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新时代,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

2020-06-21孙竞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必修课意见劳动

孙竞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大中小学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意见》提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切实经历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认为,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劳动的形态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不能简单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学工学农”,另一方面也不能否定体力劳动、体力劳动者的重要性。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强调,从根本上讲,劳动教育就是要在全社会创造浓厚的劳动文化,激发青少年学生热爱劳动的内生动力,教育引导他们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立志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意见》中强调, 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多样化: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注重日常养成;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注重系统培育;社会各方面要发挥协同作用,支持学生走出教室,动起来、干起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特别指出,家、校、社协调育人必须形成一个共识:家庭教育的本质特点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劳动教育,而检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成败得失的关键指标,就是看是否推进了美好生活教育,是否重视劳动教育。

而在现实中,家长只关心学习成绩,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孩子,甚至在将要迈进大学时,还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意见》专门提到,家庭要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2项生活技能。

在学校,劳动教育也不能是“走过场”“当摆设”。“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在《意见》中,对开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作出明确规定。

同时,社会要发挥协同作用,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条件保障。《意见》鼓励企业公司、工厂农场开放实践场所,特别是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群团组织和社会机构也要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志愿服务。

毋庸置疑,新的时代,人类劳动的形态已经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檀传宝认为,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要用专业、创新的教育形式去切实取得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效。

在他看来,语文、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甚至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都可能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学科领域教学因而也都有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性。师生互动、校园环境、课业评价、学校制度等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应当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只有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全部教育生活,劳动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檀传宝同时指出,當代社会的劳动教育乃至全部教育,都只有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激烈竞争中才能取得好成果。没有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没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劳动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受到教育对象的欢迎。

“既然时代不同了,教育对象已经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环境之中,劳动教育就理应不断创新形式。故探索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新形式,应当成为新时代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他最后说。

猜你喜欢

必修课意见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评“小创”,送好礼
评“小创”,送好礼
热爱劳动
窗外的世界
凉山羊
图解《意见》明晰要求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浙江省11所高中将试点必修课选课走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