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以小见大的智慧

2020-06-21谭兴会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以小见大班主任工作小学

谭兴会

摘 要:班主任是除了家长以外,跟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人,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已经远远不够。面对心智发育不成熟的小学生,如何实施德育,这就需要大智慧了。本文从用“小举动”规范小学生的言与行,用“小言语”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用“小事例”提升小学生辨别是与非、提高综合素养,用“小活动”引导小学生传承传统美德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班主任工作;以小见大

张炳生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新探》中说道:“教师是以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学生为劳动对象,教师的道德品质有着特殊的教育价值。”班主任工作是教师行业众多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其意义是非凡的。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总舵手,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是一个班级的灵魂。

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身心成长以及个性养成的关键时期,更是为以后的学习生涯和人生道路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小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阶段,心智水平由不成熟状态向逐渐成熟状态变化,认知、思维等各方面能力在这一阶段不断发展。班主任是除了家长以外,跟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人,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心智发育不成熟的小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德育呢?这就需要大智慧了。

一、用“小举动”规范言与行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主心骨,其本身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就是“妈妈”一般的存在,是生动的道德模范,是孩子心中崇拜的偶像、英雄。班主任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仪容仪表,甚至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对6~12岁的小学生,当他们行为不规范时,想要通过讲道理、颁禁令、批评教育、惩戒等方式去约束他们的言行,成效常常不太理想。所以,与其“讲”个不停,收效甚微,还不如用实际行动去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

当看到教室或过道地面有一团纸屑、瓜果皮时,不是叫学生去捡,然后在行知课时面红耳赤“生气”地教育一通;而是教师自己弯腰捡起,然后当着班上学生的面自然地投放到垃圾桶里,不用其他言语。别忽视这个小举动,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班级教室、过道、操场乃至整个校园地面的垃圾越来越少,校园也会变得干干净净的。班主任就应将德育渗透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通过这种“小举动”来感染学生。

二、用“小言语”培养自信心

这里的“小言语”指的是细碎的语句和评价。当今的教育,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少说话,多关注。对于身兼多职的教师,应当把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角色分开。

以笔者自身为例,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当用词准确,语言简练,让学生拥有充分思考、活动和发挥自己的时间、空间,尽量少用细碎宽泛的语言评价学生。作为班主任,则恰好相反,应当多多用“你真棒”“很好”“你今天真乖”等看似宽泛、价值效用低的语言去评价学生,开始与学生的“交流”,慢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给他们营造一个温暖向上的“小家”环境,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以我们班中途接收的一个转学生为例:笔者观察到,他刚来我们班的那段时间,极少主动与其他孩子交流,更不要说在一起玩耍,经过与家长的交谈,了解到因为成绩的原因,他之前受过许多不友好的教育及对待,这让他心理受到了比较大的伤害,变得自卑、胆小。之后,笔者便积极用这种看似零碎、宽泛的“小言语”来评价他,開始了与他的交流,久而久之,笔者惊讶地发现,他与笔者的交流由一句慢慢变成了一段,并且脸上已经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三、用“小事例”辨是非、提素养

小学生经历的事情是比较有限的,但我们生活中的事情却是无限的。我们要善于从身边的小事中筛选材料,有效利用,让学生从中受益。无论是新闻里的、身边发生的、路途中看到的,只要有益、可行,我们都可以利用行知课、早读课、课间等与孩子们进行交流,针对一个事例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形成学习和生活的规范。在讨论中,孩子们的思维相互碰撞,对一个事情的看法慢慢会更加全面、深刻,辨别是非、挖掘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也会逐渐提升。

例如,笔者曾经利用一节行知课来跟孩子们交流了一个小事例:有两位同学,A同学,在每次有其他教师需要她帮忙的时候,她都会告知她的班主任她去哪位教师那里、去干什么了;B同学,在自习课上,在没有告知教师和同学的情况下自行溜出了教室,最终惊动了班主任和自己的家长,教育他时,他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孩子们在笔者的引导下,针对这两位同学面对相似事情时的不同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最终得出这样一个观点: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要去做什么事情之前,小学生都应当告知长辈或教师自己的去向,免得长辈、教师担心,这也是尊敬长辈、感恩父母的具体体现。

四、用“小活动”传承传统美德

班级活动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班主任应好好运用这样的契机,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丰富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陪伴孩子们在活动中实践,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这可以是一次关于“礼让”的故事表演,可以是一次主题为“勤俭节约,从你我做起”的茶话会,可以是一次关于校园“微笑·赞美·感恩”的“新闻发布”,可以是一次关于“孝敬父母,帮爸妈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汇报,可以是一次“书里的诚信”的读书沙龙……好的小活动,会起到以点带面、事倍功半的育人效果。

在元旦到来之时,笔者会和美术教师协作,组织学生为亲朋好友、长辈制作手工贺卡,在新的一年开始之初,献上孩子们最诚挚的问候和祝福。在清明节到来之时,笔者会组织孩子们用文字、图片或视频记录自己祭奠先人、缅怀祖先的经历。在端午节到来时,笔者会组织孩子们进行诗朗诵,缅怀伟大诗人屈原,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那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在教师节到来之时,笔者会让孩子们邀请那些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长们,为他们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送上一枝花、一个拥抱、一句感谢,对学生进行尊敬师长的教育。在中秋佳节到来时,笔者会组织孩子们给在异地上班、打工的父(母)写一封家书,托“青鸟”殷勤带去自己的思念和祝福。在重阳节到来时,笔者会组织孩子们开展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讲故事、剪指甲、捶捶背、揉揉肩和扶老人过马路等活动。

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可以结合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科技、艺术等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发明、书写绘画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五、结束语

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的、冗杂的,但它对学生尤其是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新时代的班主任应该从“权威者”转变为“对话者”,从“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从“主角”转变为“陪伴者”,从“训斥者”转变为“鼓励者”,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赢得新时代的挑战。所以,班主任应该学会用“小举动”去规范小学生的言与行,用“小言语”去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用“小事例”来提高小学生辨别是与非的能力,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用“小活动”来引导小学生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李湖江.班主任工作中的“以小见大”[J].辽宁教育,2015,(8).

[2]葛蕾.抓好小学班级管理 做好班主任工作——刍议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9).

[3]陳艳萍,杨光卿.新课改下的激励教育方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7).

[4]丁雪.论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如何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

[5]杨艳平.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现代交际,2019,(18).

[6]唐怀民.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胜任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4).

[7]冯晓芬.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7,(10).

[8]钱晶.用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实践探微[J].小学教学参考,2019,(6).

[9]吴霞.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8,(6).

[10]刘洪芳.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

[11]续东梅.关注学生发展,实行班级自主管理——小学班级管理方法探究[J].中华少年,2019,(5).

[12]杨琼.人性化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之我见[J].现代企业教育,2007,(24).

猜你喜欢

以小见大班主任工作小学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如何恰当合理地以技巧升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