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立柱预制与吊装技术研究

2020-06-20杨子惠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柱体匝道立柱

杨子惠

(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200)

预制装配式立柱施工工艺是将立柱采用工厂化集中预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利用起重设备进行安装,在连接点处灌浆从而形成整体的施工工艺。

1 工程概况

西洪大桥及接线工程(环镇北路—北环快速路)施工IV标段实施范围为广元大道快速路主线(K4+163~K5+095),南起云飞路,北至北环西路立交,长度为932m;以及北环立交剩余匝道工程,分别为北环快速路与广元大道南向沟通的4根匝道(SE匝道、ES匝道、WS匝道、SW匝道)及北向沟通的4根匝道(NE匝道、EN匝道、WN匝道、NW匝道)的剩余工程。

该标段一共有195根立柱,现浇83根,预制112根,其中预制立柱采用双柱式矩形立柱,断面尺寸为2m×1.5m,高度为4.1~7.2m。

2 装配式立柱的预制

装配式立柱的预制施工顺序如图1所示。

图1 装配式立柱预制施工流程图

2.1 模板工程

装配式模板工程的关键在于对预制构件的现场制作。工程人员在制作底模时,需要采用砖砌筑的形式,侧模的制作则要采用定型钢模板,预制模板的浇筑均为三层浇筑方式。在处理预制构件底模时,工程人员需要对排水坡度进行严格控制。基于此,需要铺设30cm厚的砂夹石,并对其进行振冲压路机的碾压密实处理,初步碾压完成后,要增铺三层砖,并对砖体表面进行水泥砂浆的涂抹。在砌砖环节,工程人员应找准砖体的长度方向,并留设架管孔洞,留设间距为1m。在浇筑构件砼之前,需要加强对地模表面隔离剂的刷涂处理与构件之间的隔离剂刷涂处理,并确保刷涂2~3道。最后,将地板革铺设在构件之间,避免出现黏结,从而减少脱模现象出现的概率。

2.2 钢筋工程

对钢筋工程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应仔细研读钢筋配料单,并做好钢筋半成品的现场堆放管理,做好钢筋型号标识,实现分类管理。在钢筋绑扎环节,施工人员要加强钢筋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验收,同时要对锚固搭接长度等技术规范进行严格把控。施工现场应安排专人对砼垫块进行制作,并对砼保护层的厚度进行合理控制。钢筋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都要确保有专人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钢筋搭接牢固。

2.3 砼工程

该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方面较为严格,采用的商品混凝土强度和抗裂度等性能均达到工程质量要求。工程人员首先对模板的尺寸和支撑情况进行了严格检查,并做好了砼浇筑之前模板的润湿处理,同时确保模板之间缝隙封堵密实。此外,针对钢筋骨架,工程人员对其整体质量进行了详细的核查,确保不出现歪斜、扭曲以及扎结松脱等现象,同时参照设计图纸对埋件的数量、位置等进行了核验,尤其重视隐蔽工程部位的质量验收。浇筑预制构件时,工程人员采用一次性浇筑成型的技术控制方式,细致推进,不留施工缝。在完成砼浇筑后,工程人员进行了砼结构的专项养护,具体以湿润草袋覆盖和加水养护的方式进行。制作预制构件时,工程人员要确保按照>30%强度的标准进行下层砼构件的强度控制,并进行翻转上模,接着即可进行上层构件砼的浇筑。在完成浇筑工序之后,要对预制构件进行标识管理,明确型号与制作日期,并确保清晰可见。

3 装配式立柱的吊装

3.1 吊装方法

吊装机具的选择严格参照预制柱的重量、高度以及尺寸等参数,最终确定选用100t和75t履带吊设备各1台,完成预制构件的翻身、起立、吊装等操作。

3.2 人员准备

根据吊装工作的技术操作要求,该工程主要配备了管理人员、起重工、测量工、信号指挥工、安装辅助工和砼浇筑工,并根据实际工程需要,确定人员数量。

3.3 材料机具准备

该工程采用的材料、机具型号以及数量等具体如表1所示。

3.4 场地准备

工程人员在检查场地时,对场地道路的平整度和坚实程度进行了专项勘验,对起重机等关键机具回转范围内是否存在障碍物以及电源的接通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核查。

3.5 基础准备

工程人员预先浇筑好了杯形基础,并在吊装之前做好定位放线工作,主要对基础杯口面和预制柱面进行建筑物横纵定位线和柱吊装标准线的定位,为后期柱校正施工提供依据。在吊装时,工程人员要对吊装位置进行密切跟进,若发现较大的误差,要及时参照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吊装前,施工人员还要对基础杯底标高进行调整,以柱的实际制作长度为依据,预先对杯底原有标高进行测量,找出柱脚底面存在的参数误差,确定杯底报告调整值,并做好标识。由此,工程人员需要选用不同厚度的钢板垫块,在杯底钢板处进行焊接,对杯底进行垫平处理,吊装时要确保柱体强度达到100%的要求。

表1 主要机具使用计划

3.6 柱子翻身

应在柱身吊环处穿过柱翻身所需的钢丝绳,并仔细扣上丝扣,达到牢固绑扎的状态。在对柱进行翻身操作时,工程人员要检查起吊的两根钢丝绳的受力情况,确保均匀受力;整个起吊过程应尽量缓慢进行,必要时,吊车司机需要缓慢放下柱体,并对钢丝绳进行调整;工程人员应时刻关注柱身的变化,当发现柱体翻起后,应在柱身下垫设轨道枕木,并时刻关注与吊点处在一条直线上的轨道枕木,确保垫牢,并对柱身进行支撑处理,确保牢靠后方可将钢丝绳松开。

3.7 柱子吊装

在吊装主体时,采用旋转法进行柱体的起立控制,整个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保持柱脚位置稳定,同时要关注柱吊点、柱脚中心和杯口中心点,使三点共圆。在对柱体进行起吊时,工程人员需要操控好起吊机具,主机、副机要配合施工。主机起吊时,副机要行走回转,分担荷重,当预制柱脚递送到基础面上之后,主机需满载,并将预制柱送至施工位置,如图2所示。

3.8 对位与临时固定

工程人员要观察柱脚的状态,使其在距杯底30~50mm处进行对位,确保柱的安装中心与杯基口上的安装中心线对齐,柱体要始终保持垂直。当安装基线对齐之后,工程人员要打紧楔块,做好柱体的临时固定。工程人员应检查柱体高度和杯口深度,若两者与柱长之比<1/20,要增设固定设施,如缆风绳拉锚或斜撑。

3.9 校正

在对柱体施工过程中,对柱体位置要进行实时校正,具体应对柱体的平面位置、标高和垂直度进行校正。标高和柱平面位置的校正应分别在杯基杯底抄平时和柱对位时完成。基于此,工程人员仅需在临时固定柱体后,校正柱的垂直度即可。在具体检验时,工程人员要借助经纬仪进行校正,需要对柱相邻的两边边线对柱吊装的垂直度进行检验,并将实际勘测值与规定值进行比对,若偏差较大,要及时进行校正。常用的校正方法包括楔子配合钢纤校正法、撑杆校正法和螺旋千斤顶校正法。

图2 装配式立柱吊装示意图

3.10 最后固定

在对柱体垂直度等完成校正之后,工程人员需要对柱体进行最终的固定。此时,应将细石混凝土灌注在柱脚与杯口的空隙中,确保选用的混凝土材料强度高于原构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即可。分两次进行灌注,每一次灌注完成后,都要关注柱体可能存在的偏差,做好柱体垂直度复查。

3.11 安全技术要求

整个装配式立柱的施工过程都要将施工安全放在首位,工程人员需要把控每一个安全施工细节,如在吊装构件前进行试吊、设置安全警示牌、检查施工机具等,同时要保证夜间施工照明充足,并避免在恶劣条件下施工。

4 结束语

装配式施工已经成为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针对装配式立柱施工而言,工程人员需要重视构件预制精度和模块化施工工艺要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装配式预制立柱施工涉及较多的施工环节,在每一个施工环节,工程人员都要加强对质量要点的把控,确保最终柱体牢固且各项参数满足工程要求。

猜你喜欢

柱体匝道立柱
山东首套ETC匝道准自由流预交易系统正式运行
八旬老者 文化养生——记85岁北大老学长陈立柱
不同倒角半径四柱体绕流数值模拟及水动力特性分析
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多介质ALE算法的柱体高速垂直入水仿真
五台山掠影
匝道ETC自由流解决方案及应用效果分析
浅谈匝道ETC自由流应用
谈拟柱体的体积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顶盖与活柱体连接结构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