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020-06-21张克斌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寓教于乐高效课堂

张克斌

摘 要:生活处处有学问,生活处处有数学,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有各自独特、高效的教学方法,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上好数学课,学好数学知识呢?首先,要做到让教学过程“学中有趣,趣中有乐,乐中有知”。其次,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时常被新颖的教学方法所吸引,能够长时间保持对数学的新鲜感。

关键词:策略培养;教学计划;高效课堂;寓教于乐

数学课堂是传授数学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提高课堂效率与课堂质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具体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首先,利用现有条件,精心备课,为学生创设高效课堂;其次,我们要让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其紧密联系生活;再者,要注重创设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让课堂多样化、趣味化,以提高教学成效。

一、高效课堂,让教学成效显著

(一)钻研教材,做好课前预设

我们常说,精心仔细地备课是教学活动的基础。一切教学活动的展开都要以此为基础,而教材又是备课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仔细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的主体思路与编写意图,以便能够将数学知识串成一条主线,将数学知识条理清晰地讲授给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宜、合理的教学方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让教学活动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促进其更好地学习。作为教师,倘若在备课时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就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错误现象,不能很好地分清重难点,不能收放自如,更不能适时给学生减压。只有教师充分了解教材内容,胸有成竹,才能更为准确地做好教学预设,让教学内容有目标,让课堂活动有计划,让课堂提问有深度,让教学活动游刃有余。

(二)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思维

有计划、有深度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适时的课堂提问,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集中,避免出现由贪玩等性格特点引起的思想分散,还可督促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调动大脑中储备的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思考。

思维锻炼的基础便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为深刻地了解,因为只有深刻了解所学内容,学生才可举一反三,引起思维的碰撞。课堂的提问过程,要做到有计划、有深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时,既不会由于难度过高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又不会由于问题较为简单而起不到开发学生思维,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三)师生互动,让学生倍感亲切

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让人身心愉悦,更加快速地进入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去。在授课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对教师天生的恐惧心理,在思考问题与课堂互动交流时,无论对错,他们都能积极开展思考,踊跃发言。此外,师生间的互动可以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对教师的亲切感、对课堂的亲切感以及对数学的亲切感。

二、联系生活,让教学成效显著

(一)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以用到的情景,不要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校园,最大程度地模拟现实的生活情境,将比较典型的生活片断引入课堂,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模拟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让其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比如,在课堂上开设“文具店”,将学生的部分文具集中起来,按照人民币的面值制定相应的“特殊货币”,让学生在课堂上举行货物的售卖活动,教室是文具店,学生的文具是商品,让学生轮流充当售货员和消费者,教师也可参与其中,或者给学生设定相应的难度,加深学生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应急能力。虽说售卖活动是模拟的,但学生的参与热情却极高,在货物售卖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币值的认识,还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口算能力。

(二)课上学习探索,课下实践运用

数学产生的本质是为了让其服务于生活,也正是由于它的这一性能才出现了数学这一门学科,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應注重数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课上理论学习,课下实践检验,只有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很好地运用在生活中,才能说学生是实实在在地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比如,在课堂教学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一知识点后,我们可以试着给学生一把尺子,让他们三人为一组,测量计算教室以及校园中的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和提升。

(三)课后作业生活化,让学生趣味十足

在课后留置家庭作业时,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其趣味化、生活化,让留置的家庭作业“简而准、少而精”,为学生减负,可以尝试打破传统留置家庭作业的方法,改变纸质作业留置方式,具体我们可以这样做,比如学习完“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让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测量计算家中房子的面积、院子的面积等,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处处有学问。

(四)生活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中找寻数学模型

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不能离开生活而单独设计。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联系实际,最大可能地让其生活化。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这一节课时,要充分利用身边的现有条件,让学生准确地认识,包括对一些特殊抽象图形的直观了解;在学习《加减乘除运算》时,举行简单的数字游戏让他们锻炼、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所在。

三、方式多样,让教学成效显著

(一)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爱上教师,爱上数学

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我们要充分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与关注,增强他们学习的勇气和动力。我市地处西部,较为落后,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下了许多留守儿童,这是我地区教学活动中最普遍的问题,也是最令各位教师头疼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向来就是老大难,他们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导致性格偏激蛮横,不爱与他人交流,无心学习。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可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处处用爱感化、教育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然后让他们尝试慢慢打开自己的防备心理,改掉自闭的心理问题,从而喜欢上教师,喜欢上数学学习。

(二)养成良好的数学學习习惯,让他们将所学知识串起来

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总结错误、归纳知识的习惯,让他们准备两个笔记本,一个纠题本,一个归纳整理的笔记本,错题本用来抄录自己做错的题,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让学生再看自己整理的错题,达到提升、巩固的效果。归纳整理知识点的笔记本用来整理所学的数学知识点以及比较典型的例题,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让他们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串成一条主线,根据问题,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提升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学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是紧扣实际生活的,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都能找到对应的数学原型,所以偏重应运。此外,我们要注重将趣味性和生活性融入课堂,让课堂不再枯燥呆板,而是充满生机,学生的接受能力自然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秀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0,(30).

[2]黄晓军.提高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6).

[3]徐进.探索关于小学数学有效的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0,(9).

[4] 赵忠海. 探析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的几点做法[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0).

[5]易晓静,刘政.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

[6]潘小琴.寓教于乐,因材施教——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初探[J].教育观察,2019,(18).

[7]冯崇和.浅谈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策略[J].新教师,2018,(12).

[8]雷文慧.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4).

[9]魏茂开.寓教于乐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J].华夏教师,2018,(7).

[10]李丹.浅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1).

[11]毛建平.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7,(2).

[12]王玉华.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

[13]梁艳梅.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做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寓教于乐高效课堂
初中生体质健康实施运动干预的实践研究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优化材料力学教学计划,培养创新人才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