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涅槃 ”上市中的敬畏和感恩

2020-06-19董敬军

董事会 2020年5期
关键词:涅槃农垦橡胶

董敬军

历史和命运的机缘,把我推向上市公司董秘的岗位。海南橡胶于2005年3月成立,我当年8月入职,2007年底便开始担任海南橡胶董秘。在海南橡胶15年岁月中,我感受和见证了这个传统的农业企业成功蜕变为一家治理规范的现代上市公司的历程。回顾十几年董秘从业经历,我越发对这个充满挑战和激情的岗位满怀感恩、心存敬畏,并为能在这个心爱的岗位上,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与自己服务的企业共成长,感到欣慰和自豪。我的几个亲身经历,很好诠释了这一点。

脱胎海南农垦  结缘海南橡胶

海南橡胶脱胎于海南农垦。海南农垦是仅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的全国第三大农垦。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打破经济封锁,数万军人铸剑为犁,从无到有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不久前中央一台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天涯热土》,讲述和再现了海南农垦这段艰苦奋斗历史。

农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准政府式的特殊企业,被形象比喻为“四不像”——“像企业还办社会,像政府还要纳税,像军队没有经费,像农民又有工会”。海南农垦也是如此。在1988年海南建省前,海南农垦也曾经是风光无限。它管理着海南岛1/4土地、1/8人口,辖有92家团场,GDP占全岛33%,承担了百万人口的教育、卫生、能源、水利、交通、公安、民政等社会事业。随着时间推移,此后的十多年,改革滞后的海南农垦,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逐渐下降,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让海南农垦一度面临生存危机,改革似乎势在必行。海南橡胶便在此背景下,从海南农垦脱胎而出。而走进资本市场,也成为摆脱旧体制束缚的最好路径选择。我便是在这个时候,与海南橡胶结缘。

“五独立”倒逼  终究“涅槃”上市

海南橡胶成立之初便有上市的想法。按照上市要求,要实现资产、业务、人员、机构和财务五独立,可当时我们一个独立也做不到。“五独立”意味着橡胶成为独立于海南农垦总局行政体系外的企业,要对相关资产、人员、职能等进行剥离,由此产生了很大阻力甚至在某些局部地区引发风波。

经过几年的酝酿,2008年6月16日,海南农垦总局正式宣布启动上市程序,推进海南橡胶上市也成为当时海南省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可是要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诞生的传统农业企业转变为现代上市公司,谈何容易?

造物之前,必先造人。记得2008年,为提升人员素质和实现财务系统上线,组织基层单位的财务科长(当时还不叫财务部长,而是像政府那样叫科长)参加财务软件培训。在讲到“瞄准图表,双击鼠标,就可以打开”时,一位科长举手提问,“老师,什么叫‘双击?”这件让培训老师感到惊讶的事听起来觉得好笑,可我的心情却非常沉重。他不是故意捣乱,而是真的不懂,这就是当时海南橡胶人力资源的真实写照,也预示着上市进程将要面临诸多挑战。

为组建专业化团队,除内部抽调高素质人才外,又从社会上公开招聘了一批优秀人才。公司组建了上市工作领导小组,我兼任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上市推进工作。海南农垦总局宣布启动海南橡胶上市的当日,中介机构进驻海南橡胶。摊子大、历史久、遗留问题多、工作强度大,是当时不可回避的现实。负责海南橡胶上市项目的中介机构负责人曾苦笑称,这是他实操过的最复杂的一次IPO。为了这个项目,他们曾先后轮换了三个项目组,第一批人干了两个月就撤回,第二批人也是不久就受不了了,第三个项目组做了一段时间也想打退堂鼓,当时做了大量沟通工作才得以让其留下。

好不容易稳定住了中介机构,接下来又碰到另一个大难题——办理林权证。海南橡膠的主要资产就是橡胶林,但说橡胶林是我们的,何以为证?这就需要办理林权证,可三百多万亩胶林一本林权证都没有。筹备小组立即向海南省打报告寻求支持,同时到分属的各个市县去挨个办理。到了地方难度更大,因为很多市县政府此前也没办过林权证,还要先协助其配上电脑、装好软件、培训人员、昼夜加班……我们硬是做到了在一年时间内,办完了四千多本面积为三百多万亩的林权证。

为了让投资者放心,我们在短时间内启动并完成了橡胶林风灾保险,此项保险不仅签下了当时中国最大一张农业保单,也开创了“风灾指数保险”的先河。类似的环节还有很多,但经过我们“倒逼式”的工作安排,还是按时在2009年9月,正式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到这时,海胶已逐步完成了政企分开、财务核算体系的建立、业务整合、筹划募投项目等一系列上市准备工作。2010年4月2日,带着数十万农垦人的殷殷期盼和嘱托,时任董事长和我在发审委会议室等待最终结果,彼时海南省主要领导也在等着我们的好消息。然而首发过会仍以微弱票差遭否,铩羽而归。这个结果,使我们心情异常沉重。当时未获通过的原因之一是时机不对,金融危机后,国际橡胶价格大幅跳水,海南橡胶虽未亏损,可报告期内多项财务指标持续下降。另外的原因,当时集团内部的政企分离仍不彻底,还存在瑕疵。

我们并没有灰心,在被否决的第一时间,就立刻制定出下一步的完善路线图,即一切中心工作仍围绕着上市推进。

功夫不负有心人,海南橡胶的上市申请最终被中国证监会发审委通过。当时我们身在现场的几个人,也是情难自禁地相拥而泣。2011年1月7日,海南橡胶(601118.SH)正式登陆A股,发行价为5.99元,当日涨幅即达83.81%,募集资金净额约45亿元。

回想不凡的上市之路,让人感慨良多。上市公司是随时能经受住资本市场检阅的公众公司,为了最大程度提升资本市场的质量和保护投资者权益,资本市场也只为优质企业敞开大门。海南橡胶在经受住了重重考验后,才得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成功收购R1  迈向国际化

海南橡胶上市后,并没有停止前进步伐,在深耕国内市场、积极在云南布局橡胶业务的同时,将视野投向国际市场,其中收购新加坡R1公司便是海南橡胶朝国际化战略目标成功迈出的重要一步。

R1公司作为国际橡胶市场上重要贸易商之一,在橡胶销售方面有很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在全球有成熟的销售网络和稳健的团队,若将其收入囊中,将有效提升公司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因此,公司积极接洽和谋划R1公司收购事宜。收购前夕,公司时任总裁和我在外出差,一次吃早餐中,他跟我提及收购R1公司的相关方案,表示收购R1公司的竞争非常激烈,有国内的也有日本的公司,其他收购方出价还比我们高,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快速拿下这个项目。在了解R1公司当时的财务状况后,我意识到这个收购项目已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需要中国证监会审批,时间跨度会很长。若要防止商机旁落,并在短时间内完成收购,前期做的收购策略和路径全部需要调整,在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与核准后,最终公司决定与控股股东共同完成对R1公司的收购,再由控股股东在时机成熟时将股权转让给海南橡胶。

R1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一位印度裔老先生,他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虽然年纪不轻,但他精神矍铄。他在橡胶贸易领域深耕数十年,经验丰富,资历厚重,为R1公司倾注了半生心血,所以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非常慎重。通过不断深入沟通和洽谈,使他进一步了解并愈发看重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全球最大天然橡胶消费市场的前景,同时非常认可海南橡胶的发展潜力,认同公司的经营团队和企业文化,协议终于达成。

海南橡胶和控股股东于2012年4月30日共同完成了对R1公司75%股权的收购。2019年5月,控股股东将其持有的R1公司股份全部转让给了海南橡胶,公司最终完成了对R1公司的收购。

上市公司是国家经济在各细分行业中的佼佼者,承担着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每个产业都面临走出国门、加快全球化布局的需要。上市公司拥有的独到优势就是影响力和公信力,在这次R1项目收购过程中,在海南橡胶的收购价格低于其他收购方价格的情况下,仍能达成一致,主要是得益于那位老先生对我们国家和海南橡胶的信任。

扬帆新机遇  自贸港上再起航

2018年4月13日,将铭刻于海南史册。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让海南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历史起点上,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本土企业,海南橡胶的重大发展机遇已然来临。

海南橡膠是海南省最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国内橡胶产业的龙头企业,拥有丰富的土地使用资源——341万亩胶园、扎实的产业基础、优质的上市公司平台,借助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大机遇,利用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主业,深耕天然橡胶全产业链,并有效整合资源、优化配套体系,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布局文化、旅游、康养、体育产业,不断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019年,公司橡胶收入保险和“三标三系三受益”绩效管理体系分别入选海南自贸港第一和第五批制度创新案例;同时,公司也受到了众多国内外投资者以及优质合作伙伴的密切关注,“朋友圈”不断扩大,五粮液集团、华侨城(海南)集团、双星集团、砺剑集团等重要知名企业与海南橡胶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自贸港背景下的海南橡胶,必将有新的更大作为。

作为一个董秘,我感触最深的是,资本市场的海洋和上市公司的平台,为上市公司搭建了融资通道、规范了公司治理、提供了发展机遇、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夯实了龙头地位,但这些都是建立在海南橡胶“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投资者“的前提下,通过不断努力而实现的。与此同时,这样的平台也是个人在不断的挑战中实现事业发展、创造人生价值的难得机遇,能够在这样的平台上与自己所服务的企业共同发展,怎能不心存敬畏、满怀感恩!

猜你喜欢

涅槃农垦橡胶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Unique New Year
诗二首
未定义
自制橡胶骨
农垦国有土地直接纳入不动产登记明年底将基本完成确权发证
印度橡胶进口量减少,国内橡胶供需不平衡
印度橡胶产业要求撤销进口橡胶税
日历