉悦感,认知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通过一定的策略引领学生进行知识学习,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遨游,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学习方法,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索,敢于对课堂知识进行提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9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9-R-70072。

参考文献:

[1]叶秋玉.和谐课堂  灵活教学——新时代小学数学和谐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上),2019,(12).

[2]梁新君.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20,(3).

[3]于长明.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

[4]钱芳华.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亚太教育,2015,(32).

[5]李锋.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7).

[6]吴玉瑾.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3,(22).

[7]支启霞.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才智,2013,(17).

[8]吴广和.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3,(8).

[9]魏翠萍.培养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2,(7).

[10]田路.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现状的研究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11]凌秋虹.基于“交互工具”进行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1,(6).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