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小图谱,发挥大作用

2020-06-21代红艳李永庄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

代红艳 李永庄

摘 要: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如何能将抽象变成形象的呢?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如能恰当地运用一些线条、图形、符号等图谱方法来辅助教学,就可以将枯燥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形象化,这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音画结合,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关键词:图谱方法;直观形象;教学活动

“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这是美国图学论者哈拉里所说的一句名言,这充分体现了图谱较语言所凸显的直观形象功能,它在音乐活动中能将难懂的音乐化抽象为具体、复杂为简单、枯燥为有趣!于是,我根据图谱的作用特点,设计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图形谱,让学生在理解这些图谱的基础上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一、图谱法的内涵及作用

图谱法,就是用自己最明白最简单的图画形式来表现音乐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把音乐内容变得简单、直观、形象化。以往的授歌模式比较传统、单一,大多是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这种模式违背了新的教育理念:“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音乐活动中运用图谱法,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乐曲内涵的感受与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图谱法提升学生音乐学习效率

(一)运用图片图谱教学法,使音乐具体化

1.妙用“图片”式 图谱教学法,有助于对歌词的理解。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新歌时由于识字有限,在对歌词的认识理解方面就会受到影响。这时运用图谱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歌词的记忆。例如:在学习《小宝宝睡着了》这首歌时,我们可以展现有关夜晚的画面,里边有星星、月亮、白云等,孩子们可以边看图边学唱,这样歌词、旋律就一下子都能够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妙用“图片”式 图谱教学法,有助于对典型节奏的掌握。

歌曲中节奏时值长短的掌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比较困难,而图谱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难点。例如:一年级教材歌曲《不能告诉你》中有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不同时值节奏,在学习“×××︱×××︱”节奏时,为了让学生能快速、准确地掌握此节奏型,我就配上与节奏相符合的图片,如小桌子、小凳子等图片,这些形象的图片,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还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念白体验中掌握此节奏型。

3.妙用“图片”式 图谱教学法,有助于降低节奏的难度。

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有些乐曲节奏复杂,好多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我会针对教材内容设计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片符号来代替。例如: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时,歌曲中出现了切分节奏,为了让学生快速地掌握这一节奏难点,我就运用了“图片”图谱法,用了半块月饼、整个月饼的图片节奏型,有了这个形象支架,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歌词的内容以及这首歌曲的重点节奏。

(二)运用线条图谱教学法,使音乐形象化

1.妙用线条图谱法,理清乐曲的结构。

音乐的乐曲结构对于音乐学习非常重要。一首歌曲的乐曲结构是否掌握,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歌曲含义的理解及其表现力的把握。例如:在学习《我的家在日喀则》时,为了能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乐曲的ABA三段体曲式结构,我用“线形”图示:“~~~~、∧∧∧∧、~~~~”表示,这样简单的“线条”图,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因此,这种“线形”图谱法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清乐曲的结构和感受。

2.妙用线条图谱法,凸显重复的乐句。

在欣赏乐曲时,恰当地使用不同线条,可以起到标注重复乐句、凸显乐句的作用。例如:在歌曲《铃儿响丁当》中有“丁丁当、丁丁当”出现的时候,可以用同一种线条来表示,让学生清楚地看出重复了几次。这样的线条图谱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凸显出重复乐句,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理解感受音乐。

3.妙用线条图谱法,感受角色的形象。

感受音乐形象对于好多孩子来说也是有些难度的。因此,在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中,我运用粗粗的横线“—”表示懒人懒散笨重的形象,用了跳跃的波浪线“~”表达勤快人繁忙利索的形象,鲜明的线条能让学生准确地掌握乐曲的角色形象,表现音乐。因此,用“线条”图谱法帮助孩子感受音乐形象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三)运用多媒体图谱教学法,使音乐直观化

1.妙用“多媒体”,音乐形象更鲜明。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也是人们抒发、表现、寄托情感的艺术。无论是演唱还是欣赏乐曲,我们要先理解乐曲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去表现它。要想很好地理解表现音乐,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抽象的音乐变为形象的画面,如欣赏乐曲《春节序曲》时,由于乐曲没有歌詞,很多学生很难体会到音乐形象,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画面把春节敲锣打鼓的喜庆热闹场面展现出来,让乐曲内涵与艺术形象完美结合。有了生活中的素材,再加上对音乐的理解,学生的音乐表现创造力就大大提升了。

2.妙用“多媒体”,文化渗透更容易。

音乐多元化不仅在于演唱、表现、创作等方式的不同,它本身就有着多样丰富的文化背景。比如:民谣因各个民族在风俗、服饰、语言等方面就表现出不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用干巴巴的语言和几张图片是不行的,而使用多媒体就可以将无法用言语教授的内容通过画面展现出来,让学生去欣赏、感悟、学习。例如:在教唱四年级教材《跳柴歌》时,我就把海南黎族的服饰、歌舞、风俗等做成生动的课件,这样学生结合对黎族各方面文化的了解,对歌曲的内涵、情感以及如何表现就自然而然明白了。

3.妙用“多媒体”,教师教学更便利。

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等特点,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制作成PPT存在电脑里,这样,教师的教学环节会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会学习得更加有条理,生动形象的画面让音乐知识变得趣味十足,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图谱法教学的误区

图谱法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运用图谱。小学教师在运用图谱进行音乐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中过于精细,不一定科学

个别教师为画图谱而画图谱,设计过于精细、机械,把音乐完全跟所画的图形等同起来,不妥的图形对学生体验音乐更是一种误导。音乐的抽象性、模糊性、非语言性等特點决定了其不能以任何其他方式替代,它们不能够诠释音乐的全部内涵,假如我们设计的图谱太过精细、繁多,就会忽略对整首乐曲的感知,也就会失去音乐教育的意义。

(二)教学中过多操作,学生思维受限制

有些教师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叫学生按照图谱反复练习。开始也许很新鲜,如果多次强化极易产生审美疲劳。再精美的艺术也不能过于细致地肢解,更何况小学生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教师太精细的图谱解析与练习塞满了学生的头脑,束缚了学生手脚,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权和创造空间。

(三)教学中太重形式,作品会缺失内涵

教学中,有些教师用图谱代替了音乐本身,不是任何音乐作品都适宜运用图谱的。即便是合适的图谱,如果反复地画图谱也会使体验音乐过于关注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内心对音乐深刻内涵的感知。因此,图谱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有效的辅助教法,我们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运用,但也不要滥用。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图谱所产生的作用和价值是相当大的,教师应该细细揣摩其用法,在活动中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类图谱,让图谱作用发挥到最大效应!

参考文献:

[1]范珂君,阮婷.图谱在游戏化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的现况调研分析[J].黄河之声,2019,(16).

[2]赵丽琴.图谱相融,让音乐有形有色[J].艺术评鉴,2018,(21).

[3]胡润泽.图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初探[J].基础教育论坛,2020,(2).

[4]李福军.创设有声有色的快乐课堂——浅谈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设计[J].黄河之声,2019,(3).

[5]屠丽.图谱在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8,(33).

[6]任思雅.看得见的音乐——图谱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8,(10).

[7]赵妙倩.多元化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黄河之声,2018,(8).

[8]王国文.小学音乐教学中图谱的有效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1).

[9]屠心文.构建音乐欣赏蓝“图”——谈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的图谱运用[J].北方音乐,2017,(12).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浅谈幼儿园户外体育集体教学活动的要求及组织实施的策略
由心出发,创新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微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表达力的多元设计与实践探索——台北市南湖高级中学语文组“写∞手”教学活动探析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