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2020春季高考作文题 “事实与看法”导写与演练

2020-06-19

学生导报·初中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空洞无力论据

【试题回放】

有人说,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对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想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针对试题中充满很强思辨意味的两句话,要做理性、科学的分析,以便全面、正确地理解其内涵,这是打开思维、确保优质写作的必要条件。

“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就是要写作者能够厘清“事实”与“看法”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言外之意是:一旦发表了看法,一定是基于某个或某些事实的,否则,你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也是不能成立的,犹如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一般,正所谓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样,不然,看法就是空洞的。同样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意谓是,面对实实在在的事实,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即能够揭示出事实背后包蕴的真相,从而提升人们对该事实与类似事物的深入辨析与认识,否则,事实就是无力的。

正如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春考语文专家点评指出的那样:题目具有大容量,凸显辩证性,既可以阐释、证明,也可以审视,发表不同见解;既可以引入历史的视角,也可以采用世界的眼光;既可以立足于哲学的批判性思维,也可以从个人生活经验角度阐述独创性想法。

综上所述,写作时,不妨从以下角度进行立意、切入。

一是从赞同“有人说”的角度。即对“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与“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分别进行阐释与佐证。可以例举一些名人名言和古今中外圣贤才俊的实例,分作为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加以论证,自圆其说。

二是从不认同“有人说”的角度。这就要求考生能够“独辟蹊径”、“反弹琵琶”,进行逆向性的、发散性的和批判性的思维,展开具有新颖性、独创性与超前性的析理,从而给人以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之感。这样的立意,如能够“歪打正着”、以理服人,定能够脱颖而出,胜人一筹,独占鳌头。

三是从辨析“事实”与“看法”逻辑关系的角度。以这个角度切入,要求采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看待“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这两句话之间的区别与关联,就此亮出作者的立场与观点,并进行引经据典、纵横捭阖的析理、论证。

【佳作示范】

生活的逻辑

一考生

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这一观点体现和揭示了事实与看法之间的逻辑关系。

用通俗的话来说,看法即观点,事实即论据,借助逻辑生成的是一个人的社会认知和行为方式,能够帮助我们遇到相似事件时更快地做出反应和判断。

我们对社会或人生中的一些事实,在思考、言谈、演讲、辩论、写作时,总要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我们在思考和发表看法的时候,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没有事实或者没有弄清楚事实,不要发表没有依据的看法;另一方面,对于社会或人生中的那些事实,我们要有自己的看法,并敢于发表出来,不肯发表和人云亦云也是没有看法的表现。

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如果一个看法没有相应事实的支撑便不是一个令人信服的观点。进一步而言,若将一个看法作为所谓真理,它就必须经过足够多的事实检验——真理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个适用范围广的观点。如果有人将一个没有经过事实检验的缥缈想法奉为真理,他的观点与见解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为什么说经过检验的看法重要呢?因为它可以成为我们做事的理论基础,在遇到相应问题时能够更合理地解决。人类发展至今所发现的所有公理都是由事实而来,它们也确实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了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观点是主观产生的,如果一个事实的背后没有我们的观点和思考,事实对我们就没有任何意义,这便是我们要强调思考的重要性的原因。事物一直在那里,可是没有观念和想法,它们只能是一堆混乱的信息,不能够成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所谓事实也就没有真正的意义。郑板桥在《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中就强调子弟应该树立读书必须深入研究的正确做法与态度,事实和看法的关系亦然,只有透过事实,看破本质,懂得思考事实背后的逻辑关系,才能算是真正的智者。

人之所以为人,乃在于人有认知能力,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拥有理智的决定。所谓理智,就是把看法立基于事实,用看法赋予事实以价值,用看法指导行动,用行动创造新的事实。

由此可见,事实与看法之间的逻辑关联也就非常明晰了。指引我们向正确方向前进的看法、观点与道标,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而是基于事实的、接地气的实际、实践和真理。有实践基础的事实,进而成为看法才能够落到实处,形成有益于人生、有益于社会的行动指南。

所以说,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我们应将事实和看法正确地结合起来,明确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点评】

本文运用辩证的观点进行说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考生先从事实与看法的关联切入,说明二者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接着,运用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对所持观点进行阐释和正反论证。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论点,深化了中心。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脉络清楚,结构分明,主旨凸显。

本版供稿: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 程立海 上海闵行外国语中学 范玉华

猜你喜欢

空洞无力论据
北极上空出现罕见臭氧层空洞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利用瑞利波法探测地下空洞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懒人美味
空洞的眼神
新闻浮世绘
班有活宝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